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赵萌教授团队等开发的L-苯丙氨酸阿霉素有望成为新型治疗白血病的靶向药物

来源 :首都食品与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规化疗和靶向药物是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常发于儿童和成人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由于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较髓系白血病和B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率高、预后差、更难治愈.大约20%的儿童T-ALL患者和50%的成人 T-ALL 患者对一线治疗不敏感,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和生存率.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免疫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白血病和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在B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T-ALL尚无有效的免疫治疗干预手段.
其他文献
2022年1月5日,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F=17.9)作为封面文章刊登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花芳课题组题为“TRIB3 Reduces CD8+?T Cell Infiltration and Induces Immune Evasion by Repressing the STAT1-CXCL10 Axis i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药物所助理研究员尚爽及硕士研究生杨雨薇、陈
期刊
近些年来循证证据表明,心率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更应被当作重要的危险因素予以重视.特别是在慢性心衰领域,心率已经成为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却一直未得到相应重视.我国心衰患者出院时及门诊期间的心率控制均不理想.China-HF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心衰患者出院时平均心率为83bpm,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为70%,平均使用剂量不到目标剂量的20%.
再生是机体修复受损、病变或衰老组织的重要过程.从低等动物到人类,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程度的再生能力,且这种能力随着物种的不断进化而逐步降低.例如,低等动物中的蝾螈能够实现断肢的完全再生,而包括人类在内的多数哺乳动物仅具备有限的再生和损伤修复能力.哺乳动物中,鹿角是唯一能够完全再生的器官.尽管高度进化的物种能在组织损伤时启动相应的再生修复程序,但这种再生修复的能力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众所周知,干细胞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期刊
目前国内采用间歇工艺生产的聚丙烯,受工艺影响,取热困难,一般情况下使用活性较低的催化剂,生产的产品弯曲模量低,只能应用于塑料盆等低端领域.实验通过筛选催化剂、同时添加高效成核剂,可生产高弯曲模量聚丙烯专用料,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家电等高端领域.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以MgCl2为载体的TiCl4催化剂A、NA-21成核剂用量为1000 mg/L时,此时生产的聚丙烯弯曲模量可达2055 MPa,同时保持较好的冲击性能,悬臂梁冲击强度为3.8 kJ/m2,满足下游客户需求.
文章阐述了加氢裂化高压螺纹锁紧环换热器密封结构和原理,分析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换热器泄漏原因、以及检修作业中的故障处理,总结了高压螺纹锁紧环换热器在检修、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一名年仅20岁的武警战士,却面临眼球萎缩、濒临摘除的厄运.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医学部眼科侯豹可、金鑫副主任团队成功为这名战士实施了首例“保眼”手术——折叠型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避免了其承受眼球萎缩和摘除的后果.
期刊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分子功能与机制研究组研究员朴海龙团队,与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林圣彩团队/教授邓贤明团队合作,鉴定到二甲双胍直接作用的分子靶点为PEN2(γ-secretase的亚基),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介导的溶酶体途径,激活AMPK的具体方式,阐释了AMPK相关途径在二甲双胍所介导的降糖、延长寿命和延缓衰老等功能上的重要作用.
期刊
目前,我国约有1.2亿糖尿病患者,传统糖尿病药物对于空腹血糖降低效果不佳.肝糖异生作用的异常活跃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持续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是患者出现空腹高血糖的主要元凶.肝脏中关键的CREB/CRTC2转录复合物介导的肝糖异生作用是机体血糖升高的主要途径之一.CREB/CRTC2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剂可调控下游糖异生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抑制糖异生降低空腹血糖.
期刊
我国脑血管病患者已达700万人,其中有2/3患者留下不同程度残疾,并在五年内有1/3患者复发.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一位新发的脑血管病人死亡、每21秒钟就有一人因脑血管病死亡.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已对国民健康形成极大威胁.对于脑血管疾病诊断并不难,根据患者的发病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及脑影像学检查就能够诊断,但是对于脑血管疾病伴发的一些疾病,如果不注意往往会忽略.
期刊
贫血是临床常见疾病,然而有一种因为干细胞缺陷导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尤其是“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率竟高达90%.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疗效虽有明显改善,但仍有约1/3患者死于感染和出血.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液科相继收治两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下简称“极重型再障”),科主任李利红带领科室年轻的团队,给予患者明确临床诊断后,采用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联合环孢菌素(CsA)免疫抑制顺利救治,日前两位患者均已出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