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版《苏轼诗集》错误举例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m9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孔凡礼先生整理的《苏轼诗集》,本文就补、校、点方面的问题各举数例,以期商榷一、增补方面本书在查氏之外“辑佚”29首,粗读一过,约有三大问题:一是明为他人之作,作者根据他书轻信为苏轼作品.2785页《绝句一首》”濛濛春雨湿邗沟……”作者于2796页注云:
其他文献
【正】 徐震堮先生的《世说新语校笺》一书(中华书局,1984年版),以其注释简明、校勘精审而受到了读者的欢迎,笔者在习读中,也获益非浅.但美中不足的是,《校笺》在标点方面似
偶尔介入的革命活动,把自己投进了别人感情的漩涡,几十年令她魂牵梦绕。挥之难去的还是当年那梦一般的生活。
【正】 肖璋先生,字仲珪,1909年3月26日生于山东济南府,原籍四川省三台县.父亲肖龙友(名方骏),光绪丁酉科拔贡,早年从政,晚年行医.肖先生幼读四书五经,13岁考入中学,17岁进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谁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就能得到广大党员的支持。在元谋县丙华村委会湾云村当了14年村小组长现已经52岁的文贤聪,在党员大会
猛虎营,位于临沧市机场左侧,博尚镇上永泉村后山,离临沧市30公里,是一座雄伟多姿、翠绿挺拔的山峰,形态犹如下山猛虎,因而得名。猛虎营海拔2400米,平均气温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被
自古文献多谬误。故而清代藏书家叶德辉曾说:“书不校勘,不如不读”,近人陈垣先生也说:“校勘为读史先务,日读误书而不知,非善学也”。笔者于工作之余,偶翻《清史稿》(中华书
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我由于蒙受难白之冤,为了逃避迫害,不得不长期流窜在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盲流”。我不会偷不会抢,就只好拜了一个人称“陆老皮”叫陆文华的老“盲流
传统说法是“俭可养廉”,新潮说法是“高薪养廉”。两种说词各有充足理由,且不乏生动例证,却共同证明了一个与养廉无关的哲学命题:二律背反。
两年多前,有一次我去洛杉矶国际机场接一位第一次来美国的大陆朋友,在步出机场大厅时,被几个中东人挡住去路,他们穿着类似制服的衣服,男女都有,一手拿着盒子,一手拿着张骨瘦如柴的非
板栗树在生长和开花结果期间,已经消耗大量的养分。从采集后至冬季这段时间很长。如果忽视了管理工作,必将严重影响来年的产量和果品质量。要使板栗树次年夺高产,秋冬管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