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zxc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廷剧,长点心吧
  从2011年开始,中国各地的电视荧屏似乎纷纷回到了清代或唐朝。穿越剧《宫锁心玉》的首播成功,继而《步步惊心》的推波助澜,把穿越概念演绎成流行词语。接踵而至的《美人心计》、《倾世皇妃》、《美人天下》、《武则天秘史》、《后宫》等一部部宫廷剧,又掀起了一次次的热播浪潮。而2012年的《太平公主秘史》、《帝锦》,加之香港的《万凰之王》,尤其《后宫甄嬛传》的播出更是把宫廷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汇集如此之多的宫廷剧,后宫帷幕之下的那么一点小小的争斗仿佛就成了历史全部。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电视剧为什么都跟“宫斗”较上真了?难道这就是皇宫,这就是历史?且听专家怎么说。
  
  中国历史不光是“后宫剧”里的阴暗面
  
  人民论坛记者:作为严肃的历史学者,您看过最近热播的“后宫剧”吗?
  孙立群:宫廷斗争剧、穿越剧之类的电视剧我看得不多。戏说剧,拿皇上找找乐,也未尝不可,没人太当回事;这种后宫的阴谋、内斗、杀戮,拍得太多容易导致青少年是非观、价值观的混乱,该恨的恨不起来,该同情的没有同情心。严格讲,中国历史不是只有这些阴暗面,还有很多光明和正义凛然的东西可以写。我们对历史应该怀有一种敬畏心理,让人们尽可能了解历史的真相。娱乐化地解读历史,对世界观已定型、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成年人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而对求知欲旺盛、鉴别力不强的青少年,这种误导就后患无穷了。最近微博上疯传的“杜甫很忙”就很能说明问题。杜甫是中国的诗圣,高中课本中的杜甫画像却被孩子们恶搞,涂鸦成各种形象,端枪的、骑车的、吃洋快餐的、切西瓜的……听说近日又出现了商标抢注和街头广告,似乎什么都可拿来娱乐、调侃、搞笑,这一现象已到了需要说“不”的时候。最让人担忧的是,在当今的历史热潮里,不仅仅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都被写了一个遍,即便是奸佞小人也被翻出来,并且予以翻案。可是,正确的价值观是不能颠覆的。古往今来,任何时代和社会,人们总归都是向善、求善的,基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不能推翻的。
  我看过一些“历史正剧”,如《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康熙大帝》、《秦始皇》等,它们都以史料为依据,又有合理的艺术想象和虚构,总体上感觉拍得不错。这些都是有一定层次的历史剧作品。但是有些剧,自觉或不自觉地宣传皇权至上、人治和家天下的封建理念,好像皇帝好就一切都好了,让天下百姓将希望寄托在明君圣主和“清官”身上。现代社会里,这种观点能成立吗?应该是制度解决问题嘛!还有一首电视剧插曲,为了表现皇帝的雄才大略,居然高唱“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这就有些可笑了,你再活五十年,这个社会可能就崩溃了,何谈五百年?还有动辄跪拜、以奴才自居和山呼万岁,那种奴仆主义、顺民意识,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我以为这些东西都不宜过分渲染。
  
  历史从不排斥讲故事,但是要有依据
  
  人民论坛记者:为什么历史剧这么热?深层原因是什么?
  孙立群:当前,历史越来越为大众喜欢,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热。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好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是现实生活的需要。这种历史热具有自发性、实用性,有助于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面对这种形势,历史工作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以科学、严肃的态度讲历史、写历史。我自己有个“三不原则”——不戏说、不歪说、不臆说,其中不戏说是在第一位。历史最忌调侃,严肃的题材一经调侃,往往就造成误解,尤其是对青少年,甚至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我不反对时尚,但是不能把古人也变成现在的小青年啊。历史和文明是同步的,文明达到一定的程度,留给后人的历史财富就越多,文明的程度越高,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富强时代,都是由它的文明程度所推动的,比如“大汉”、“盛唐”。
  但是,读正史毕竟比较艰涩乏味,从内容到语言皆如此。古人又惜墨如金,给了后人充分想象和发挥的余地。而且很多时候历史本身就是故事,所以历史从不排斥故事。我的老师冯尔康是清史专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倡“历史就要讲故事”,我这些年一直在实践他的这一理念。关键是你讲的故事有无历史依据。讲故事是历史的传统,没有故事,能看进去的人有多少?而且历史很多时候本身就是故事。所以历史从不排斥故事。好的故事一定是有所依据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你生动地讲出来,读者接受起来会轻松得多。但如果是你自己杜撰的、编造的故事,那就有问题了。读者想看编的故事,去看小说就行了,买历史书的读者都是想了解历史,谁愿意在历史书里看你编故事呢。
  
  尊重历史,但不沉湎于历史,最重要的是创造历史
  
  人民论坛记者:您对当前的历史爱好者有什么建议?我们该如何对待历史?
  孙立群:现在,有些人误把历史类文学作品、历史剧当作历史,把它们混为一谈。历史剧和历史小说等历史文学作品并非历史。现在的一些历史剧和历史小说,以历史为名,人物关系都是历史上的真人,但是故事情节大部分是虚构的,甚至有的胡编乱造,让人迷惑。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历史本身是有原则的,是不能虚构和随意演绎的,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证据证明。当然,这样写成的文字可能会非常枯燥。有些人喜欢加一些修饰的词语,或者用一些现代化的词汇和语言习惯来使它生动一点。倘若不是历史论文,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也无可厚非。不过,仍旧应该有一定的原则,那就是不能脱离历史的本来面目。比如,一个历史人物,他在历史上有名有姓,做过什么、没做过什么都很清楚,你非要给他加上几件他从没做过的事情,这就不合适了。既然以历史为名,那么就要可信。我认为写历史小说,历史观要把握得住,还要有对史论和史料的掌握,不具备这些条件就拿历史说事,很容易说歪了说错了。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靠想象和灵感是不行的;没有史德、史论、史实,写作的成功率就很低,写出来也会成为过眼烟云。
  对于历史首先要尊重,汲取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但另一方面绝不能沉湎于历史之中,我们学习历史是为现在服务的,不是为了炫耀的。历史终究是静态的,是既成事实,不可能改变,最重要的是现在,是未来。有历史固然好,没有历史我们就活不了吗?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还要创造历史。或者说,每个人都正在创造历史,自己能走多远,能留下什么样的历史,不在于我们有多久远的文明史,而在于我们现在的行动。其次是实事求是。历史学首先要实事求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要人为地去拉长历史,不要主观想象。
  总之,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它能够提供很多物质和文化上的经验和教训,它是客观存在的,不是编出来的。因此,我们应该以信史为本,也就是以有实证的历史为本,而不是以想象的历史和传说为本。另外一方面,社会发展总是要靠现代人,靠当下。历史可以提供帮助,但不能决定当下。我们常说要现代化,而不是古代化,因为社会的前进总是要靠现在的人。
  (人民论坛记者杜凤娇采访整理)
   责编/肖楠 美编/石玉
  
其他文献
调查问卷  我们将那类隐蔽性强、危害性大、涉及根本、关乎全局的危机称为“无察觉危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第二期(2012年04月)推出《无察觉危机研究》专题,邀请领域内著名专家,深入剖析无察觉危机表现、成因、对策等,引起广泛关注。公众如何认识、理解无察觉危机?无察觉危机发生在册的典型案例有哪些?还有哪些核心问题亟待厘清?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对无察觉危机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调查结果  高达9
期刊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2年5月17日至5月22日  调查样本:20129人,其中随机问卷466人,网友19663人  调查方式:在搜狐网、人民论坛网等多家网站推出调查问卷;联合人民论坛调研基地随机发放书面问卷(发出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66份)  数据处理:网友占权重70%;随机问卷调查占权重30%    调查结果  政绩秀、清廉秀、承诺秀分列公众最反感政治秀前三项  74.3%的受调
期刊
“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奋斗目标,是温州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立足温州的市情和未来的发展,审时度势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这个目标的实现,关键要通过加快推进经济、城市(社会)、政府三大转型来推动。三大转型中,就龙湾而言,加快经济转型、大力扶持和振兴实体经济更是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打造海港县区新经济模式?     龙湾“破题”的着力点在哪    问:当前,温州处于非常关键的战略调整期和
期刊
《人民论坛》5月(下)特别策划《李荣融困局——当前国企十大争议话题》,从公众对国企印象的调查入手,针对公众最反感的国企腐败、垄断、高薪等热点话题逐一约请知名专家、国企老总撰稿或对话,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热议,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表示,这期策划使他们对国企有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还有不少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读者朋友继续撰文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下文即为其中的精彩文章之一。    真正实现职工民主权利依
期刊
遇到国际争端,我们要避免受害者心态,阴谋论心态也要少一点,这两种心态都是弱势心态的表现。当前,国际形势较为复杂,我们要实事求是,准确地把握形势,对应的方针应该是斗智斗勇不斗气。  国家确立了一些基本的方针,比如和平发展、韬光养晦等外交方针,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些方针,不能因为国内外的议论,不能因为某些国际争端,就改变甚至放弃这些方针。这就是大国定力。  保持大国定力心态上的障碍  中国与世界的新现
期刊
当前,全国新一届省级党委领导班子换届完成。此轮人事调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少“60后”官员迈入省部级领导干部行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据不完全统计,现任“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共有161位,其中1960年(含)后出生的省级常委118位。  这些“60后”高官年轻务实、政绩斐然,且富有个人魅力,被称为“青年政治家”。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关注度颇高,对一些“60后”高官的报道也时常见诸报端,但目前尚缺乏
期刊
“白沙”、“芙蓉王”经受了行业改革和市场竞争的多次洗礼,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彰显品牌文化的光芒与力量。这两大品牌的发展表明,有了文化精神的注入,产品就不只是产品,而是附加了价值的品牌    “白沙”和“芙蓉王”是湖南中烟旗下两个骨干品牌,也是中国烟草行业的重点骨干品牌。近年来,这两大品牌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成长、结构性提升、跨越式扩张的新路,增加了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湖南中烟人用什么铸就了品牌之魂,
期刊
调研背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特色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样,一个缺乏优秀文化支撑的企业也是难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面对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繁重任务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广大企业面临一项紧迫的现实课
期刊
点评专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 赵 丰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张爱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 唐亚林    1、政绩秀    政绩秀包含很多种,如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短命建筑等。其中就短命建筑而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曾公开表示,每
期刊
案例解析  危机过后睁开双眼  身处无察觉危机,如温水中的青蛙,意识到水温无法承受时已经丧失了跳脱的能力;又如米仓里的老鼠,大吃大喝后想要跳出缸口时,肥硕笨重的躯体已经注定只能留在缸底。以下几个无察觉危机案例,相信会带给您诸多启发。    苏联解体:这里的危机静悄悄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十月革命”列宁缔造苏维埃政权,到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伟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