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一体化健康服务新模式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led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人民身心压力增加,医疗体系面临改革的现况下,身心一体化健康服务模式能够充分整合医疗资源,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本文分析了身心一体化职工健康服务新模式构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身心一体化职工健康服务新模式构建的策略,并以天津公司为例,研究了身心一体化职工健康服务新模式实施的成效。
  【关键词】 身心一体化 服务模式 策略 成效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推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员工普遍面临较大身心压力,健康需求已由患病后的临床治疗型,逐渐向患病前的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当前,社会医疗资源相对紧缺,资源要素之间配置结构失衡,质量参差不齐,普遍存在看病难、就医难的现实问题。
  构建身心一体化职工健康服务新模式,有助于充分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弥补社会资源不足,统筹跨区域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和管理优势,大力推动务实合作,实现泛资源整合[1]。
  1 身心一体化职工健康服务新模式构建意义
  构建身心一体化职工健康服务新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是有利于强化职工健康预防,提高疾病和高危致病因素早期检出率,及时进行有效健康管理和干预,提升职工生活质量与幸福感,降低医药费支出。
  二是有利于提升健康管理科学化水平,丰富公司系统内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实施深度的全周期健康管理。
  三是有利于弥补社会化体检模式的不足,为国企职工群体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四是有利于搭建快捷就医平台,通过与三级医院建立联系协作渠道,使职工充分享受社会高水平医疗资源,享受有尊严的医疗服务,缓解职工看病难问题。
  五是有利于公司全面深化EAP,推动员工健康管理全面融入企业管理、融入日常工作、融入员工生活,关注、尊重、爱护每一位员工,变管理人为发展人、关爱人、服务人,最大限度激发员工价值活力,促进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经营第一资本,支撑公司卓越运营。
  2 身心一体化职工健康服务新模式构建策略
  建立以健康服务中心为核心平台,以“平台支撑、需求导向、内涵融入、专业深化”为重点,通过加强内外部资源统筹利用,实现泛医疗资源整合,形成“统筹部署、高效协同、分级管控”的组织模式;促进职工健康服务与员工管理、专业管理的深度融合,通过以需求为导向、以制度为依据、以指标为抓手,强化过程监督与结果评估,形成“员工需求精准对接、工作任务精细执行、管理机制精益改进”管理体系;按照“服务为本、重检帮治”的原则,着力打造集健康体检与健康心检、健康咨询与心理咨询、健康管理与心理管理、健康帮助与心理援助、以及应急医疗保障为一体的身心一体化健康服务模式[2]。
  2.1 高水平健康体检
  从15家三级医院聘请35位专家,建立高水平健康检查团队。精心选聘护理、导诊人员,组成检查服务团队。设立22类220个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系统实现全设备网络连接、全数据实时采集。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定期开展职工心检。环境温馨舒适,为职工带来满意的服务体验。
  2.2 专业化健康咨询
  开通24406161、24406162两部健康热线咨询电话。每周开设2-4次专家咨询门诊,将三级医院专家教授请到健康中心为职工诊治,解决职工挂专家号难的问题。聘请健康专家到基层现场为职工进行体检报告解读。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7*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
  2.3 项目化健康管理
  系统开展健康评估、健康宣教、健康干预、全流程心理管理、标靶式心理管理,促进员工身心健康水平提升。
  2.4 多维度健康帮助
  与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多形式快捷就医通道,对患有21种大病的职工到三级医院就医提供帮助。组建健康服务队,为突发事件提供健康服务应急保障,为公司重要生产现场、大型活动、重要会议等提供医疗保健帮助,并按照救急救困原则为职工提供必要的医疗方面的救助服务。
  2.5 建设EAP专区和成果展示区
  推进EAP管理融合,建立EAP专区,引入心理测评档案管理系统、心理治疗沙盘、心理减压放松环境等,有效提升心理援助水平[3]。建设EAP成果展示区,系统展现公司实施员工帮助计划(EAP)以来的公司和基层单位特色实践成果。
  2.6 加强应急医疗保障能力建设
  研究制定重大突发事件的健康服务应急保障机制。建立医疗应急保障人员库和药品库,持续深化与社会各大医院的合作机制,增强医疗保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专业救治能力。充分利用EAP管理平台,建立应急状态下的心理干预与援助机制。
  2.7 强化“互联网+”应用
  建设基于互联网的 “网上职工健康服务平台”、“微信职工健康服务平台”、移动APP应用平台等。
  3 身心一体化职工健康服务新模式构建成效
  3.1 体检心检有效融合
  已经完成公司本部和17个单位各级各类体检9000人次,筛查出重症疾患15人,健康体检纳入了公司职工多维度激励体系。完成17份参检单位团检报告和《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2015年度职工健康状况分析》。心理体检形成44份组织报告和24000余份员工个人报告。
  3.2 咨询服务成效显著
  已开设专家门诊115次,聘请专家37名,健康咨询1500余人次。健康热线接听问询2500人次。组织专家到13个单位现场进行健康报告解读30次。公司发放12000余张“爱心卡”,心理咨询平台服务员工6000余人次。
  3.3 健康管理深化落地
  开展“高血压防治”、“代谢病防治”、“颈椎病防治”、“睡眠质量改善”等四项健康管理项目。依托天津市营养协会、通过公司后勤系统25家健康食堂,对职工实施健康饮食指导与干预。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共建运动管理平台,通过“健康步”活动体系实施职工个性化健康運动干预。   3.4 健康帮助取得实效
  协助职工到三级医院就医1900人次。在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发生后,公司启动员工健康服务应急机制,深入核心区开展巡诊服务16批次,组织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职工600余名,送药品2500盒,应急处置。
  3.5 体检心检有效融合
  已经完成公司本部和17个单位各级各类体检9000人次,筛查出重症疾患15人,健康体检纳入了公司职工多维度激励体系。完成17份参检单位团检报告和《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2015年度职工健康状况分析》。心理体检形成44份组织报告和24000余份员工个人报告。
  3.6 咨询服务成效显著
  已开设专家门诊115次,聘请专家37名,健康咨询1500余人次。健康热线接听问询2500人次。组织专家到13个单位现场进行健康报告解读30次。公司发放12000余张“爱心卡”,心理咨询平台服务员工6000余人次。
  3.7 健康管理深化落地
  开展“高血压防治”、“代谢病防治”、“颈椎病防治”、“睡眠质量改善”等四项健康管理项目。依托天津市营养协会、通过公司后勤系统25家健康食堂,对职工实施健康饮食指导与干预。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共建运动管理平台,通过“健康步”活动体系实施职工个性化健康運动干预。
  3.8 健康帮助取得实效
  协助职工到三级医院就医1900人次。在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发生后,公司启动员工健康服务应急机制,深入核心区开展巡诊服务16批次,组织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职工600余名,送药品2500盒,应急处置15次。
  3.9 EAP专区建成投运
  公司EAP专区建成。包括心理咨询室、放松疏导区、沙盘互动区、心理测评区等,促进了身心健康服务深入融合。
  3.10 “互联网+”应用深化
  建设“津电心服务”微信平台,统筹融合宣传宣教、学习培训、健康服务、沟通交流等功能,形成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健康服务平台,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医院服务模式。
  3.11 “五位一体”协同机制落地
  积极开展“五位一体”在身心一体化职工健康服务工作中深化应用的探索和实践,制定57条工作流程和66项工作制度,编制了各岗位的岗位手册和工作流程手册[4]。完成身心一体化职工健康服务流程在 “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平台上线。
  4 结语
  社会环境和国企系统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依法治企规范管理的持续深化,给原有的后勤保障格局及保障方式带来了很大冲击,急需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开辟新的职工福利保障渠道,实现保障目标。构建身心一体化健康服务新模式,就是突出为广大职工健康服务的重点,让职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从而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让职工能够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多的享受发展成果。
  天津公司身心一体化职工健康服务新模式和创新实践是践行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员工帮助计划的重要节点性成果,是落实“五个后勤”要求的具体措施,是企业对员工管理与服务职能的自主履行与内涵深化。具备在国网系统内进行推广和条件。
  参考文献
  [1]高解春,赵蓉,杨丽.公立医院横向医疗资源整合的内涵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4,6.
  [2]孙中海,孙卫,王继伟.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新模式的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4.
  [3]边毓尧.未来中国医疗模式发展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6,1.
  [4]黄金玲,郭启勇,裴冬梅.我国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0,5.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5年的文献资资料表明中医综合治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效。目前临床上常用保守治疗方法有中药外敷、中药内服、电针、针刀、推拿、刺络放血、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且研究表明综合运用疗效更好。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治疗  1 概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
期刊
【摘 要】 如何提高中医大学生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中医人才的要求,是中医教育发展需要探索的重要内容,而目前中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临床技能偏低的现象。我校历经三届中医临床技能大赛,根据自身中医实践教学的现状,以中医临床技能大赛为依托,按照新时期下对中医人才的发展需求,进一步进行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中医临床技能 实践教学 教学研究  2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诊治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80个病变结节)作为研究对象,病理确诊前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彩超检查及UE检查;比较UE及常规彩超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UE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7.2%、87.5%和96.2%,均显著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T-SPOT.TB检测在结核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4年3月—2014 年3月我院收治患者中分别选择疑似结核患者及正常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成活动性结核组、非结核组、结核接触史组、无结核接触史组这四个组别,分别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TB-DOT、PPD 皮试、T-SPOT.T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别对比。结果:活动性结核组内,T-SPOT.TB 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
期刊
【摘 要】 医学检验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结果数据也就成为患者治疗时的重要依据。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感影响医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很多,均有可能影响检验报告质量,给临床诊断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检验实验室采取有效措施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医学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精确的检验数据。本文着重从影响检验结果常见因素与应采取的正确对策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临床医学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鉴别诊断中,磁共振成像(MRI)与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9例BPH,15例PCa患者,分别行MRI与MRS诊断,观测检查结果。结果:MRI在PCa诊断中准确率为85.65%,MRI联合MRS在PCa诊断中准确率为92.85%。结论:在前列腺疾病诊断鉴别中,MRI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准确性,但通过与MRS联合运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细菌耐药性、微生物检验工作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方法: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受医院院感办管理,检验室与临床各科室共同协作,定期进行环境表面、物品表面样本、医院患者样本检测、微生物检测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细菌培养鉴定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质控菌株来源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药敏结果、耐药性分析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
期刊
【摘 要】 医院供应室特殊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是医院工作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医疗器械的卫生,为医院多项工作提供需要的器械和用具等。在实际工作中,对供应室特殊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以增强特殊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  【关键词】 供应室 特殊医疗器械 消毒灭菌管理  医院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承载了
期刊
【摘 要】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各地区2014-2015年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受到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的情况,以此来指导各地进行职业放射接触的防护,并为进一步提高放射管理工作的质量提供建议。结果所有接受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接触剂量都未超过国家职业标准限值(人均年有效剂量20mSv)。结论所调查的黑龙江省放射工作人员所处工作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防护措施较安全,但需进一步加强对年有效剂
期刊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微信和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分析与研究,在参考和借鉴同行业微信图书馆的工作现状以及与传统医院图书馆的功能优势进行比较后,提出在医院图书馆建立微信服务平台的设想和方法。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微信 图书馆微信平台 医院图书馆 信息服务  据微信官方最新数据公布,微信业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微信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3亿人,微信覆盖到全行业,目前微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