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督察制度与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理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estlove_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下,土地违法行为在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滞后性越来越明显。为了有效处理这一违法行为,国家积极出台了土地督察制度,希望能够遏制愈发严峻的势头。文章将结合土地违法概念及具体表现,从土地督察制度角度探讨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土地督察制度;土地违法行为;处理
  隨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土地违法行为越来越严重,与我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基本国策背道而驰,且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而土地督察制度作为一项重要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理,因此本文立足于本项法律制度,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理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
  1、土地违法概述
  所谓土地违法,是指单位、个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的行为。我国相关法律明确界定了土地违法行为,如非法转让土地类、非法占地类等[1]。随着城乡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受到利益的驱动,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且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隐蔽性等特点,直接增加了土地违法行为处理难度。
  从不同角度看待土地违法工作,其特点也有所差别。如从违法主体来看,主要有政府、企业及个人土地违法行为,其中政府土地违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政绩,为土地使用者提供便利,政府从中获取一定利益,忽视了整体利益,使得国有土地资源严重流失[2]。而企业土地违法形式主要由骗取批地、非法占地等。从违法性质层面来看,主要有行政、民事及刑事三个类型。其中刑事违法,主要是指行为主体违法法律法规,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基于土地督察制度对土地违法行为处理措施
  针对当前严峻的土地违法行为形势,笔者认为应积极落实土地督察制度,对土地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2.1整合公众力量,形成督察合力
  为了促使土地督察制度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明确土地督察法律地位,对督察内容加以规范,同时还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采取法律形式界定监督对象,并划分其权责范围。此外,新时期下,我们需要积极整合公众力量,促使社会能够发挥监督功能。具体来说,可以采取现代科学技术,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唤醒公民参与积极性,群策群力,监督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向,形成良好的舆论机制。同时,还应加大督查透明度,构建完善的土地督查公开机制,形成信息循环格局,为地方政府合理分配和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更多支持[3]。土地资源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对此,还应引入听证制度,采取专家咨询等方式,促使群众能够对土地督察工作贡献更多力量,形成强大的督察合力,从而最大限度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
  2.2健全纠错机制,深度挖掘潜能
  一方面,健全纠错机制,明确督察机构权责利,促使督察人员能够对土地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当前督察机构仅具备落实到位与否的监督权利,并不具备处罚权利,使得土地违法行为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土地督察机制的制约功能。而健全纠错机制,能够使得土地督察工作更加有效。另一方面,提高督察水平。新时期下,土地违法行为呈现非常明显的复杂化、多元化特点,单一、传统的督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因此应对现有土地督察业务内容、流程等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此来提高督察工作有效性。此外,还应创新督察技术及标准,采取先进的督察方式和方法,发挥督察核心业务违法遏制效应,从而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2.3完善配套制度,增强督察力度
  土地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作,也是行政管理体系整改的一部分。受到地方政府GDP理论的影响,很多地方政府在经济层面上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直接影响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4]。因此我们在加大土地资源督察的同时,还应积极完善配套制度,如财税、金融等制度,以此来消除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具体来说,可以引入绩效考核体系,逐渐探索一套新型土地资源管理新格局。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对于土地资源的配置,我们可以充分借助市场无形的手功能,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正确引导,突破城乡二元土地市场格局,消除政府对土地利益的过度关注,从根源上防范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为我国土地政策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4加强人员培养,落实督察制度
  相关部门应根据土地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构建常态化业务沟通渠道,减少信息滞后性,影响工作有效性。帮助督察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政策法规内容,引导督察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提高工作有效性[5]。同时,还需要构建干部沟通和交流机制,围绕着土地违法行为处理进行经验交流,共同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能够对传统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逐步构建一套新型管理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可以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为土地督察工作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从而确保督察制度能够有效落实。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土地资源作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管理有效性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存在密切联系。针对当前土地违法行为,我们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我们要坚持合理原则,结合当前工作现状,立足于土地督察制度,完善配套制度,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将督察制度明确落实到实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使我国土地资源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高向军,孙英辉,彭爱华,等.健全制度,让“问责”出实效——土地违法问责制与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研究之二[J].中国土地,2012,(01):50-53.
  [2]龙献忠,周晶.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J].求索,2012,(04):46-47+43.
  [3]徐红新,高国忠,王楚琛.农村土地违法行为:现状、原因与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127-131.
  [4]欧胜彬,张耀宇,陈思源,等.我国经济增长与土地违法的Kuznets曲线分布与治理研究——基于2001-2011年省际数据的检验[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89-94.
  [5]卞宏波.我国土地违法行为刑事责任重构[J].东南学术,2013,(04):178-185.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人口大量迁移,从而引起了我国大型尤其是超大型城市房地产产业的供不应求.进一段时期,如何解决城市内人口对房屋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新常态”,“新”已经有目共睹,但是“常”还没有完全实现。在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实体经济怎样得到继续发展、升级换代、不被天花板挡住,这是一个非常实质
收视率是从事传媒行业的人员最关注的一点,但是相较于电视剧、综艺节目,新闻节目的整体却是少些娱乐性,在新闻节目固有的模式下,新闻节目整体的区别并不大,这时策划的重要性
【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为了顺应经济改革的要求,“营改增”已经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颁布了与“营改增”有关的政策,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营改增”的要求,以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筑行业也在该范畴之内。建筑业“营改增”后税率由3.4%提高到了11%,大多数相关部门都认为“营改增”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加大企业的经济负担,阻碍了其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工程造价;影响;对
6月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尹相直在韩国首尔共同签署了中韩自贸协定。作为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领域最广、内容最为丰富、综合水平最高的自贸区,中韩自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作为市政道路工程中重要的排水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
文章先简要介绍了定向钻孔施工工艺原理,然后以顶板瓦斯抽采钻孔为例介绍了煤矿井下定向钻孔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技术,并且提出了定向钻孔推广应用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总结
一我国合同法上的保证,是指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权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一种担保方式。在被担保的债务人(被担保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负有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