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色名村』——柏露村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32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井冈山中部的井冈山市柏露乡柏露村是柏露会议召开地,全村共有耕地1124亩、林地11000亩,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0户112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66人,目前已全面脱贫.该村先后获得吉安市级、江西省级、国家级防灾减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央组织部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的红色名村名单.
其他文献
“走近广阔的大海,奔向高耸的山脉,扎根原生的土地,告别过去,走向未来;体会大海的胸怀,学习高山的气概,感受大地的厚重,新绿勃发,满园豪迈……”在巍巍黑山之下、滔滔黄海之滨,坐落着一所生机勃勃的“红色”高等学府——大连大学.建校70余年来,作为中国共产党较早创办的一所规范化综合性大学,大连大学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为党和国家培育英才,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教学育人的华丽篇章.
期刊
长津湖,四周群山环绕、风景如画.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血战,写下了不朽传奇.经此一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彻底粉碎了美军妄想在1950年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企图.同时,长津湖战役以及第二次战役的全面胜利也为停战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在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初创时期,宛希先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在关键时刻,坚定地支持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并最终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曾激动地嘱咐何长工说:“希先要平反!”rn关键时刻支持毛泽东三湾改编rn宛希先,1906年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一个普通的店员家庭.学生时代,他就在黄梅县中共组织和堂兄宛希俨的帮助下,参加了县里的革命活动.1925年,他中学毕业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前往汉口,投身北伐革命,进入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先当战士,后任连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期刊
从1945年11月24日起,《东北日报》分批由沈阳转战本溪,到1946年2月2日,报社撤出本溪,这期间《东北日报》在本溪共坚持出版40期日报和8期号外,较好地完成了以放手发动群众为目的的主要工作.rn艰苦多磨的转战历程rn1945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今后东北的战略方向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东北局及其下属机关需要尽快撤出沈阳等大城市,向本溪和抚顺转移.11月23日,《东北日报》在沈阳出了最后一期后,有少部分同志随东北局赴抚顺,大部分同志分两路向本溪转移.
期刊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具有高度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会议,全会重点研究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期刊
王尚荣,湖北省石首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九师第二十五团青年干事,红三军参谋、侦察科科长,龙山独立团参谋长,第五师第十五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红三十二军第九十六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团团长,独立第一旅副旅长兼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区副司令员,独立第一旅旅长,第二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副军长兼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代
期刊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党内的监督机制,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第十条规定:“党员人数多时,可派他们到其它地区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地方执行委员会最严格的监督.”rn1925年,国内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工农运动风起云涌,但当时全国共产党员的人数不到1000名,极不适应领导大革命高潮的斗争需要.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大力发展、壮大党的组织队伍,增加党员人数.到了1926年,全国共产党员的人数增至1.3万人,党在各条战线的领导力量得到明显的增强.但是,有的基层组织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不严格执行规章程序,忽视
期刊
1931年深秋的一天,从黄浦江上袭来的湿漉漉的寒雾笼罩着上海市区.周恩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只见浓雾弥漫,上海市区条条宽大的马路都隐没在一片蒙蒙的灰白色中.他转过身来,对邓颖超说:“今天倒是一个好机会,10点钟离开这儿,你看怎么样?”“10点钟以前这大雾是散不了的,但你还是要化装,一定得化装!”邓颖超不安地说.“化装,也许是有必要的.你打算把我打扮成什么样的人物呢?打扮成一个广州客人好吗?”周恩来风趣地说.“好的!”邓颖超爽快地答应下来.化完装后,周恩来从外表看的确像一位客商.他头戴鸭舌帽,身穿臧青上装,
期刊
“大别山烈火燃,创建了根据地鄂豫皖.亲爱的同志哥呀,他离家上前线.冲锋陷阵把敌杀,为人民打江山.”歌曲《歌唱大别山》是电影《挺进中原》的插曲,是20世纪70年代最受观众喜爱的电影歌曲之一.歌曲悠扬而又深邃的曲调,沉淀着火热的激情与绵长的韵味,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的恢宏气势和全面展开战略进攻的壮阔场景.
期刊
1937年,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战的大力宣传和影响下,大批进步青年怀着爱国热情和崇高理想,冲破重重封锁,汇聚革命圣地——延安.据有关资料记载,仅1938年5月至8月期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就为2288位进步青年开具了前往延安的介绍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