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措施

来源 :新材料·新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装饰施工质量对于装饰项目的整体质量及其安全性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应从实际出发,探索提高装饰施工质量的对策。文章阐述了建筑装饰工程的作用,分析了当前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措施。
其他文献
通过对比全景VR评价、实景评价及二维照片评价中受试者的感知差异性,分析全景VR评价的优势与劣势及其在视觉景观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以福州梅峰山地公园中6个典型风景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受试者的1)观景视角、2)心理指标、3)场景真实感,比较三种视觉景观评价方法之间的异同.结果显示:1)对比受试者在6个风景林地所拍摄的照片,结果显示受试者拍摄的代表性的照片存在差异;2)受试者在实景评价与全景VR评价中观景视角相似,两种评价方式的观景视角无显著差异;3)照片评价与实景评价的受试者在心理评价的12个指标中
为研究重组竹的受弯蠕变性能,对9个不同荷载水平下的重组竹试件进行受弯蠕变试验,得到了重组竹蠕变位移-时间的关系曲线,分析了蠕变增长率和受弯相对蠕变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重组竹受弯蠕变的弹性变形、黏弹性变形和黏性变形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不同荷载水平下Burgers模型的参数,进一步推导了Burgers模型参数随荷载水平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考虑荷载水平的重组竹受弯蠕变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曲线趋势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重组竹受弯蠕变试件的蠕变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在较低的荷载水平作用下,变形速
为更好地掌握再生砖粉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为再生砖粉ECC的研究与推广提供依据与参考,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掺量对再生砖粉ECC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砖粉全取代石英砂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ECC的力学性能;随着PVA纤维体积掺量在1.25%~2.0%范围内不断增加,再生砖粉ECC拌合物流动性不断下降;再生砖粉ECC抗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纤维体积掺量为1.75%时抗折强度最大;抗压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在纤维体积掺量1.5%~1.75
文章概括了高性能混凝土适用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说明了生产环节控制要点,最后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围绕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展开了探究。
文章对透水砖及海绵城市进行了概述,说明了透水砖的分类、优势及铺装,分析了透水砖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旨在充分发挥透水砖的生态作用,推动海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研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性能,选取再生骨料替代率(0%,25%,50%,75%,100%)、废弃纤维体积掺量(0%,0.12%,0.24%)为试验变量,制备7组共14个试件,进行半梁式单向拔出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再生骨料替代率和废弃纤维体积掺量对混凝土极限黏结应力和极限滑移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加入降低了混凝土的黏结性能,但并未改变混凝土与钢筋原有的破坏方式,其黏结应力随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增加而下降,滑移量随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废弃纤维的加入优化了再生混凝土与钢
为研究Q690D高强度钢材及焊缝连接件在常温和高温后的断裂性能,选取代表实际梁柱节点局部焊接构造的十字形焊接节点试样,完成了常温和一系列高温后Q690D钢材和ER80-G焊缝金属
文章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分析了绿色建筑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原则,探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以青海地区主跨560 m的海黄大桥为依托工程,基于桥位附近气象站近5年气象数据,采用热传导原理对海黄大桥的钢梁、混凝土桥面板、斜拉索和桥塔温度场进行模拟,提取并分析了不同部件温度作用。基于此,采用杆系模型计算了组合梁斜拉桥在最大双悬臂和最大单悬臂2个关键工况下的温度效应。结合施工误差控制范围,给出了各部件施工控制的最佳时间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太阳辐射作用下,钢梁、桥面板、斜拉索和桥塔的有效温度和等效竖向线性温差变化规律相似,但数值相差较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部件温差较大,混凝土桥面板与与斜拉索最大
在模拟人工气候环境条件下,开展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在干燥过程中反向湿度响应的影响研究。基于传质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粉煤灰再生混凝土反向湿度响应的预测模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粉煤灰掺量一定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25%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一定时,粉煤灰掺量(质量分数)为10%的抗压强度最大;在同一反向湿度响应时刻,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25%时混凝土反向湿度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