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走,买医院去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健康产业将迎来大发展的黄金十年。未来几年产业发展的两大趋势:社会资本办医和医药行业整合
  
  最近,“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句曾被用来描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举国上下激动心情的话语,时隔32年后在12月的北京又再次被听到。然而这一次是在医务工作者中流传,起因是11月26日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社保部等部门《关于一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其中关于减少公立医院数量、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放开外资独资兴办医院等举措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如此具体地被提上议事日程。
  我认为,以此次事件为标志,中国的健康产业将迎来大发展的黄金十年。2011年作为大发展的元年,将为未来几年产业发展的两大趋势:社会资本办医和医药行业整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婴儿潮世代”与社会资本办医
  中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中后期的20年间迎来了人口增长的高峰,其间共出生超过4亿人,占目前中国人口的1/3。过去10年中国的房地产、汽车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建筑在这部分人群的真实需求上。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医疗健康开支的90%以上都花在了1.9亿年龄超过60岁的人群身上。未来10年,“婴儿潮世代”将开始逐渐进入这一群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健康未雨绸缪,还要负责自己上一辈的健康和临终关怀。目前中国公立医院的床位利用率已从2000年的64.5%猛增到2008年的88.1%,“婴儿潮世代”的老龄化会导致现有公立医院体系更加不堪重负。随着《意见》的颁布,可以预料2011年将会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疗机构,品牌和人才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医药行业的合纵连横
  
  随着医保范围的扩大和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中国人均医疗开支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门诊患者的平均医疗开支从85.8元上升到146.5元,而住院患者开支从3083.7元上升到5463.8元,其中药品和器械开支超过总开支的50%。目前,全国近5000家化学药企业绝大部分为OTC和仿制药企业,年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2%,而80%的企业收入低于5亿元。在医药流通行业竟有多达7500家企业,其中前三名的市场份额不足20%,而在美国前三名的流通企业占了市场份额的90%。
  在国家大力推荐基本药物目录、压缩流通环节和药监局进一步提高GMP生产标准的大背景下,未来几年国内医药行业将迎来大整合的前景。这一趋势在流通行业尤为显著。从2003年到2008年,前10大医药流通企业的市场份额从26.1%上升到了31.4%。2009年国药控股在香港成功上市后,行业整合烽烟四起。2010年4月华润成功重组北京医药。近日,新上海医药集团巨资收购中信医药实业的控股权,更成为这一行业的最大并购案之一。可以想见,2011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大手笔的行业并购重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以灭活的双歧杆菌及培养液用于抗生素脱污染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调整试验,结果表明了灭活的双歧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小鼠肠道正常菌群均有调节作用,使其恢复了正常的生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一间办公室内,10岁的小林在父母陪同下,工工整整地把自己的姓名填在一份药物试验知情同意书的签名栏中。他是一个多动症患儿,将在之后的24周试验一种学名为LY139603的新药。  和父母签署的那份四五页的知情同意书不同,小林签的这份只有3页纸,用词浅白,文字中间还点缀着两幅卡通插图。除了解释试验的研究目的、研究程序、风险补偿之外,文件中还列明患者可选择的其他治疗方式。其中,“患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