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接驳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G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后”始终被历史、传统等问题所困扰。这是喝“狼奶”长大的一代,他们的成长期并不匮乏现代艺术的滋养,却几乎完全地与传统割裂。因此,就小说技艺而言,他们基本上都有着较为成熟的掌握,而且在向世界文学、向本土先锋文学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美学特征:魏微的庄重优美、盛可以的诮薄凌厉、金仁顺的淡然清雅、戴来的简洁中性、李浩的伦理哲思、肖江虹的边地古风、鲁敏的精神暗疾、曹寇的“无聊现实主义”、付秀莹的古典气质、梁鸿的中原风范……
   然而,人到中年,他们越来越无法避免地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与自己的土地、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接驳。徐则臣以他一直以来方向明确的努力作出了回答。一方面,他通过阅读和学习古代文化、艺术、历史、考古等典籍进行弥补;另一方面,他一直在思考、在寻求如何将“中国经验”纳入到一个适当的叙事外壳之中,使之既鲜明又妥帖。
   《虞公山》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尝试。小说在主题和精神上是“传统”的。故事发生在鹤顶。鹤顶是离花街不远的运河边上的一个小镇,在《轮子是圆的》《最后一个猎人》等小说中出现过。这次它是以徐则臣正在构思和书写的“鹤顶侦探”系列中的背景出现的。小说通过中学生吴极“盗墓”的故事,引出了一个国人隔膜已久的问题:家谱。它曾经是乡土中国的“命根”。中国人无论走到何处开花散叶,只要有家谱,便能找到自己的根,他们的离乡背井便有了一个安然坚固的底子。然而,随着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性的离散、漂泊越来越普遍,以致于今天的中国人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祖先和来处。家谱更是无踪可寻,甚至不曾在人们的思念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徐则臣偏要逆风而动,将一个“古老”的词语和现象重新牵引回我们的视野。他将吴极(这个名字本身也很“中国”)置于内在的诱惑和外在的胁迫之中:在内,父亲吴斌告诉他,他们不姓吴,本姓虞。老祖宗虞凤常是康熙的爱臣,随皇上沿运河南巡时意外在鹤顶病逝,就地下葬,埋在了虞公山,随之下葬的还有一部家谱。在外,吴极与一个吴姓同学发生争吵,对方說“有种别姓吴”。为了撇清跟对方的关系,吴极决定到老祖宗的坟墓里寻找“吴自虞来”的铁证。
   小说在形式和结构上又是很“现代”的。“要从一个鬼魂说起”,这个开头一下子将我们带回到了魔幻现实的氛围之中,回到了马尔克斯笔下那个疯狂的马孔多小镇。但是,倘若现在还有哪个作家要执着地来一个“魔幻现实”,无疑已经相当地不合时宜。作者设置这么一个煞有介事的鬼魂故事,实则要写的是一个少年委屈的、怯生生的“寻根”故事。这个“寻根”又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举朝向传统进行挖掘和“镀亮”的寻根文学不同。吴极要寻的只是家族的根、自我的根。由“鬼魂”牵出“盗墓”,由“盗墓”留下的“蓝旗”烟头,派出所的人寻踪到了常年跑船的烟酒大户吴斌家中。
   这是一个扰乱现世秩序和时间顺序的叙事。这种方式对于“70后”当然不是难事,不过是信手可拈的雕虫小技。小说将吴极、安大平、吴极母亲、船老大、派出所、县公安局、考古专家等多线索进行了有条不紊的编排。在复杂而逻辑清晰的叙述中,一个影影绰绰的人、一个众说纷纭的人,始终飘荡在文本中,那就是吴斌。他在老婆口中是一个不着家、不顾家的自私浪荡子,在儿子眼中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幽默高手,在船老大眼中是个聪明的有才华的人,跑船屈了才,应该“能干很多高级的事”。这是吴斌的“罗生门”,他始终未曾正面出现过,这让“破案”的过程蒙上了飘忽不定的色彩。一直到最后,故事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吴斌成了一个永远上不了岸的人:就像《河的第三条岸》中那个遥远而陌生的父亲,向子一代发出了充满魅惑的召唤,而他自己则永远地留在了河上。
   《虞公山》的主题何止于此,我们还可以从这万字短篇里读出更多的故事、更多的内涵:吴极子虚乌有的寻祖,却坐实了虞公山的考古工作;吴极对于“姓氏”的寻找和对于“父亲”的追随,无疑可构成一个代际性的命题;个体身份的寻求与认同,可扩展之视为一代人的身份困惑;一代人对文化和文明的回返,亦可视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世界中”的自我辨认……
   《虞公山》在徐则臣的创作中是一次重要的转型。这一次,他笔下的人物不再如花街少年那样着了魔似地要“到世界去”,而是一门心思地返向了自己生命和血脉的来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认祖归宗”的行为也可视为“70后”一代向着传统进行的追溯与回返。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曹霞,著名文学评论家,现居天津。
其他文献
据印度汉学家狄伯杰教授介绍,《四书》《骆驼祥子》《活着》《看上去很美》等书印地语定稿翻译已经送交出版社准备出版,另外,季羡林的《中印文化交流史》、巴金的《家》、阿來的《尘埃落定》等书的印地语翻译工作也已截稿。这些书籍的翻译和出版,代表着中印经典翻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是中印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又一例證。狄伯杰表示,近一年来该项目进展很快,已经有七八本中国著作即将在印度出版。这位印度尼赫鲁大学的汉学家
侯马,出版诗集《哀歌·金别针》(1994年,与徐江合著)《顺便吻一下》(1999年)《精神病院的花园》(年代诗丛,2003年)《他手记》(2008年,中国新诗榜年度最佳个人诗集)《他手记》(增编版,2013年获中国桂冠诗集奖,入围花地文学榜)《大地的脚踝》(2014年入围花地文学榜,2015获腾讯书院文学奖)《侯马诗选》(2015年,获中国公安诗歌贡献奖)。曾获《十月》新锐人物奖,《诗选刊》中国先
近日,季宇长篇小说《新安家族》的德文译本由德国欧洲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季宇是安徽文联名誉主席、安徽作协名誉主席,著有《淮军四十年》《新安家族》《权力的十字架》《徽商》《共和,1911》《当铺》《王朝爱情》《猎頭》等作品。其中,《新安家族》中文版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全面、深度反映徽商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幻为背景,通过鸿泰钱庄等民族企业的百年浮沉,再现徽商家族
近日,徐则臣接受采访时表示,获奖就像踢球,偶尔进球,高兴完还是要接着踢球,“我不会因为《北上》获奖而改变我的创作计划。”徐则臣坦言,获奖祝贺之后,活动该怎么做還是怎么做。他这个球员还得以平常心继续满场跑。在他看来,一个球员的尊严和职业荣誉感不仅在于进球,更在于在场上不懈地跑动。同样,一个作家不仅需要来自奖项的惊喜和鼓励,更重要的则是之后能一如既往,甚至更加勤奋地写作。谈及《北上》所牵涉到的现实主义
十年前,他被美国《时代》报道为“中国最年轻的畅销书作家”,十年后,他在创业之余带着新书《你是我的虚榮》低调回归,出版社称这部书“可能是互联网时代最值得期待的汉语文字”,作家苏童称“一直很期待蒲荔子的新作品,他的文字混合了潮湿的雾气和粗烈的蛮力”。日前,李傻傻沉寂十年后的首部作品《你是我的虚荣》由海峡出版集團鹭江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30篇故事,不仅保留了作者流传甚久的成名作《火光》《女人》《被当作鬼
善于通过细小的日常生活表现社会历史变迁的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以其感时伤怀的文化乡愁和中西合璧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许多蜚声海内外的小说,《台北人》、《纽约客》两本小说集是他对自己和那些有相同经历的人群的生命观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著和对文化游子心理矛盾的细致剖析,强化了其作品的悲剧意识,其悲剧意识又是在形态各异的生命实体之间转换游走的。  洞穿世情的白先勇集中笔墨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经典人物形象,其中
第46届英国伦敦国际图书展日前举行,《屠呦呦传》英文版在伦敦首发,这本书也成为近年输出版权最多的中国人物传记。《屠呦呦传》由人民出版社于2015年底在中国出版,在海内外均产生反响。该书目前已输出英、日、法、阿拉伯、韩和越南语等6个语种的版权,是近年中国输出版权最多的人物传记。此次面世的英文版是該书第二个已出版外语版本。前几个月,该书的阿文版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国际书展上亮相。伦敦书展2017年国际出
迟子建在散文领域沉淀十年后的作品集《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日前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迟子建在接受专访时说:“我比较愚笨吧,无论写小说还是散文,总要心中有谱,才会落笔。否则不清楚的时候,谁驾驭你的笔呢?”迟子建认为,散文和小说都是抒发情感的,本无优劣,但小说因为是虚构的,给想象留下了巨大空间,所以写小说更为享受,因为艺术自由度高。而且小说的承载力和空间性,通常来说优于散文。“写作和摄影都讲究角度,讲究光
《手艺》是诗人多多开始诗歌创作不久后(1972年开始诗歌创作),一首“和”俄罗斯诗人玛琳娜·茨维塔耶娃的诗。对照茨维塔耶娃的原诗《手艺》,多多在此强调的乃是两个文本之间的“互文”或共通。在诗坛上,茨维塔耶娃的诗歌向来以“技艺”的丰富性为世称道。有鉴于多多对玛琳娜的这样一种“酬和”,我们也可以界定多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将诗歌作为一门“手艺”来看待的。所谓“手艺”,即匠人们用手工从事的技艺。“不仅仅指单
统计与概率在中考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中都有可能出现,主要考查统计、概率的概念和一些简单的计算.  例1 (2016·盐城)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对我国初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  B.对量子科学通信卫星上某种零部件的调查  C.对一批节能灯管使用寿命的调查  D.对“最强大脑”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分析】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