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异位脑膜瘤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ai9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眼眶异位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1999年8月至2016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诊治的10例(10只眼)眼眶异位脑膜瘤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包括彩色超声、CT及MRI等影像学资料,病理学资料,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10例眼眶异位脑膜瘤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就诊年龄7~68岁。患者主诉主要为眼睑肿胀(8例)、眼球突出(7例)、视力下降(2例)及查体偶然发现(2例)。肿瘤位置位于肌锥内5例、肌锥外5例,10例患者CT特征表现为形状不规则占位,边界不清,与眼外肌关系密切,视神经无增粗,眶骨壁无增厚;8例患者MRI表现为T1加权像中低信号,T2加权像中高信号。1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均未做出明确诊断,术中确认肿瘤与视神经、蝶骨嵴及骨膜无联系,病理学诊断大多为上皮型脑膜瘤(9例)。术后视力无明显变化,10例患者术后均有暂时性眼球运动障碍。随访6个月至6年,8例患者无肿瘤复发,2例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2年肿瘤复发,行γ刀放射治疗后肿瘤缩小,分别随访2年和6年肿瘤无变化。

结论

眼眶异位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的眼眶肿瘤,术前准确诊断较困难,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病变,但缺乏视神经、蝶骨嵴及骨膜来源脑膜瘤的特征。手术切除对视力影响小,预后较好。病理学确诊后,γ刀适形放射治疗对于复发肿瘤仍然有效。(中华眼科杂志,2018,54:665-670)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初治局限期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46例初治局限期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者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描述,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综合治疗下的生存率以及有无化疗时的生存率,使用Cox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46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随访77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13个月。以不充分局部治疗未联合化疗者5
放射治疗是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保全眼球的首选治疗方法,包括巩膜外敷贴放射治疗、立体放射治疗、质子束治疗等。但放射治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导致多种眼部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预后,甚至最终导致眼球摘除。本文重点总结葡萄膜黑色素瘤放射治疗的现状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放射治疗选择和相关并发症处理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18,54:707-711)
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是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病,其中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治疗棘手,众多不良反应限制了传统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间充质干细胞(MSC)由于具有免疫抑制和神经保护作用,而且可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适合用于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未来有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MSC治疗眼部免疫性疾病的作用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对MSC治疗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