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技巧 加强训练 逐步提高 力创佳绩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有关资料报道,近几年来高考答卷抽样分析表明,现代文阅读考生地得分率一般在40-60%,难度显而易见,因此,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和解答方略的研究,是夺取高考语文优异成绩的重要一环。
  下面就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平时训练的要点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答题技巧
  不少学生以为现代文阅读题文学材料不取自课本,试题绝对没有押住的可能,所以认为无法复习。也有的认为阅读能力非一时之功,短期内难以奏效,所以只是消极对待,不投入。实际上,现代文的解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联系写作年代,帮助理解文章。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章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也不能不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需注意写作年代及背景介绍。比如《人·鬼·兽》,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先生十分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另外,像《世间最美的坟墓》,其中就有一个小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你只有联系写作年代和托尔斯泰的生卒年月,才会一目了然,噢,原来是托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写的,当然这也属于细节问题。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思路是思考的线索,破译了文章的思路,就掌握了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的钥匙,就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我们应按照思路,感受文章的气息。另外,要总观全文,抓住关键性语句,提纲挈领,这样就可以了解全文的“大底”,从而更好地解题,例子就不再赘述。
  (3)整体感知全文,重点理解局部。高考现代文阅读所选的材料大都是以完整的段落或篇章作为基本单位,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所以,无论是语句的理解,文意的把握,还是文章内容的分析评价都要注意瞻前顾后,整体把握,从整体上揣摩透文章的观点态度,揣摩透命题者的测试意图,要避免像盲人摸象一样,断章取义。但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去理解,这样就不会以偏概全,从而更好地全面理解问题。
  (4)增强感受能力,规范语言表达。通过语言感知文体,加深对语言文字蕴含意义的理解,这些都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阅读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表达是否准确规范,决定着考试得分的高低,有的考生走下考场感觉到题目答的不错,可分数一出来与自己估计的相差甚远。因此,语言表达要规范。一是审题严格。要看清题目有几项要求,是问观点还是问材料,用原话答还是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字数要求是多还是少;二是用语准确,拿出炼字的真功夫,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必要的不漏一字,不必要的不多一词;三要书写仔细,卷面整洁。
  以上四点是解答现代文阅读的技巧,但要真正地提高阅读能力,还是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技巧,而这些能力和技巧又需要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加以培养(因为,高考阅读一般不直接在课本中选取材料,但“材料在课外,知识在课内”),那么,平时训练都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二、平时训练要点
  (1)明确目标,分段落实。当今的素质教育,突出了语文学科的民族性、文化性、时代性,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及特长。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起点适应针对性强,抓住有代表性的章节,启发思考,讲精讲清,鼓励学生积累、模仿、运用,配合分段的演练,有目标的分阶段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2)抓住语言教学,拓宽知识面。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语言,语言能力靠方方面面的磨练。从现阶段看,学生阅读面的宽广,带来知识面的宽广,其语言也因而从记忆到模仿,进而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我们平时的篇章教学应抓紧语言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归纳、总结,逐步培养学生能根据文章内容,利用文中的语句作为解答的材料,能由对语言的理解,去恰当简明地综合分析,敏锐感知,要点不漏,表达准确,与此同时,应有意识地予以课外阅读的推荐和指导,立足课本,带活课外,学生就会“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的《文心雕龙》),文章的阅读也就成了他们的小菜便饭,轻车熟路。
  总之,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和能力的提高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
其他文献
摘 要:数据通信网络组建与维护是我院计算机通信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性强、实践性较差、学生不易掌握等现象, 我院充分利用华为公司合建的实训基地资源,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提出了“项目+认证” 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就业核心竞争力,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数据通信;实训;教学改革;工作过程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工作的重要
期刊
摘 要:当前在高职英语教学当中,英语阅读教学依旧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具有较大的阻碍。自主学习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有利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阅读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主要方面,阅读能力决定了英语能力,其不但表现出学生对词汇、语句、语法、篇章结构的认知能力与记忆能力,还展现出语言自身的感知与处理阅读
期刊
我们从“曾子杀猪”的故事启蒙,到受到浓浓的儒家文化浸润,一直坚信“言必信,行必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则说过:“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老师,我们的言行,在学生眼里就是标准。所以,老师更应该做到言出必行,以守信作为学生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诚实守信的学生。不过,生活中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它可能会对你的“诚信”进行冲击,让你的“信用”经受考验。本学期,我就遭遇了“承诺”无法兑现之事。 
期刊
摘 要: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习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因此,身为初中化学教师,我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意图,利用实验培养初中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其次要结合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用教师魅力,以激励学生。就这样,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技能,因此在高中阶段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及教学效果的提高,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信
期刊
毽球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中国汉代,唐宋时期开始盛行,是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深受人们的喜爱。早在1984年,原国家体委便将毽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组织了全国毽球邀请赛。1987年9月,中国毽球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毽球运动在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此后,每年一次的全国毽球锦标赛形成制度。随着毽球运动的蓬勃兴旺,全国和地方性毽球组织相继成立。与此同时,竞赛体
期刊
没有朗读,就没有阅读教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读书为主,但是,这种认识在班级语文教学中,仅仅存在理想的状态,没有“读书声”的课堂、班级几乎成为一种常态。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悲剧,更是素质教学的失败一种悲剧写照。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手段,更是语文教学量化的目标。所以,朗读,更是培养孩子学习语文和自学本民族语言的有声手段。做好了朗读教学,语文教学无疑成功了一半。“能说会道”是我教学语文的口头禅。事
期刊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画如此,语文教学亦如此。在文学作品中,“空白”是文中写得含蓄、留给读者驰骋想象和品味遐想的地方。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空白就是教材作品中写的含蓄、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的地方。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把这些空白填补充实,让学生利用文本空白去想象,去创造,去挖掘,感悟文本的内涵,体会文本的
期刊
課堂激励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实施,初中英语教师纷纷采用具有一定功能性和目的性的教学激励手段,以此激发初中生的课堂积极性。正确运用激励策略可以凸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学生潜在的动力挖掘出来,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促进长效学习机制的建立。但是通过各类初中英语课堂的教研和观摩,我发现在英语课堂中
期刊
在初中思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使教材上平实的文字变成生动的教学素材,让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组合,教学效果上升到最理想的境界。教材中的“相关链接”就是很好的文本资源一,因为“相关链接”是课文中的小字材料的一个部分,它选录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富有一定哲理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和情感性的短文、诗歌等,给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与思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题的认识和理解并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