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巧克力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sat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自中美州的催情使者
  
  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又翩然而至,喜庆时刻约定俗成的爱意之信物,自然是鲜花和巧克力。
  众人皆知巧克力是源自中美州的土产。当初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墨西哥后,对当地土著饮用一种可可果提取物不以为然,因这个怪东西味道苦涩,似乎没有任何价值。可是西班牙人发现,拥有无数后宫美眷的土著国王,每晚上床前必饮该苦涩的“草药”,继而纵情享受春宵之乐,秘鲁作家伊莎贝拉·阿言德在《春膳》中写道:“巧克力,含有可可碱的神之果实,是阿兹提克人的神圣饮料,与繁殖女神苏其凯特莎有关……身在墨西哥的西班牙征服者科提斯,于蒙特苏马皇帝的宫廷里尝到巧克力后,随即将其引进西班牙,它的催情名声传遍各地,女人都偷偷饮用……在浪漫的求爱仪式中也有象征作用。任何女人的抗拒皆会在一盒巧克力面前瓦解。”
  1648年,一位英国传教士托马斯在其游记中记述:“在中美州12年的生活经历,令我成为彻头彻尾的巧克力瘾君子。每天早上喝上一满杯,午餐前喝上一杯,饭后也少不了一杯,下午肯定还要续上一杯。晚上七、八点又转到了巧克力时光。这样以巧克力迎接黎明,以巧克力送别午夜的生活方式,令我全天皆精力充沛。而我一旦忘却享用这一神奇饮品,就会感觉胃部空虚,头晕目眩。”这位传教士还表示,他在西印度群岛的12年期间,由于巧克力的功效,使得他不曾受到便秘、发烧等病痛的折磨。
  1615年,14岁的西班牙公主安娜·玛利亚嫁给了同龄的法王路易十三。安娜日后成为执掌法国达18年之久的女摄政王,同时,她还是欧洲巧克力热的始作俑者。当年,她将马德里宫廷制作巧克力的女厨带到了巴黎,并在法国宫廷向贵族们推介巧克力的妙用。法国皇后的典范之举,使来自欧洲各国的贵族们不仅见识了巴黎的时尚文化,更领略了巴黎宫廷的奢华生活品味,其中之一便是学会了如何享用巧克力神品。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年是巴黎时尚亦步亦趋的“粉丝”,不过,当意大利贵族们将饮巧克力当作巴黎宫廷典雅的象征而争相模仿时,意外地遭遇到了宗教难题。因为虔诚的意大利天主教廷,对于僧侣们斋期内饮巧克力是否算破戒而争论不休,最后只得请来红衣主教一锤定音。幸好主教大人的论断是:“斋期饮用流食不算犯规。”德国著名诗人歌德也是位巧克力粉丝。他在外旅行期间一饮而不可收拾,甚至由于钟情巧克力而挥霍过度,不得不紧急求助太太克里斯蒂娜从魏玛邮寄生活费。歌德眼中,杯中巧克力所产生的泡沫远比色彩绚丽的肥皂泡美丽多姿。法国强人拿破仑也是巧克力的追随者,即使征战在外也从不忘携带这一宝物,他称巧克力的神奇令其活力十足,可以所向披靡。
  
  巧克力家喻户晓的时代
  
  欧洲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开创了巧克力的黄金时代。荷兰化学家哈德·凡候登于1828年发明了制作可可粉的工艺,一举令巧克力迈进了工业化的时代行列,人们开始添加多种配料来精细加工。此时板块克力和牛奶巧克力开始批量生产。1819年瑞士的Francois louis Cailler公司,通过半自动化工艺流程,令巧克力成为普罗大众消费得起的甜品,这家厂商是至今仍然活跃的一家最古老的瑞士巧克力生产商。在此革命性生产线发明之前,500克巧克力的价钱高达6瑞士法郎,在当时相当干一个工人三天的薪水。1912年,比利时人简·努哈斯发明了夹心巧克力,杏仁、牛轧糖、水果和奶油夹心风味的现代巧克力瞬间风靡。相对来说,北美巧克力工业的发展得利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军需团委托巧克力厂商生产20-40磅巧克力板块运到欧洲战壕里,以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到了1925年,美国人皮雷斯特·玛氏创意出了夹心巧克力条棒,轻盈甜美的巧克力糖进一步家喻户晓。
  二战结束后,苏联封锁德国西柏林时期,美英曾通过“空中走廊”将生活物资空运到西柏林。今天,柏林博物馆里展览着一幅照片,照片上,德国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凝视着天空,翘首糖果和口香糖从天而降。照片背后有着一则感人的故事:一位参加“空中走廊”行动的美国飞行员,曾利用空闲时间用手帕做了许多小降落伞,然后系上巧克力等糖果,当他飞抵西柏林上空时便投下这些甜蜜的爱心。每次,当飞机在西柏林上空摇晃着机翼游弋时,孩子们就会跑出来,欢乎雀跃着争抢从天而降的礼物。唯独一位小女孩对他表达了不满,她因为住家偏远而无法收到天上掉下来的甜蜜。于是,7岁女孩写信给“摇着翅膀的叔叔”,恳请他下次光临西柏林时,对一幢屋顶上画了“花园里的小白鸡”的房子特别照顾一下。此信如当年的其他信件一样,费尽周折穿越封锁线最终传到了“摇着翅膀的叔叔”手里,可惜的是,尽管他在此后的飞行中格外留意,但始终没能找到“花园里的小白鸡”。然而,小姑娘并没有白期待一场,几个月后的一天,她终于等来了望眼欲穿的礼物,它们不是从天而降,而是通过刚刚恢复的邮政服务送上门的。“摇着翅膀的叔叔”给她寄来了口香糖和巧克力。
  
  绰科拉、炒扣来在中国的演变
  
  大清帝国的康熙皇朝时,西方传教士已经拜访中国,但为何巧克力没有随之而传到中国呢?原由是,当年康熙帝对西方传教士服用的药物很有兴趣,曾嘱下臣随时奏报,下臣的奏折曾将巧克力译为“绰科拉”并将其列为“西药”,“绰科拉”算是巧克力的最早中译名。根据《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等文献的记载,康熙在1760年7月2日,“曾下旨令时任英武殿总监造的赫世亨,向新来的意大利多罗主教索取西药得利雅噶,并谓‘若少则勿取,可捎信到广东后寻得寄来。若有绰科拉亦求取。’”可惜康熙帝收到赫世亨的奏折后,指责赫世亨只是“言味甜苦属热”,“未写有何效益,治何病,殊未尽善。著再询问,绰科拉不必送。”之后,更从赫世亨的奏折中得知原来绰科拉不是治病之药,便批“知道了”三个字。令绰科拉未能成为御用品。这就是康熙帝未有服用绰科拉的原因,也因此绰科拉没能有机会在大清宫廷里露面,更别提200多年前有机会流传到民间了。到了百年后的1866年出版的《航海述奇》,作者张德彝记述道:“辰刻客人皆起,在厅内饮茶(指轮船餐厅)。桌上设糕点三、四盘,面包片二大盘。黄奶油三小盘,细盐四小罐,茶四壶,加非二壶,炒扣来一大壶,白砂糖块二银碗,牛奶二壶,奶油饼二盘,红酒四瓶,凉水三瓶。客皆陆续饮食。”这“炒扣来”,该是中国文书中最早的巧克力译名了。日后的广东话里,则称巧克力为朱古力。
  西方人常说情浓莫过巧克力,因为巧克力颜色深沉而味道醇厚,恰好用来比喻爱情。有趣的是,从墨西哥人的可可豆,到阿兹提克族的Cacahuatl,到西方世界的Chocolate,再到中国的绰科拉、炒扣来、朱古力和巧克力,这份苦中有甜沁入心脾之味一路走来,颇似情侣内心寻觅真爱的漫漫修远之路。
其他文献
专栏主持人简介:  钟凌,2001年2009年在国内一家知名的出国留学服务公司任咨询部经理、留学中心副主任职务,在出国留学服务行业浸染多年,积累了上千案例经验,近十年来,钟凌关注留学动态、客户需求、申请规划,领导工作团队在树立行业专业水准及标准化模式上颇有建树。同时,多年来与众多海外学校的沟通合作,使她在海外招生及升学要求等方面积累下独到而系统的经验。  2006年,钟凌精心将多年积累的一线留学经
期刊
奖学金不仅可以为留学生减轻经济负担,同时也是自己实力的有力证明。2009年在国外留学,准备申请奖金的学生对于以下四种奖学金可不能错过,苏格兰“兰十字”奖学金总额过2000项镑,该奖学金对申请者没有专业限制,但其必须在苏格兰接受硕士教育,英国的志奋领奖学金和澳大利亚的奋进奖学金也令人眼羡。    英国——苏格兰“兰十字”奖学金    苏格兰“兰十字”奖学金是英国最新设立的奖学金之一,自3月份开始接受
期刊
近来,很多大四学生都在为申请2010年赴澳读研而积极准备。对于院校的选择。澳洲的八大名校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但他们中很多对这些大学还不十分了解,各自优势和申请条件也不清楚。以下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八大”以研究著称  “八大”是澳洲最早成立的八家研究型大学联盟,它们由于专注于科研,获得的政府研究经费是最多的,也因此成为获得科研成果最多的大学。具体包括:澳洲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
期刊
(本期起,笔者将开始从已赴海外深造的学子身上,例举各类典型的留学心态误区,为大家逐一剖析,哪些现象是我们值得借鉴或警惕的,所谓前人之鉴,后人之师吧。)    父母奉行的想法;    我女儿生来就比同龄人优秀,成长中也是出粪拨莘的尖尖人才,她没有理由不获得期望的成功,我们唯有全力支持她,相信她。    子女的心声:    自小便在顺心顺意的环境下长大。凡事只要我告努力就唾手可得。刚到国外,便遇到诸事
期刊
一、夫妻、同居配偶以及22岁以下子女团聚移民申请:    加拿大公民及永久居民可以申请配偶和子女到加拿大团聚。如果配偶和孩子已经在加拿大境内,则可以在加拿大境内申请永久居留;如果配偶和孩子在海外原居地,则需循海外申请的方式申请移民签证。现将二种方式的特点简单介绍如下:  1,在境内申请配偶、子女永久居留的特点:  申请人必须已经身在加拿大境内,在整个申请期间申请人原则上也需要在加拿大境内:  申请
期刊
到美国工作已经4年多了,由于工作较忙,加上中美两国传统节日的差异,春节很难回国探亲与父母团聚。于是,2009年“十一”刚过,我便想邀请父母到美国来过圣诞节,一则可以了却思念之情,二则也能让他们感受一下异国节日的民俗风情。  我告诉父母:“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差不多,是美国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每年这个时候,全美上下都会沉浸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我的提议受到他们的一致赞同,决定欣然前往。  父母于
期刊
识途老马:喜欢美食同,热衷摄影。对自己的要求——热爱生活,享受生命;希望在人生的盛宴上每道菜都能夹一筷子。
期刊
作为新移民,第一次带入境的私人物品都是免税的。而在加拿大,新移民如有些物品准备以后才带来,可以提前用英语准备一份货品清单,内容包括货品名称、数量、型号(美金或加币)价格,在登陆时交给海关官员登记,这样在其将来入境时即使已经不是第一次入境也可以免税。  作为新移民。各项的花费开销都需节省,若在加拿大重新安家再购置一套的话,那一定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加拿大的棉制品和塑料制品等巨贵无比。所以,多带
期刊
到了法国,一定要记着到当地的公共汽车公司销售点办上一张公车月卡,这是异域工作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东西。一卡在手,出行无忧。  法国的公共汽车有一个特点,就是定时定点,站牌上赫然标记着周一到周五首班车是几点几分到站,末班车是几点几分到站;周六首班车是几点几分到站,末班车是几点几分到站;周日首班车是几点几分到站。末班车是几点几分到站;随后是排列着若干时间表,一目了然。法国的公车班次不是很多,当然周六和周
期刊
对于新移民来加拿大的中国普通技术移民来说,最严峻的问题当然是生存问题——什么时候、用多久能找到一份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工作。很多人带着期待和梦想来到这个据说劳动力缺乏的国度,收获的却是失望和梦想的破灭。也有些幸运儿,来了没多久就找到一份体面的专业工作,勤奋两三年,贷款买车买房,实现了在异乡安居乐业的梦想。还有更幸运的,没出国之前就拿到了工作,带着工作直接全家落地。为什么同样是移民,差距如此之大?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