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错畸形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评价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903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伴错畸形的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 P)患者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5名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并完成牙周-正畸治疗的Ag P患者,回顾性评价初诊(T0)、正畸治疗前(T1)、正畸治疗完成后(T2)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后出血比率(percentage of sites with bleeding on probing,BOP%),通过根尖片评价正畸前后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alveolar bone height,RBH)的变化及牙根吸收发生状况。结果:(1)在牙周治疗后、正畸治疗前(T1)及正畸治疗完成后(T2),PD、BI、BOP%以及PD>3 mm位点的百分比均有显著降低(P<0.001)。(2)T0时全口RBH均值为68.37%±15.60%,牙周-正畸治疗后RBH为70.27%±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上切牙[T0为58.79%±16.71%,T2为65.54%(55.74%,78.13%)]、上尖牙[T0为77.62%(66.06%,87.17%),T2为79.57%(69.75%,86.52%)]及上磨牙[T0为74.30%(61.69%,84.45%),T2为76.76%(68.12%,85.09%)]在正畸治疗后RBH增高明显(P<0.05)。(3)正畸治疗后人均有23.94%±13.45%的牙发生牙根吸收,其中以下切牙及上切牙的发生率最高,总发生率分别为68.48%和65.31%。结论:伴错畸形的Ag P患者,在规范的牙周治疗后,正畸治疗不会引起牙周炎症加重或牙槽骨吸收;约2/3的上、下切牙可发生轻度的牙根吸收。
其他文献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Gastropoda),前腮亚纲(Prosobranchi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鲍科(Haliotidae),主要分布在我国渤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是一类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天然小肽类物质,是先天免疫系统中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Hepcidin是2000年首先从人类中发现的一类富含半胱氨
中国明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是我国最具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海产品之一。大量捕捞和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等)的感染,严重威胁着这一物种的生存。自上世纪
太行山巍峨耸立在黄土高原东端,作为山西东部及东南部与河北、河南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是新构造运动的产物,最北端是北京的西山,经河北省,自山西五台进入山西,再向南一路
目的研究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采用TUPKVP治疗BPH患者274例,随访3个月。结果手术平均时间54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d。3个月
本研究以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Selenka)、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Jones & Preston)、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Osbeck)等为实验材料,通过一系列野外
国家电网公司多年来建设了很多业务系统,如办公自动化(OA)系统、营销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然而,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以及业务系统中数据量的急剧增长给查找数据信息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