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需要加强“软技能”训练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企业需要大量的具有较强软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阐述了现代企业对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论述了软技能对于高职学生发展的意义,分析了软技能训练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说明了软技能训练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创造性,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软技能
  
  随着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加快,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从而给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这种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原则,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职教理论,成功移植现代外资企业的软技能训练方案,才能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
  
  现代企业注重软技能的要求
  
  “软技能”即英文的Soft skills,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术语,它是相对于“硬技能”(Hard skills)而言的。硬技能是指求职者本身在某专业领域从事工作、进行研究应当具备的必要能力。比如:电子工程、计算机、土木建筑等理工科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外语类专业的翻译能力、口语水平等等。这些都是从事某项职业必须具备的过硬的真本领。软技能则是除了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所能为企业和个人发展带来额外附加利益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決问题能力等。现在不少企业对于求职者的要求,比起专业知识本身,更看重应聘者的职业软技能,也就是说,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是职业化的人才。国内IT教育的实践表明,硬技能的培养较容易,软技能则难以短期培养形成。因此,高职教育应该从单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硬技能培养,转变到与软技能并重培养的发展方向上,并相应增加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软技能有助于高职学生的发展
  
  软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求职能力各高职院校非常注重职业技术能力的训练,并以获得多种证书作为评价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依据。而现代企业用人的标准正由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向以“软”“硬“兼施的全面型人才转变。在企业调研中,发现许多应聘者往往是因为行为习惯差、合作能力不够、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欠缺等原因导致不能应聘成功。因此,通过软技能训练模式的实施,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从而克服毕业时的求职障碍,提高就业率。
  软技能有助于缩短学生入职的过渡期通过实施软技能训练,使高职教学成为融合企业文化和生产实际的教育活动。学院通过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可以将企业管理中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贯穿在学生平时日常活动中。比如,我院用企业化的5S管理来强化学生的职业行为养成训练,注重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作业养成训练;通过各类社团活动来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等。这些训练提高了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匹配能力,缩短了学生成为“企业人”的过渡期。
  软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通过实施软技能训练,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得到职业人所具备的素质训练,而不是单纯具有专业技术的“职校型”人才。学生在高度贴近实际环境的“教学工厂”中,不但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此外,还能使学生的协调合作、组织管理等职业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提高了高职学生在从业时的竞争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加强
  软技能训练具有可行性
  
  软技能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的科学性(1)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其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国加入了WTO后,对人才规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引进外资、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装备、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发展时期,更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具备与世界其他国家技术人员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培养“软”“硬”兼具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2)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能力的发展,它既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也包括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培养与学习而形成并积淀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当今社会,在高职生的素质培养中,也存在只注重培养专业能力,而忽视培养实践、合作、创新、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弊端,这必将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作为高职教育不能只注重硬技能的学习,更应注重软技能的训练,以期使高职学生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3)符合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根本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部于200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必须走以就业为导向的道路。因此,适应当今高新技术对职业人的素质要求,培养“软”“硬”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所在。
  软技能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的先进性(1)凸显现代高职教育的时代性与适应性。现代高职教育坚持两个基本观念,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二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高职教育中实施软技能训练,改变了传统的以硬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评价指标和教育训练模式,它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学生素质要求,注重全球先进技术对人的能力素质要求,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时代性与适应性。也正由于它的时代性与适应性,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积极性,提高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2)体现了高职教育“服务客户”的先进办学理念。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然加强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实施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因此,通过实施软技能的训练,必将推动高职院校的“服务客户”的先进办学理念。通过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促进学校对企业所需人才的了解,实施资源共享,实现与企业的共成长;通过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必将推动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软技能的训练,必将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求,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愿望,通过学生的健康成长,优质就业,实现家长的教育投资回报。
  软技能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的创新性(1)软技能训练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观念的创新。高职教育中学生素质研究往往偏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集中在理论层面上,局限在校园活动中。而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面向企业需求及探索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为数不多,对现代化外企员工素质的研究更少。因此,加强对外资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的研究,将学生适应企业发展的能力作为一种软技能进行培训,这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也是高职素质教育理念的一个创新。(2)校企共同参与软技能训练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方式的创新。在高职中进行软技能训练,较好地解决了高职教育的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符合的问题。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若只在校园内开展活动式的素质教育,将难以与培养目标相匹配。而软技能训练模式通过高职学校研究企业,引进企业的管理理念与企业文化。同样企业为了引进高素质人才,必将参与到学校的软技能训练中,例如,外资企业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我院共同开办定向班,参与我院文体活动,企业总经理经常来院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指派企业人事经理与生产经理来校作讲座。学生也经常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并联合开展各类活动等,形成校企共同参与软技能训练的方式。(3)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是高职学生素质训练内容的创新。传统的素质教育常以学生课外活动为主渠道,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的“全面教育”。而软技能注重的是对职业人员的素质发展,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为了在高职校园内训练学生的软技能,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进企业文化,将项目管理、5S管理、看板管理、团队拓展训练等引进软技能的训练方案之中。如我院每年组织学生、教师与苏州工业园区外资企业的人事经理、技术人员进行团队户外拓展训练,使教师和学生在训练中受到企业文化理念的熏陶,提高了师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软技能。同时,诺基亚、飞索等10家外资企业在我院设置的具有企业文化氛围的教室,形成了真实的企业文化环境。
  在高职中进行软技能的训练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迫切要求,它既符合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也适应当今职业技术教育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发展要求,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是一种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教育训练模式。
  
  参考文献:
  [1]关冬梅.高职学生软技能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2]卢学红.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思路[J].职教论坛,2004,(1).
  [3]孙少雄.如何推行5S[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4]徐耀群,郑皓.5S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5,(13).
  作者简介:
  徐兵(1966—),男,江苏如皋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现代装配理论及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在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提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商务英语;技能素质;课程改革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这对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尤其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只懂专业,对外语一窍不通或者只懂外语而别无专业特长的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
针对塔机安拆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档案资料管理,加强对塔机安拆作业中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提高管理和作业人员的专业
摘要:按照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结合区域与高职学院的特点,从大类招生模式、推行学期项目制、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联通岗位构建项目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探讨了相关经验。  关键词: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类型,同样要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来抓。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
通过分析《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分阶段实施课程设计的必要性、优点以及实施方法。
目的 了解沈阳市沈北新区2006-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腮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在不断的学习过程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是你对自己身体的知识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个人体的小常识,希望能增加大家对自己身体的了解。
老干部大多处于"两高期",客观上对医疗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曾为新中国成立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干部,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医疗保健工作呢?这是刚刚进入干休所工作的医务人员
看生产日期生产日期越近,新鲜度越高,存放的时间可以长一点,即使有时候忘记吃了,也不至于那么快就坏掉。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心理及学习特征,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对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艺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具备大学生普遍具有的观念新锐、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等共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而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在思想上和性格上的这些特点则更为突出。深入细致地研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纵观我国高职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长足发展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严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