采用生物补片进行腹腔镜与开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对比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p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采用生物补片进行腹腔镜与开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27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急诊手术,均采用生物补片一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14例行开腹手术,13例行腹腔镜手术。

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90.8±11.6)min比(130.8± 32.5)min,P<0.01 ],术后血(清)肿发生率和伤口感染率明显降低[7.7%(1/13)比42.9%(6/14)和0比28.6%(4/14),均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5±0.3)d比(3.8± 1.4)d和(6.3±1.8)d比(9.8±3.2)d,均P<0.01 ]。

结论

对于急诊嵌顿疝的一期修补,在腹腔镜下应用生物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较开腹手术优势明显,可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减重手术能否降低肥胖患者的肥胖相关肿瘤发病率。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BSCO、High Wire Press、OVID、EMbase、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发表的有关比较减重手术与非手术减重患者的肥胖相关肿瘤发病率的文献。严格按照标准筛选后,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
胃肠道肿瘤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很大一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晚期,至今仍没有一种能在早期筛选患癌高风险人群的可靠的标记物。有研究认为,Lgr4在胃肠道肿瘤中阳性表达率较高,Lgr4被建议用于胃肠道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中。Lgr4是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介导Wnt信号通路,在多种器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Lgr4与结直肠癌
期刊
目的比较原发局限性胃胃肠间质瘤(GIST)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探讨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胃GIST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7例原发局限性胃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55例施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112例接受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不同肿瘤大小及不同部位胃GIST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5
期刊
期刊
目的介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盆壁及肠管纤维化导致吻合口近端肠管严重狭窄及肠梗阻的诊治。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共有468例直肠癌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后行保肛手术,其中241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局部复发及小肠梗阻表现者,在随访期间发现14例严重盆壁及肠管纤维化合并肠梗阻,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观察组);同时与
期刊
疝外科的基本原则是找到疝囊、回纳疝内容物、发现疝环及腹壁缺损并进行修补。近年来,疝外科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基本原则在具体细节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疝外科手术的规范流程是指导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可以手术治疗应采用何种方法,围手术期需要注意的疝外科特有的问题。按照手术规范流程来进行实际工作,可以使患者在术中发生并发症的可能降到最低,术后得到最大的收益。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部分小肠切除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接受部分小肠切除同时行疝修补术的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腔镜辅助切除小肠加补片无张力修补(腔镜组,28例)和开放手术切除小肠加Bassini修补(开放组,39例)。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术后疝复发率和慢性疼痛或不适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均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