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相凝固TiAl合金的制备、加工、组织、性能及工业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 :钢铁钒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e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相凝固TiAl合金作为第三代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凭借其突出的热变形优势,在航空航天及汽车制造等高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然而,高温β相的引入在提高合金热变形能力的同时也使得组织演变和性能优化更为复杂.同时,受合金体系及本征脆性的影响,工业化进程相对迟缓.通过综述典型β相凝固TiAl合金的制备及加工工艺、组织与性能研究进展及工业化现状,系统分析了合金制备及加工工艺和成本优势,阐明了合金体系热变形、热处理及合金化对组织演变和性能优化的作用机制,指出合金工业化发展的限制环节及未来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以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软弱路基垮塌处置工程为例,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查明了该路段填筑体下为厚层软弱路基.变形特征主要表现为填筑体后缘拉裂缝和前缘鼓胀,滑塌成因机制为填筑体下软弱路基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导致软弱路基层发生了圆弧滑动,填筑体表面开裂,填筑体及路基处于欠稳定状态.采用了水泥搅拌桩和抗滑桩综合处置方案治理该病害.
在兰州市2018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测算分析中,利用首尾测算法分析兰州市13个样点灌区的基本数据,分别计算出中型、小型及纯井等各类型灌区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最后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兰州市的综合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33,计算结果能综合反映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灌溉技术水平.
渗流对土石坝坝体和坝基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渗流监测是土石坝安全运行监控的一项重要措施.2018年初坝后渗流监测系统的改造升级完成后,坝后渗流观测实现了自动化监测.坝后渗流监测量水堰更新改造后,水库管理人员对坝后渗流除了采用自动化观测外,也对3个量水堰进行了人工对比观测,两种观测方法的渗流量资料比较表明,坝后渗流自动化观测所获得的数值是真实、准确、可靠的.三角堰、梯形堰流量过程线呈现出与坝前蓄水位涨落过程线基本一致,渗流过程线随坝前蓄水位变化而变化,符合渗流规律,大坝运行安全.
随着铁矿粉资源的不断消耗,各类铁矿粉呈劣化趋势,且大量新矿种出现,使烧结优化配矿需求愈发迫切.主要介绍了铁矿粉常温和高温等基础特性.其中,常温特性主要有化学成分、铁矿粉种类、粒度组成等,同时重点分析了与烧结生产息息相关的高温特征指标,主要有同化性、液相流动性、黏结性强度、铁酸钙生成特性、连晶特性、熔融特性、吸液性和烧结体固结强度,分别介绍了以上指标的定义、意义和测量方法.接着,讲述了烧结优化配矿技术从配矿探索阶段到基于常温特性配矿再到基于高温特性互补配矿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铁矿粉优化配矿专家系统模型及其
2021年11月26日,甘肃省水利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四抓一打通”工作部署视频会在兰州召开,甘肃省水利厅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建海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厅长吴天临主持会议,厅领导牛军、陈继军、齐永强、程江芬、贾文平出席会议.
期刊
通过进行水化热测试、非蒸发水含量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压汞测试及强度试验,研究了钴铁镁铝水滑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CoFeMgAl-LDHs/CNTs)对水泥水化过程、硬化水泥净浆孔结构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oFeMgAl-LDHs/CNTs复合材料通过成核作用显著提升了水泥3 d内的水化程度,从而显著提高了水泥净浆3 d内的抗压强度,3 d后强度提高效果逐渐减小,7 d后复合材料对硬化水泥浆体强度没有明显的提高作用.掺入CoFeMgAl-LDHs/CNTs复合材料的水泥净浆与空白净浆相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迈入2022年,《硅酸盐通报》也迎来了创刊40周年.rn《硅酸盐通报》的创刊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年天津硅酸盐学会创办了一本叫《硅酸盐》的期刊,这本期刊的创办得到了中国硅酸盐学会的大力支持.适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硅酸盐学科陶瓷、水泥、玻璃、搪瓷、人工晶体,以及其他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发展迅猛,急需更广阔的学术、技术交流平台,经中国硅酸盐学会报请中国科协批准,于1982年将《硅酸盐》更名为《硅酸盐通报》,作为中硅会的会刊、《硅酸盐学报》的姊妹刊出版发行,期刊定位为广大科
期刊
C-S-H是通用硅酸盐水泥主要的水化产物,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水泥水化产物复杂,难以从水化产物中分离出纯净的C-S-H并研究其对水泥基材料的影响.故本文通过双分解法制备了纳米C-S-H(NC)颗粒,并将其掺入矿粉-水泥体系中,通过无接触式电阻率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DSC-TG)、扫描电镜、压汞测试仪(MIP)等探究了NC对矿粉-水泥体系水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1% ~4%(质量分数)掺量范围内,掺入NC可缩短基体的凝结时间,并为水泥早期水化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加速水化产物
针对松散破碎巷道控制问题,普通水泥注浆存在诸多缺陷,且水泥颗粒不能注入半径小于0.2 mm的孔隙或者裂隙中.本文采用碳纤维、聚合物以及超细水泥制备试块,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及巴西劈裂试验确定注浆材料的最佳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当碳纤维掺量为水泥掺量的1.0%(质量分数)时,水泥砂浆试块性能最佳.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确定试块微观结构,结合聚合物成膜的Ohama模型和Konietzko模型,分析其微观结构形成过程及碳纤维失效模式,揭示碳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注浆材料微观增强机理.本文为降低深部破碎煤岩巷道维护
为探究矿物掺合料对改性硫氧镁水泥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别将不同掺量的粉煤灰、矿粉掺入改性硫氧镁水泥中,对其力学性能、耐水性和耐酸性进行测试,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会提高改性硫氧镁水泥的3d强度,但后期强度有所下降,当粉煤灰掺量大于20%(质量分数)时,其28 d抗压强度相较于基准组损失了14.7%;掺入矿粉对改性硫氧镁水泥的前期强度影响较小,并导致后期强度下降,当矿粉掺量为30% ~40%(质量分数)时,水泥的28 d强度损失率高达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