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患者白内障手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PLG)患者白内障手术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20-12我院148例148眼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PL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高眼压发生情况分为非高眼压组(126例)与高眼压组(2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LG患者白内障手术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白内障晶状体核分级、合并高血压及手术方式均无差异(P>0.05);高眼压组患者合并糖尿病、高度近视、术前合并色素膜炎、术前合并眼外伤及术中并发症占比均高于非高眼压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高度近视、术前合并色素膜炎、术前合并眼外伤及术中并发症是PLG患者白内障手术术后高眼压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0.890~0.921),表明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结论:术中并发症、术前合并色素膜炎、合并眼外伤、合并糖尿病及高度近视的PLG患者白内障手术后发生高眼压的风险较高,临床应对这些患者予以重视,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散光矫正型双焦点人工晶状体与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混搭植入术后的双眼视觉质量.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01/2021-01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4例108眼,按植入人工晶状体及术前角膜散光不同分为3组,A组21例42眼术前角膜散光均<1.0D,双眼植入双焦点人工晶状体;B组15例30眼术前角膜散光均≥1.0D,双眼植入散光双焦点人工晶状体;C组18例36眼,一眼术前角膜散光0.05).A组术后残余散光显著高于另两组(P=0.012,<0.05).B组和C组双眼远视力优于A组(均P<0.0
中央角膜厚度对角膜疾病、青光眼、角膜屈光手术等眼部疾病和手术有重要影响,获得精准的角膜中央厚度为临床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大家一直非常关注的话题.目前,临床中常用的角膜厚度测量仪器有2类原理:第一类为超声波测量,例如传统的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A超)、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第二类是光学测量原理,包括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角膜内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Lenstar LS900光学生物测量仪.不同的测量方法和相应仪器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及不足.角膜厚度测量最佳的发展方向应为简单易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