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梨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藤梨根(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Ⅰ)、胡萝卜苷(Ⅱ)、2α,3α,24-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Ⅲ)、芒柄花素(Ⅳ)、7,4’-二羟基黄酮(Ⅴ)、(Z)-9,10,11-三羟基-12-十八碳烯酸(Ⅵ)、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Ⅶ)、丁香醛(Ⅷ)。结论:化合物Ⅴ、Ⅵ、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研制了应用差分光谱吸收法(DOAS)监测SO2的固定污染源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介绍了DOAS的基本原理以及CEMS的结构和工作流程.利用该监测系统对某供热锅炉烟气中的SO2进行了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对SO2的监测结果与锅炉运行工况、实际运行状况是一致的.
汽轮机末级叶片在极繁重的条件下工作,其安全可靠性备受关注.该文在深入调查大机组末级长叶片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末级长叶片冲蚀损伤的机理及其严重危害性,着重指出
提出了一种反演计算不同炉气温度下非灰气体的当量吸收系数的方法.此方法以实验数据反演得到的非灰气体的当量吸收系数作为物性参数,由正演算计算不同条件下的炉气温度,并以
研发了一种新型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ANITATMShunt,它通过特殊的自控系统来控制N2O的释放。采用500 L的SBR中试装置处理消化污泥脱水上清液,经过18个月的稳定运行表明:通过
基于锅炉热力过程建立了主汽温和燃料量的计算数学模型,采用改进型卡尔曼滤波器和经典的比例积分环节相结合的动态控制回路,并且以燃料量为输入,主蒸汽温度作为被控对象,并且将该控制系统分别应用到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冷态启动过程和自然循环锅炉的变工况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预测控制值和燃料的相应补偿量都达到了满意的测量和调节效果。图3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