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澄清:信息伦理教育可资借鉴的教学思想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对比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与我国的道德教育:如果道德教育是盐的话,西方的道德教育是把盐溶在海鲜汤里,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喝;而我们的道德教育则是直接用勺子把盐喂给孩子。尽管话说得有些极端,却反映出我国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培养有道德的人,不能只让他们知道道德规则,还应该帮助他们对其形成认同,并能够自主践行,仅靠告知和灌输的方式是难收良效的。
  信息时代所面临的众多不确定因素,使信息伦理成为道德教育难题中愈发凸显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面对。西方道德教育有不少比较具体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价值澄清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
  
  ● 价值澄清的产生背景与主要观点
  
  价值澄清理论(The Values Clarification)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并没有形成气候,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崛起为一种流派。这是因为当时的美国社会动荡、复杂。人们陷入空前的价值观混乱。传统的说教、榜样示范、鼓励等道德教育方法已显得力不从心。价值澄清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路易斯·拉斯(Louise Raths)等人,其主要思想在拉斯与人合著的《价值与教学》一书中有比较系统的表述。针对当时动荡复杂的社会现实,拉斯等人认为,价值观如此混乱的直接原因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割裂。解决价值观混乱的关键在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价值观教育,以此弥补与社会生活的严重脱节。
  拉斯等人强调“如何获得观念比获得怎样的观念”更重要,认为价值澄清法的主要任务不是认同和传授某种正确的价值观,而在于帮助学生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价值澄清理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纭复杂的社会里,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一件事务时,都面临着选择。从理论上讲,人们在选择时是依据自己已有的价值作出决定的,但实际上常常不清楚所持价值观是什么就已做出了选择。这种现象不仅年轻人有,年长者也有。其中,青少年的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创造条件,并利用一些特别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对他们今后正确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 价值澄清的主要教学方法
  
  价值观澄清学派注重学生获得价值观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对价值观的学习能力。所以,他们不对具体的价值观内容进行研究,而是发展出许多与其相关的教学方法。据不完全统计,所研究出的教学方法超过100种。在此,仅对其中最常用的教学策略进行介绍和评析。
  1.澄清应答法(clarifying responses)
  澄清应答法是一种重要的价值澄清方法,通常指向单个学生,以短暂的、非正式的对话方式出现在课堂中、走廊里、操场上或教师能接触到学生的其他任何地方。通过教师对学生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作出反应,促使学生反省自己的生活、行为和思想,从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通过对话来进行价值观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不能一开始就定下对话的基调,不能直接限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否则学生很有可能假装顺从教师的意思。教师需要有明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对话,更需要掌握倾听和对话的技巧,能够敏锐地抓住对话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成功的对话需要给学生留下表达自己思想的空间。
  2.价值单填写法(values sheets)
  如果说澄清反应法主要是一种随机的、日常的价值澄清方法。那么,价值单填写法则主要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深层次的价值观思考。主要用于那些不大适合口头交换意见的场景和问题。价值单填写法是由教师选择有价值意义并容易出现价值冲突的社会问题,巧妙地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先由学生独立填写价值单,然后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就这些答案进行交流。拉斯的实证研究表明价值单填写法作为一种正式的课堂价值观教育,在引导学生关注重要的社会问题并帮助他们澄清自己的价值观方面确有成效。这对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伦理等价值观教育很有启发。
  3.价值观延续讨论法(values continuum)
  澄清反应与价值单填写主要是针对个体进行的,而价值观延续讨论法则是通过团体讨论,帮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并努力理解别人的价值观。集体讨论很容易变成无意义的争执或者变成少数几个健谈的、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的小范围讨论,所以需要细致周到的计划。
  拉斯认为,集体讨论可以分几个步骤:首先,认真选择学生深感困惑、富有价值意义的主题;其次,要求所有学生在讨论之前安静地思考问题,并做好笔记,这样能令学生慎言;再次,把学生分成若干小团体进行小范围内的讨论,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并要求每个学生做笔记;最后,让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发言,相互交流学到的知识。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曾运用到集体讨论的方法来学习富有争议性或具有价值意义的问题,但经常比较随意。拉斯所提出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对于我们规范讨论的内容和程序,提高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将会很有帮助。
  
  ● 价值澄清方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价值澄清理论只是一种比较实用的道德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运用价值澄清教学方法时有两点要特别加以警惕。
  1.避免道德从众
  从众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实也是一种很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它指的是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不知不觉受群体压力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知觉、意见、判断和信念,在行为上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当个人置身于集体大环境时,迫于集体的压力,在道德选择上更易倾向于从众。价值澄清在运用操作时,如果不强调突显个体选择,提高个体主体性,就容易导致道德从众。个体道德从众有助于加强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但道德从众是被动适应社会的行为,如果总是碍于集体的压力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出现被动、依赖的惰性思维,不利于个体的自我认识和完善。如果个体所处的集体,主流道德观念落后、消极、颓废,从众行为就更不利于个体的成长。比如在研究型课程中需要学生就某个问题提交研究报告。一个学生本打算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撰写,可是小组其他成员嘲笑他的方法“太笨太傻”,说“网上类似主题的研究很多,随便从中摘录一小部分就足以应付老师了,说不定还能得到比较好的成绩呢”。这个学生就处于小集体的道德压力之下,陷入了无助和冲突之中。类似这样的道德压力时刻都会在学校群体中出现,对于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会产生强烈的冲击,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2.避免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相对主义就是怎么样都行的无所谓状态。实际上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选择、道德行为都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都受到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只考虑自己的自由而不顾对他人产生的影响,这种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很可能是不道德的行为。信息时代所出现的道德相对主义则有更多样的表现。比如,网上有一些职业猎手,以比较谁的搜索技术强为乐,专门对网上某些事件的主人公进行人肉搜索。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会为一些人讨回公道,但很多时候会造成无法控制的事态,牵连到很多无辜的人。这些行为的背后很可能就是所谓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在作祟,在发挥自己自主性的同时却忘记了他人的自由。
  本文简要介绍了价值澄清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和比较有用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从价值澄清的过程、方法等角度丰富我们在信息伦理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当然,价值澄清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对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但可以确定的共识是,如何以某种合适的形式将理性的信息伦理道德观传达给学生,激励学生获得真正的自由发展和健康成长,是信息时代尤显重要的事,也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共同探索的重要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外贸形势的局部好转,关于"中国出口有望超越德国、登上全球第一"的预测又一次出现了。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基于在全球经济衰退中仍能保持增长的态势,这一回中国摘取"出口冠
期刊
对钢包回转台各种工况的荷载及地脚螺栓的预紧力和工作应力进行分析.在上部结构和基础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基础的不同截面和部位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地脚螺栓承受反复张拉
马铃薯在植物分类中为茄科茄属,是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黑龙江省因土地肥沃、纬度高、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传毒媒介少,特别是降水规律与马铃薯需水特点相
据AGROW于2015年11月26日的资讯报道,2015年全球登记或上市的新有效成分共47个。其中,杀菌剂8个,杀虫/杀螨/杀线虫剂14个,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5个,生物农药及其他农药20个
探讨了用有限元法计算三维弹塑性J积分的方法,并就一些计算的关键问题和技巧作了分析,建立了实物压力容器筒体上表面裂纹的计算模型,实现了该模型的J积分计算,对比1/4点位移法表明
1培育壮秧a.苗床地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便于管理的旱田地块作育苗田。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重点图书翻译出版资助项目”名单,共有80种图书入选,其中浙江大学出版社入选4种,是全国入选品种最多的出版社
期刊
期刊
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张华董事长致辞张华:昨天我跟孟山都举行了会议,探讨了草甘膦和转基因等话题,借这个会议与大家分享一些想法。首先感谢支持福华公司和论坛的各位同仁
木质素磺酸盐(如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和木质素磺酸铵等)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在油田、水泥、水处理、有机染料和农药等领域用作减水剂、絮凝剂和分散剂。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