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卖鞋前,先搞定方案

来源 :服饰导报·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播是新事物吗?其实并不是,但是“直播”二字
  加上“卖货”二字,这就意味着,但凡商家如果也开始用直播的方式卖货,或者引流的话,都将转化效果提到“喉咙”上来。也因此,常常会因
  选择直播平台而纠结。
  直播卖货的三大主流模式
  目前主流的直播卖货,可分为以下三大类模式。
  模式一:通过直播门户平台载体如快手、抖音、西瓜、火山等短视频主流直播平台。体现在玩法上,比如:
  第一,利用KOL/KOC网红在主流直播平台的自带流量,以直播形式引导消费者到京东、天猫、苏宁等电商渠道完成购买,需要品牌方同时在电商渠道配合做效果类促销,物流配送也走电商渠道平台通道;
  第二,由主播团队在直播界面上架商品,并引导消费者至平台内嵌电商页面(类似淘宝店商家购买界面)完成购买,但需由商家自己或代运营服务商完成物流配送,更类似淘宝商家售货模式。
  模式一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是主流直播平台有充沛的流量资源,受众对通过直播进行购物的消费模式认可度高,可以利用KOL/KOC网红自带流量快速获客。
  缺点是流量与网红和直播平台捆绑,较难依托直播平臺积累和运营品牌自身的私域流量资源;直播平台开放给品牌方的数据应用功能十分有限,且无法在平台外使用;每次组织直播活动,都需要投入KOL/KOC采购费用和站内营销推广费用。
  模式二:通过电商平台的直播板块
  载体是京东、天猫、苏宁等电商平台的内建直播板块。体现在玩法上,比如:
  邀请KOL/KOC网红,或由品牌负责直播营销的同事,进驻品牌在电商平台上开设的旗舰店、线上商铺的直播间,以导购直播的形式引导消费者完成购买,品牌方同时在直播间内配合上架效果类促销活动,最终通过电商平台完成后续物流配送。
  模式二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是电商平台有充沛的流量资源,利用KOL/KOC网红吸睛加效果类“爆款”促销,能够很好推动电商渠道的营销转化。
  同时,可依托电商渠道平台提供的数字化用户管理和运营工具,积累和经营品牌在该电商平台上的私域流量池。
  缺点是业务场景和流量限于单一电商平台内,相关数据无法出电商平台,无法跨不同电商平台积累私域流量资源,并进行打通和利用。
  模式三:利用微信小程序直播功能载体是自建微信小程序。体现在玩法上,比如:依托微信生态,结合公众号推文、微信群、朋友圈、
  朋友圈广告等导入品牌自建微信小程序,邀请KOL/KOC网红,或由品牌负责直播营销的同事,利用小程序直播功能,以导购直播的形式引导消费者购买,品牌方往往在小程序直播间配合上架效果类促销活动,消费者通过小程序构建的微商页面完成交易,最终由品牌商家自己或代运营服务商完成物流配送。
  卖货的新增长方式,私域+直播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很多零售实体商家加速入局线上,通过线上的直播电商和社群营销带动线下门店,提升门店客流和销售,几乎成为了实体企业谋求增长的刚需。
  直播和私域的各种结合,不仅让疫情中受困的企业找到了新增长方式,更是卖货的新增长方式。常见的多种玩法组合,大概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将直播变成获取流量、促进购买转化的重要工具,直播间的观众、产生购买的顾客则沉淀到社群、微商城、小程序中去。这些玩法将变成私域流量运营的重要动作,这些动作将直接影响到下一次直播的效果。
  第二类,“企业微信+小程序+直播+社群”组合,称为“私域运营四件套”。如果将这几个工具进行拟人,会发现这几个工具的特点和逻辑:
  企业微信——客户在线资产化;直播——见面的模拟;
  社群——熟人的模拟;小程序——服务角色的模拟。
  天虹是该组合玩法的受益者。
  企业微信在天虹的“小程序+直播+社群”中模式扮演了重要作用。如3.8期间,天虹采“1+1”直播模式,一个出镜主播拥有更多商品经验,负责产品介绍,另一个主播掌握节奏,带动直播气氛。天虹联手滔博运动实现99万元在线销售,联手欧莱雅实现208万元在线销售;联手汇洁专场实现108万元在线销售;联手兰蔻在10分钟内销售突破96.79万元,最终销售额达到232万。
  这一组合玩法的优势,小程序直播为主,企业微信直播为辅来配合。对于大多数普通导购而言,企业微信群直播可以极大地发挥优势:随时随地发起直播,意外中断能马上发起新直播,不受影响;也可以转发到外部社群;可以回放。同时,企业微信群直播+社群+朋友圈的能力搭档,已经成为品牌导购们服务客户最得力的助手。
  第三类,针对当前的直播热潮,公域、私域结合的最新打法为:向公域流量拿量+扩大私域流量池+组合玩法+精细化运营=提升私域流量转化。
  如何理解呢?就是把公域流量比作是拉力,可以通过腾讯生态,以朋友圈广告、小程序广告等诸多公域大流量入口实现拉新促活,拉更多新客的同时激活品牌原有沉寂的老客,扩大了品牌的私域流量池。
  当私域流量池扩大后,通过小程序、社群、直播、导购线上化等多种玩法的组合,进行精细化运营,以实现私域流量的转化,并进一步沉淀品牌的数据资产。
  公域流量作为基池,提供庞大的用户基础,作为扩充私域流量池的抓手。而私域的用户又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交关系网,不断反哺公域,一拉十,十拉百,去放大公域流量中潜在的用户人群。
  无论是哪类组合玩法,都要认清分工差异。如小程序与直播都是转化工具,小程序适合做长尾,长期进行转化和复购,直播适合做短时间的活动变现。这两者都具有同步拉新的裂变势能,因此获得的新用户,可以反哺到私域流量池,持续进行“续航”。
  在微信生态内也不仅仅是小程序直播,还有看腾讯看点直播小程序。如Nike曾联手腾讯看点直播,通过小程序将品牌直播与微信生态有机串联,开辟了一套基于微信生态的新式社交路径。
  直播卖货避免盲目尝试,错过窗口期
  要尽量避免那种大领导一提要求,下面部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投钱上一波直播活动看效果,如果效果不好,就换个KOL再接着搞;但KOL是试不完的,既耽误时间,而且品效也难以保证,也容易错过企业发展提升的战略窗口期。
  做用户运营最核心的作用就是为了做用户增长,而如何有效触达和运营用户,对企业来说是重中之重。
  单一通道的触达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企业发展,所以需要按照用户的习惯,利用不同的触达手段触达用户。例如:卸载用户通过短信触达,关掉推送的用户通过公众号触达等等。
  微信生态自不必说,全国人民都在用;但对于社交电商、直播短视频门户等载体平台的选择上,还是应该多思考几个问题,避免盲目尝试。
  比如,载体平台是否具备从营销活动、数据应用、人群精准触达技术等多方面,为品牌/门店提供在该载体上长期经营企业私域流量的相关支持和生态合作机制;
  如品牌/门店的目标客群是否会在该载体上出现和驻留;
  如同一载体的不同时段、不同内容频道上,目标客群的浓度是不断变化的,而该载体是否具备符合企业品效期望的目标客群浓度基线;
  如不同的KOL/KOC对于目标客群的聚客能力是有差别的,目标客群浓度高的KOL/KOC有哪些,谁的ROI会更好。
  无论直播玩法如何组合,无论是公域还是私域,公域不多说,但是经营私域流量,应注重营销和运营的过程管理。
其他文献
新冠疫情的发展,让零售行业基本上变成了直播行业。  但是,很多朋友直播了一段时间反馈说,直播倒是都做了,从销售结果上来看却并没有什么变化。有的企业也直播了较长一段时间,可是一个产品也没有销售出去,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调研了一些不同的零售商,了解一些直播带货大V的实际情况,也研究了众多直播带货的分析报告,发现为什么你的直播不能带货的一些秘密。希望以下分析,对已经开展直播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一、
期刊
一个一流的鞋店导购,你的目标不是让客户有需求时候才来买,而是让客户渴望拥有你的产品,这才是销售。  1、不准备,不进场  专业销售人员成功的因素:  销售过程中,如果没有准备好要准备的东西,跟顾客介绍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东西不了解、不熟悉。有时候客户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可能把你难住。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难以对你所推荐的产品产生兴趣。因此,在见客户之前,一定要问一下自己“我在销售之前准备好了吗?”  一
期刊
“新冠疫情之后,世界将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经此一疫,可能引发世界格局、全球供应链,以及中国经贸和产业布局的变化。我们将面对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中国经济和不一样的中国鞋类产业链与供应链。  现在的鞋类供应链由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用户组成,同时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服务的支撑。通常,可将链上的供应商和制造商称为生产制造主体,将其他各方称为服务主体。  供应链风险包括外部和内部风险
期刊
5月的销售结束了,在这个共度时艰的特殊时期,老板带着销售部经理在门店连续驻扎了近一个月。他们在对门店进行近距离观察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导购说:“老顾客买货不积极”。  回到公司,老板组织大家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谁都知道,如果不能搞清问题原因,生意将很难顺利开展下去。  赵栋梁  慧合咨询首席顾问、中国服装界资深商品管理专家顾问。赵先生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成
期刊
李宁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携手华晨宇?  华晨宇能为李宁品牌带来些什么?  运动品牌启用娱乐明星做代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便远到十几二十年前,这样的例子一直屡见不鲜。但是运动品牌与娱乐明星之间,其实一直有着一层比较微妙的关系。  体育和娱乐,本身两个冲突的领域,当一个运动品牌启用娱乐明星做代言人,其风险和不可预测性远远大于找一位运动员做代言人。而娱乐明星所处的行业环境,也使得这一风险大大增加。 
期刊
在疫情常态化下,直播卖鞋早已成为鞋店经营的标配。  对于直播卖鞋,有人说,坑位费、带货提成、全网最低价层层叠加,已成为品牌方身上的三座大山,进场之后只有赔本赚吆喝的份,甚至品牌价值还会被直播低价促销所伤。  某種程度上,直播卖货这块曾经的价值洼地,的确已被海量急于进场的甲方急急铸成高地,如今已渐成为一片红海。  但红海也意味着是大势所趋,意味着不可错失的风口与机遇,放弃直播卖货是万万不可能的。  
期刊
最近,继网红直播、品牌直播、门店直播、创始人直播之后,领导干部直播卖鞋又成为一波热潮,一起来看看效果如何。  温州区长直播卖鞋,半小时成交500万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瓯海的拳头产品——瓯海鞋,还有粉丝极限专享价,快来开启买买买模式!”“平时卖168元,直播间下单只要68!”……  5月9日下午1点,温州市瓯海区委副書记、区长曾瑞华走进拼多多直播间,在镜头前大声“吆喝”,向全国网友推介瓯海好鞋子
期刊
回望中国鞋业这十年,我的关注点落在了这期间在中国市场销售增长最快的三个品牌:斯凯奇、斐乐和李宁。  2010年,是斯凯奇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三个年头,到2019年斯凯奇在中国鞋业市场的回款额达到了166亿元,销量超过7000万双。  10年前,安踏以6亿港币,从当时如日中天的百丽集团收购了年亏损3000多万的斐乐品牌。而2019年安踏财报我们看到,斐乐在大中华区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50亿港币,该集团
期刊
作为一个零售老兵,笔者从事零售行业差不多有24年的历史了。我也在经营几个品牌,这几个品牌都是做实体店的。  这次疫情的情况,大家都非常清楚,我跟大家一样,品牌也受到伤害了,我们也在想怎么去破局,怎么去干掉库存?  一、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  先分析一下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可分三个时间节点。  第一个时间节点,我们2019年经历了什么。  第二个时间节点,这次疫情来了,2020年的一月到二月,现在
期刊
想做好直播带货,这三件事一定要做好:播前准备,播中运营,播后复盘。  1.播前准备  一个直播开始前,你需要将你的直播间、直播设备、人设、直播脚本、开播前引流都准备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主播的人设、直播脚本和开播前的引流这三个要素。  主播人设不用多说,一场直播带货包括人、货、场,而直播带货的好坏最主要的还是看主播操纵运营的能力。直播一开始,吸引观众的往往是主播的个性特点:  幽默、开朗、说话是否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