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巨大芽孢杆菌J1的生胞培养及优化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f01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巨大芽孢杆菌J1为材料,利用溶磷圈法测定了菌株的解磷能力,优化了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此菌株溶磷效果明显;此菌株生长的最适培养时间为28 h,最适接种量为6.7%,最适pH值为8.5;最佳碳源为玉米粉与葡萄糖的复合碳源,最佳氮源为大豆粉与硫酸铵的复合氮源。摇瓶培养的接种量为6.7%,pH值为8.5,250 mL三角瓶中最适装液体积为30 mL,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8 h,最适宜转速为180 r/min的摇瓶培养条件下,巨大芽孢杆菌活菌数各影响因素最佳组合为:玉米粉20 g/
其他文献
采用两步AlN缓冲层(一层低温AlN和一层高温AlN)在r面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了非极性的a面GaN,并利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和光致荧光谱对所生长的材料进行了研究。两步AlN缓冲层在我们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第九册第8课歌曲《堆雪人》。教学目标:1、能够以愉快的情绪,轻松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堆雪人》。2、能够感受与体验八分休止符
本文采用历史的和比较的方法,从对比中西方科学家角色的形成过程入手,具体分析了中西方科学家角色的社会定位问题;并从社会学角度揭示了中西方科学家角色定位不同的社会根源,
采集山羊口唇部痂皮,通过PCR检测、MDBK细胞培养、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进行系统鉴定,同时,分离培养病灶部位主要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致病性
本文使用Krasonselskii不动点定理,建立了一类高阶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非振动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推广了部分已有的结果。
期刊
语言语汇的发展变化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时期,尤其是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它的发展变化更是迅猛。新时期汉语语汇的发展变化便是一个明证。其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一些应时词语迅速消
【正】哲学上量达到一定的度就产生质的变化。古汉语词义系统中,一些词义之间的关系也体现着这一规律。如“数”字,《说文》训“计也”,意为数的相聚,表示数量意义,而引申出“迅速
东北营口开埠后,东北特产的大豆及其制品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英国作为东北开埠的始作俑者在东北的大豆贸易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一是迫使清政府在东北开放豆类贸易,解除“豆
只要痛苦用它的累累织成丰富──今夜,与魏明伦相约沅蔷又是一年细雨蒙蒙时。打开西墙上油漆未干的窗户,三月的温柔而软湿的商南凤撩得人心务意倦。电话响了,在浓浓的夜色中,那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