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高中古代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j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语文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变得更加重要,而古诗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将群文阅读设为教学的要求,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将群文阅读应用于古诗文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深意。本文将分析群文阅读的教学优势,并探究如何将群文阅读更好地应用于古诗文教学。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古代诗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046-02
  语文并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运用语言。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师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让学生积累各类优秀的素材。群文阅读是近些年在我国有了突破性进展的阅读教学实践。把群文阅读和古诗文教学相结合,一定可以为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活力与生机。
  一、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指的是群文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把文章以聚拢为群的形式进行阅读教学。要想让群文阅读起到好的效果,构建文章群是关键的步骤,并不是随便把几篇文章划分为一组就可以开展群文阅读了。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在设计时都包含了一些群文阅读的理念,如某一个单元全都是说明文或者散文,这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在连续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特色[1]。教材编辑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和预期的教学效果,把文章按照一定的组合进行群文阅读。
  二、群文阅读的教学优势
  (一)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群文阅读不像传统教学按照教材固定的顺序进行课文讲解,而是打破单元甚至书本的限制,挑选更合适的文章进行连续学习,以达到“一篇带多篇,多篇带一本”的效果。有的教师甚至会把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通过挑选课文文章或读书会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文章。这种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再挑选合适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需要教师在课前花不少的时间做准备工作,但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精神
  群文阅读主张集体构建的教学过程,非常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就像是一个引路人,陪伴着学生学习。虽然群文阅读是由教师来挑选文章,但在教學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去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更好地理解背后的目的。学生的能力或许不足以构建一个完美的课堂,所以课堂上需要师生之间的沟通、同学之间的沟通。学生通过交流彼此的思想和意见共同学习,才能形成集体构建的教学过程,更好地发挥群文阅读的教学优势。
  三、群文阅读在高中古代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按古诗文作者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按古诗文作者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手段,尤其是把作者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背景下所作的文章进行对比,可以感受出其中的情感变化。如对于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宋代词人李清照,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将她的两首词《醉花阴》和《声声慢》放在了一起,让学生进行学习。《醉花阴》中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她在重阳之际思念已故丈夫的相思之情;《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蕴含的则是国破家亡、沦落天涯的孤独[2]。写这两首词时,李清照的丈夫已经离世,所以她的词中总是带着忧愁和思念。其实她也曾写下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如梦令》,她的笔下也曾洋溢着青春的欢乐和对往事的怀念。像这样结合作者的生平,分析写作时不同的故事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的深意。
  (二)按古诗文背景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把同一时代背景下不同作者写的诗文放在一起学习,也可以通过对比的反差体现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最典型的就是同出唐朝的李白和杜甫,二人都是唐诗创作的集大成者,但在人们的印象中,李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杜甫却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提起李白,无论是《蜀道难》中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还是《将进酒》中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都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3]。说到杜甫,人们又难忘他的“三吏”和“三别”。虽然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们同样身处唐朝,为何诗的风格会相差这么多呢?通过群文阅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结合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如这十一年的差距让李白真实地感受到盛唐的繁华,在开元盛世写下许多豁达豪迈的名篇。755年,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爆发,那时的杜甫也不过43岁,而李白甚至没有活着见到乱世的结束。正是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杜甫写下了《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表达爱国之情。进行群文阅读时,不仅相似之处可以拿来对比,古诗文中不同的情感也能从另一个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按古诗文情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根据古诗文表达的不同情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如杜甫的《春望》和李清照的《声声慢》都是表达忧国伤怀之情;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派诗人,除了他的《归园田居》,谢灵运的《登池上楼》、王维的《竹里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都是田园诗的代表作。这些诗有些在以前的课本中学习过,有些并没有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但群文阅读的特色恰好就是可以打破教材的限制,通过更多样的诗文选择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要想把群文阅读更好地应用于高中古代诗文教学,教师一定要提前设置教学目标,如是希望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一类情感,还是让学生通过不同情感的对比思考其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诗文学习,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朱廷越,康丽轶.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34).
  [2]罗蓓蕾.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选择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8).
  [3]詹碧容.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策略探微——以“感悟杜甫的孤月情怀”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5).
  【作者简介】
  战琳(1981~),女,辽宁营口人,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通过观察法对幼儿园某个班级的自制玩具使用情况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在深入了解该班自制玩具使用现状后,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和对策。通过观察研究发现,该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种类、数量较多的自制玩具,但是幼儿对自制玩具的兴趣及选择会受材料种类、参与制作情况、幼儿自主性、教师主导程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观察发现,该班自制玩具的投放以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文的内容虽然非常丰富,但远远不能满足阅读教学的需求,同时课堂教学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须向课外借力,以拓展和提升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能力。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笔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验,阐述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向课外借力实现阅读内容的拓展,以有效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实现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  【关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问题,在他们看来,只有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才会实现,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基于此,历史故事的运用就成为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就历史故事点亮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展开深刻探讨,并为此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沟通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促进团体意识的形成,增强凝聚力。从本质上说,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借助沟通而实现的,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对班级管理及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沟通的作用,如何将沟通合理地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成了关键。基于此,提高班主任的沟通技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使用价值。  【关键词】沟通技巧;班主任管理;重要性;策略
期刊
【摘 要】现今社會已经不单单看中个人的专业素质,更看重综合素质,所以一定要提升综合素质。体验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方式,具有自身优势,已被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师所采用。本文探讨了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方法,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音乐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中遇见的问题:地理课程实践规划较少、教师对地理实践力缺少重视、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匮乏,以及学生缺少地理实践意识。对此,提出了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具体措施:加大力度开展地理实验;提高教师对地理实践力的认识;增加地理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教学。  【关键词】高中学生;实践力;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已经非常普遍了。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能让美术教育不断进步。本文围绕“以有效情境营造高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有效情境;高中美术;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047-02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
期刊
【摘 要】读史使人明智。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较大影响,为此,历史教师应思考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方式,推动初中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发展。将历史课本剧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  【关键词】历史课本剧;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辅助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据此,教师必须充分借助微课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微课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050
期刊
【摘 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的是红军自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被迫踏上漫长长征路的故事。红军长征始于1934年,终于1936年,甘肃省会宁地区的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结束。在长征途中,革命者的坚强意志、斗争精神以及不怕牺牲等品质,形成了“长征精神”。在教学本课时,笔者认为应当重点对青少年实施长征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