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票”背后的鱼水情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idixie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可歌可泣的长征岁月里,有一段广为传播的“红军票”故事。“红军票”的发行、流通时间虽然较为短暂,但在中共领导的金融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同时也为今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银行“大搬家”
  1934年10月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接到突围的命令:十天内,整装待发,把整个国家银行带走,随中央红军主力行动。财政部和国家银行被编成第十五大队,随中央纵队行动。这是一个肩负特别重任的长征大队,他们肩挑着整个国家银行前行,承载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金融命脉。
  1935年1月初,十五大队跟随红军大部队进入遵义,并进行短暂的休整。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党支部书记曹菊如向党中央请示并建议:立即发动遵义各族贫苦群众,清查没收地主、官僚、反动军阀盘剥来的财产,用以救济贫苦百姓并增加苏维埃国家银行的资金储备。中央和各军团成立没收征发委员会,林伯渠任中央没收委员会主任,毛泽民任副主任。
  当时,遵义是贵州较为富庶的地区,也是军阀、官僚、大地主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兼并大量的土地,垄断工商业,对百姓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根据这一情况,苏维埃国家银行首先决定对反动军阀王家烈、柏辉章家的米行、盐行、布庄等,进行查抄和没收。
  除了对大军阀的财产进行拍卖外,苏维埃国家银行还积极组织群众对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田产财物进行清查没收,将不义之财大部分发给贫苦群众,少部分留作银行资金。同时,苏维埃国家银行和遵义县革命委员会财政委员会,还组织、发动开明绅士、工商业者向红军募捐军饷、资金。比如,地主兼自由职业者佘伯容一次就向红军捐大洋100元。这些资金和物资,在特殊时期为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等工作的开展,作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发行”红军票”
  随后,为了补给后勤,苏维埃国家银行决定发行一定数量的纸币。1935年1月12日,苏维埃国家银行在遵义开业,以布匹、银元及遵义紧缺的大量食盐作为发行货币的保证,同时成立临时物资供应处和货币兑换处。这种正式发行的货币俗称“红军票”,面值有一元银币券、五角银元辅币券、二角银币券、一角银币券、五分银币券。以上五种银币券均有毛泽民亲笔签名,用于防伪。
  1月18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接到转移的命令后,开始收回发行的“红军票”。苏维埃国家银行贴出布告,通知社会各界人士持纸币到指定地点兑换银元。部队撤离的前一天,国家银行工作人员在闹市区,摆上银元及布匹、粮食、食盐等货物,通宵达旦让群众兑换或选购。
  2月下旬,红军再度进入遵义城。这次,遵义群众不仅不躲避,还主动前来慰劳。苏维埃国家银行利用原有的信誉开展营业,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回收此前留下的“红军票”。不过,部队在遵义只呆了两天便掉头北上,摆脱敌人重兵“围剿”,渡过赤水河,进入四川边缘地带。
  有信誉的“红军票”
  苏维埃国家银行进驻遵义仅有十余天,此前当地群众对“红军票”也没有一点认知,只熟悉大洋、银元。为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遵义老百姓就能接受“红军票”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党和红军让老百姓觉得“红军票”有信誉。“红军票”以布匹、银元及食盐为保证,同时成立临时物资供应处和货币兑换处,取信于民。当时,遵义的食盐紧缺,且均被官僚、军阀、地主垄断,价格很贵。这一生活必需品成为贵重的稀有商品,让很多贫苦百姓吃不起盐,患粗脖子病的现象特别普遍。
  苏维埃国家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高价购买生活用品,却又低价将食用盐卖给老百姓,且专收苏区货币。同时,把打土豪得来的物资,指定用苏币低价卖给穷人,并允许用苏币到苏维埃银行换取银元。资料记载:“每红军钞洋1元可买盐7斤,可买白金龙香烟4罐,价值远贱于平昔。”1斤盐在当地市场的价格为1块银元,而1元苏币可以买盐7斤,这使得“红军票”顺利流通且信用很高,甚至人人争着要。
  为了不让群众吃亏,党和红军还坚决杜绝乱用现象,要求“不在没有兑换处的地方使用苏币”。1935年2月出版的《红星報》发表《不要乱用苏维埃国币》明确强调:“最近在我们的部队中,有些同志表现着不重视苏维埃国币,乱用苏维埃国币的现象,甚至有请运输员、请向导也用纸币的。这不仅是浪费,而且是脱离群众的现象。我们国币应该是有信用的,更是十足兑现的,但我们不一定每到一处都设有兑换处。假使不设兑换处的地方,也用纸币,必使群众受到损失,而发生对我们不满,结果是帮助了敌人。因此,为了争取群众,维护苏维埃国币的信用,必须反对浪费,节约苏维埃国币来买必需的东西。”
  “红军票”的发行、流通时间虽然较为短暂,但在中共领导的金融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同时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源:《党员文摘》)
其他文献
渣滓洞监狱是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行辕二处的特别看守所,这里关押的主要是1948年川东地下党组织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失败被捕的人员,以及川东地下党《挺进报》因发行出现问题被叛徒出卖的人员,总计200多人。  《红岩》的两位作者罗广斌、杨益言,他们用亲身经历写下了狱中革命者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小说中描写的重庆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军统的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中,革命者狱中迎新年的场景,讓人记忆犹新。  看洞中依然
期刊
近日,瑞典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养狗可以减少人患心脏病和早死的风险。这是一项在12年的时间里,通过对340万年龄在40到80岁之间的养狗人士开展的大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养狗可以减少23%的心脏病死亡率,降低20%的死于任何疾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指出,狗是一种“良药”,能缓解社会孤立感和抑郁,而孤獨感与较高的心脏病和早逝风险有关。同时养狗的人可以很好地应对压力,他们会更喜欢运动,胆固醇水平也稍低。(
期刊
近年来,由于既具有保本属性又有获得高收益可能的双重特点,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业务呈爆发式增长,尤其受到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的欢迎。但随着其发展规模的大幅增长,一系列市场乱象也随之凸显。如何选择结构性存款?本文为老年投资者提供帮助。  何为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是指投资者将合法持有的人民币或外币资金存入银行,银行通过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远期、掉期、期权或期货等),从而
期刊
在河南农业大学家属院39号楼的一个老房子里,看不到一点现代化的陈设。当房子主人出现时,你也丝毫看不出这位衣着朴素的古稀老人竞有亿万身家!但你更想不到的是,就在不久前,这位老人把毕生科研转化结余的8208万元全部捐给学校。  他就是77岁的河南农大老教授王泽霖。  给鸡宝宝当“保护伞”,科研成果转化出亿万身家  “王泽霖能赚钱!”这说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要问王泽霖赚钱的秘诀是什么,有个生动
期刊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建设新中国的政治理念与延安古老的民俗民风相结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红色春节文化,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红色记忆。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对民俗形式多予以尊重,但对其内容则加以改造,以提高百姓文化认知和政治觉悟为目的,利用旧形式宣传新思想,开启了走革命道路谋幸福生活的新理念。  年画和春联  年画和春联,是人们用以表达美好愿望最直观的载体。传统旧年画以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中的神仙悍将为主
期刊
本栏目由贵州省律协劳动专业委员会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贵州省律协劳动专业委员会是贵州省律师协会下属专业委员会,拥有贵州省属34名律师,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如果有相关的法律问题,读者可撥打“维权热线”——18685377642,也可以在【晚晴杂志】微信公众号留言,《晚晴》杂志与贵州省律师协会下属专业委员会为您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亟需解决的空巢问题  最美不过夕阳红,奈何身处空巢中。过
期刊
近日,“贵州78岁老校长办学19年倒贴180万”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2000年,60岁的李连考退休后,在家里闲不住的他,主动以义工的身份,参加贵阳市南明区第二次人口普查。普查时,一组数据触动了李连考的心:3600多名适龄儿童中有2000多名农民工子女因为教学资源不足、学费较高等问题未入学,在外拾荒、卖报……  这个数据让从教36年的李连考产生一个大胆念头:不如自己办一所学校,让那些没学上的孩子
期刊
1月14日13时许,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第三套人民币1元纸币的“人民币女郎”梁军病逝于哈尔滨,享年90岁。  新中国第—位女拖拉机手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红色语录”,正是梁军那个时代的妇女们挣脱封建束缚的真实写照,梁军就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  1930年,梁军出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她从小就被父母卖给地主家庭当童养媳。直到1945年黑龙江解放后,她才摆脱了童养媳的命运
期刊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称之为“李文林式”根据地,陈毅将其称之为“东井冈”。它是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和中心,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形成的起点,其理论和实践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升华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在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首创“四个第一”  东固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始创建,一直到1935年3月留守苏区的特委在突围时才被打散。  1
期刊
淮海战役打响后,华野特种兵纵队参与了全部三个阶段的战斗,为扫清障碍,摧毁敌人据点、火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于1947年初在山东省鲁南地区对进犯的国民党军发起鲁南战役。此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两个整编师和一个快速纵队,共5.3万余人,缴获坦克24辆,榴弹炮48门,汽车480辆,各种小炮400余门,缴获重机枪若干,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华东战场一次歼敌的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