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溶系统缺陷在运动所致心肌缺血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i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定冠脉狭窄≥50%的冠心病(CHD)患者18例,对照组11例,采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同步检测运动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纤维蛋白原(Fg)、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6-keto-PGF)、肾素活性(PRA)及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变化。结果表明:①阳性试验亚组(12例)运动前、后的血浆PAI活性、Fg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的阴性试验亚组及对照组,而tPA含量则相反;②运动后血浆TXB2、PRA及ANGII水平,阳性试验亚组均显著高于阴性试验亚组及对照组,而其运动前水平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提示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与血小板活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密切相关;CHD患者纤溶系统缺陷主要表现为tPA-PAI平衡严重失调,在运动所致心肌缺血时血浆PAI绝对增加,纤溶活性降低,其机理可能与血小板活化及RAS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