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蜀报》郭沫若研究资料综述

来源 :郭沫若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dir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年2月1日创刊于重庆的《新蜀报》在重庆新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报共发表有关郭沫若的文章133篇,主要内容有以下五方面:一、郭沫若归国抗战前后的报道,二、郭沫若在渝期间的讲演文章,三、郭沫若五十大寿和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的文章,四、郭沫若历史剧的评论和报道,五、郭沫若赴苏访问的报道。这些资料尤其对我们了解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二0二0年是中国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平等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权利,是一部基础性的法律。民法典回应了时代的要求,具有鲜明的特征,具体表现为:首先,民法典具有推进国家治理的高度;其次,民法典具有社会主义维护市场经济的广度;再次,民法典具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最后,民法典具有保障人民权益的温度。  关键词:民法典 国家治
摘要:由于两岸教育资源的互补性,两岸教育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两岸教育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两岸交流存在一定的瓶颈。基于此,可以针对两岸教育在制度设计、语言环境、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评价制度方面的差异,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加强立法保障,以期未来能实现教育交流的体系化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两岸 教育交流 台生 陆生  近年来,随着大陆与台湾地区各方面交流进一步加强,两岸教育交流也不断深入,
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水平和政治立场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高校应将新媒体更好地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和建设,从而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新媒体 大学生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交流也更加便利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促进社会核心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国企纪委在国有企业中扮演着监督、监管等角色,通过对国有企业各项工作的监管,就可有效地避免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违法、违纪等行为。但是,就针对当前国企纪委监管而言,其还存有一定问题,如纪委工作职责不明确、未建立完备的纪检队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企纪委监管工作的高效展开。因此,就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充分的发挥出国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