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大山里的脱贫希望

来源 :党的生活(黑龙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e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只举无世双的“中国天眼”在平塘的巨大天坑中睁开,一幢幢高楼在平塘的高原上相继拔地而起,一幅幅承载着乡愁的民族风俗画卷徐徐展开,一批批兴致勃勃的游客接踵而至……
  11月上旬,在贵州召开的全国党刊年会期间,本刊记者随与会人员参加了全国党刊“聚焦贵州·走进平塘”采访活动,不禁被平塘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演绎的一个个扶贫成绩所惊叹——2015年,旅游扶贫已成为平塘精准扶贫的新动力,综合旅游收入达55.29亿元,成功创建了贵州全省“扶贫攻坚示范县”。
  来之不易的成绩值得品味。
  2016年9月25日,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平塘“中国天眼”景区随即成为贵州旅游的热门景点,仅在国庆节期间就吸引21.2万人次进入景区。在进入县境的重要路口,每小时车流量超800辆。以“天眼”所在地克度镇为中心,辐射塘边、通州等镇的大小餐馆天天爆满。
  事实上,“天眼”带来的效益不仅于此。近年来,平塘县依托“天眼、天书、天坑”等独特优势资源,大力实施旅游发展带动战略,推动旅游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
  据当地有关部门介绍,在5年前国家做出“天眼”的建设地点设在贵州平塘的决定后,平塘县立即着手实施“借水行船”战略,围绕“天眼”5公里核心区移民搬迁工作,结合工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城镇化建设、旅游景区升级改造建设等,用好、用活易地扶贫搬迁扶持政策,优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贫困发生率高的自然村寨实行整村整寨搬迁,确保这些贫困人口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在平塘县克度马鞍安置区附近的一处高地上,记者看到,一栋栋楼房整齐摆开,工人们忙着砌砖、浇筑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来回穿梭,施工场面十分壮观。这里是FAST核心区移民搬迁安置区,在建的是平塘县2016年重点推进的移民搬迁重点工程,该项目计划安置2镇8村35个村民组共1794户8097人。
  “为了帮助移民消除搬迁后的顾虑,我们事先专门去看过搬迁安置区,那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服务设施齐全,住在那里生产生活都很方便!”克度镇金科村刘家湾组组长黄章庆告诉记者,这几天只要有时间,他就会与邻居们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新房建设进度。说起将要易地迁居新家的感受,他兴奋地说:“能从大山里搬进这么热闹的集镇,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能有门市出租或做生意,能让小孩子在镇上读书……这样的美事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吃上自来水,住上新房子,走上柏油路,做起小生意……对祖祖辈辈住在边远深山区的贫困群众而言,就如同做梦。据平塘县委宣传部门的同志介绍,依托旅游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扶持政策,到2016年年底,全县将有近7700户35 000人,从世代居住的深山区、石山区、不宜人居区迁移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开始新生活,这无疑是平塘“大扶贫”浓墨重彩的一笔。
  “‘旅游扶贫项目’很好哇,让我家过上了好日子!”面对记者的询问,平塘县掌布镇浪马组村村民王国银笑着回答。
  2014年年初,这里的村民每户获得5万元国家旅游扶助资金后,通过包装农舍,发展“农家乐”旅游,纷纷迅速致富。2014年,户均收入6万元,最高收入达10万元。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变成了日子红火的富裕寨。
  陪同采访的平塘县委宣传部门同志告诉记者,隨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升温以及一系列旅游扶贫政策的出台,在平塘全县,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村子越来越多。
  2016年10月,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联合出台《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平塘县有25个村入列“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通过这一工程,25个村的年旅游经营收入平均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京舟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是平塘县实施旅游扶贫、改善民生福祉的一个大手笔。记者了解到,这里是以“山水记忆·乡愁京舟”为主题,以“一河两道”(京舟河+观光步道和自行车道)为中心,以“乡愁记忆馆”、垂钓乐园为特色,以农业园区产业为支撑,以村庄包装建设为依托,着力打造的集休闲旅游、特色文化、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实现“多点合一”模式的乡村旅游示范村。2015年,这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3 694元,众多传统的农民变成了股民、商人、工人,实现脱贫2007人。
  乡村旅游凭借其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带动作用,正在成为平塘扶贫攻坚的生力军——以“三天”旅游为依托,突出发展乡村旅游,实现重点景区景点与乡村旅游相互融合。2015年,平塘县完成第一批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推广工作;2016年,第二批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启动,将于2017年完成建设推广。力争通过乡村旅游,实现每年直接拉动4000名贫困人口脱贫,间接拉动2000贫困人口脱贫,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突破100万元。
  在卡蒲毛南族乡风情园,记者见到了一顶高3.89米、底部周长9.95米的虎头帽。这顶名叫“祥云神虎”的虎头帽,是由该乡9名绣娘历时一个多月手工绣出来的,在今年6月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虎头帽”。
  而就在此前3个月,为期一个月的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扶贫生态移民安置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班开班,各村有刺绣、布艺爱好的20至60岁的毛南族妇女、返乡农民工、乡土人才等共165人参加培训。这次培训,意在进一步提升毛南族妇女在刺绣、布艺、民族服饰生产等方面的生产技能和工艺水平,让民族工艺和民族文化产品适应市场要求,与时尚接轨,把民族工艺品推向世界,推进民族旅游产品早日实现规模化生产。
  培训结束后,贵州宏贵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地聘用经过培训掌握民族工艺制作技艺的当地妇女作为技术工人,使一批毛南族妇女能够就地就近务工就业和自主创业。“最大虎头帽”也正是由这些妇女中的技术能手制作而成。
  在一个儿童运动鞋手工制作加工车间,记者看到,神情专注的技工们正在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旁边摆放的成品鞋,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尚元素,还有科技含量。据介绍,一双植入卫星定位芯片的运动鞋,售价达到1200元一双,比普通手工鞋价格高出近600元。这种鞋的最大特点在于,孩子穿上鞋后,家长可以通过芯片传递的信息,随时掌握孩子所在位置。令人惊讶的是,这种价格不菲的鞋在网上订单不断。
  如今,卡蒲毛南族乡新建了一个1万余平方米的旅游商品和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园,承接全乡乃至全县农特产品和民族工艺品的深加工、包装、销售,并把农产品、刺绣、纺织等转化成民族特色旅游商品,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平塘,通过发展特色旅游商品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平塘县充分挖掘特有的毛南、布依、苗族等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和手工技艺,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竹木等资源,采用“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发展旅游食品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目前,特色旅游商品正在扶贫攻坚中逐步发力、全面开花。在平塘旅游特色商品展销会上,展销区内摆放的各种平塘特色商品应有尽有。克度的旭洋藤艺、毛南族乡的毛南族服饰、牙舟的牙舟陶等手工艺品,油辣椒、豆油皮、泡糟酒等手工制作的农副产品以及大米、蓝莓等绿色无公害特色产品,深受游人喜爱。
  在卡蒲毛南族乡风情园,记者问一个将要参加民俗节目“猴鼓”表演的小男孩:“你长大了最想干什么?”
  他瞅了一眼旁边的老师,脱口而出:“挣钱买辆大汽车,把外面的好东西都拉进来!”
  周围的孩子们都大声笑了。大概,那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其他文献
9月23日至25日,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刊博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作为中国唯一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期刊交易博览会,本届刊博会以“新理念、新融合、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内外的期刊界同仁。国际期刊联盟主席应邀莅临刊博会。  9月23日,刊博会的最大看点是组委会发布2016年“中国最美期刊”遴选结果。全国共有100种期刊入选,黑龙江《党的生活》名列其
期刊
9月初,十一届省委第九轮巡视又启征程,16个巡视组全部进驻被巡视单位,对36个党组织开展巡视和巡视“回头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已紧锣密鼓地完成了八轮巡视。每一次的进驻、反馈、整改都会牢牢吸引社会关注的目光。事实上,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只是黑龙江用从严管党治党实际成果保障振兴发展的其中一环。  “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党组
期刊
“吴义成,(有)200余人,是反日游击队中最坚强的部队,在东线东满一带作过最长期、最激烈的反日战争,曾占领东满的安图很久,并占领过东宁,现在绥宁一带游击。党有一个军事经验丰富的同志(周麻子,过去省兵委书记)过去在吴处当参谋,吴的一切军事计划大多出于这个同志的意见,得了无数次的胜利,在兵士中、在东线群众中有很好的信仰(都知道他是共产党)。过去东满曾派了许多同志与反日会员到吴部中去。”以上内容是193
期刊
几年前,农垦和平牧场的党员王亚权通过种植特色作物过上了好日子。致富之后,他经常用自家的农用机械帮助贫困种植户耕种。不久前,牧场连续降雨,田间路被轧出很多很深的车辙,农用车辆无法进入田间作业。王亚权主动用自家的铲车和小四轮车平整车辙、推平路面,为种植户下地提供了极大方便。(冬月 永康 占江)  无手党员抄党章困难面前志如钢  61岁的杜英来是安达市铁西街道天桥社区一名普通党员,年轻时因“备战备荒”制
期刊
8月8日,肇源县政府向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发放中标通知书,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建设的“引嫩入肇”城镇饮用水建设工程即将动工。  “改善饮用水,是肇源人民渴望已久的民生工程。‘PPP模式’能够快速提升肇源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保障民生的能力。”肇源县县长孙达说。“引嫩入肇”也成为省内县域
期刊
2015年,海伦市长发乡长庆村建成了近一万平方米的體育休闲广场,党支部书记那海亮还动员妻子马玉莲和村妇女主任袁秀珍牵头,组建了一支60多人的秧歌舞蹈健身队。之后,那海亮和村干部捐款3000余元为秧歌舞蹈健身队买了服装、扇子、手绢等物品。如今,这支队伍已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王立滨)
期刊
夏日的龙江,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清风徐徐,碧浪滚滚。7月29日下午,黑龙江广播电视台2800平方米演播大厅内,全省《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条例》)知识竞赛总决赛尘埃落定,当最终夺冠的牡丹江代表队三名选手面对摄像机镜头,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从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常松手中接过奖杯和证书时,所有的辛苦努力瞬间都化为灿烂而欣慰的笑容。  历时七个月,38万名党
期刊
11月28日,省委组织部召开部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专题学习研讨(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爱文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重要部署,主题重大、影响深远。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着眼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发展实际,对学习宣传贯
期刊
2011年12月11日,冷风裹挟着碎雪。在五大连池市委书记王锋的记忆中,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特殊,是因为这一天他履新市委书记;特殊,是因为他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见面礼”。这天,当他来到市委门前时,七八十名市民早已聚集,希望他能帮助解决困扰已久的房产证难题。意气风发的王锋,上任的第一天就遭遇了“门难进”的窘境。  化解了这场“上访”后,王锋和新一届五大连池市委班子深切感受到了群众心中的怨气。几经研讨
期刊
有这样一组数字:截至2016年11月底,伊春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共有292个,党员5821名;在“两个覆盖”集中攻坚专项行动中,新建党组织109个,挂靠其他党组织的138个,选派党建指导员388名,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由去年的4.4%提高到19.2%,社会组织的党组织组建率由去年的8.38%提高到76.3%,完成了市委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  横向看,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先进地区相比,也许尚有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