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lee1985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人权”写入《宪法》,这表明了中国对“人”本身的进一步重视与尊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只有不断加强人文关怀才能使媒体肩负起历史责任,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让我们的报道多一点人性的光辉,这应当成为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
  人文,指以人为本位,体现为对人的关注、尊重和重视。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和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新闻报道既是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必须讲法制、讲道德、讲文明。目前,虽然许多媒体在张扬着“人文关怀”大旗,但不少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和具有象征意味,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严重。
  
  一、人文关怀的起源以及在中国的发展
  
  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中世纪的人文主义,它是做为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要求把人、人性从封建神学的迷信中解放出来,反对野蛮、愚昧与迷信,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其核心就表现为对人性的根本关怀及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
  人文关怀在中国生根发芽有其漫长的历程。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人文主义的因子。孔子的中庸和平,孟子的“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民本思想反对君主至上,反对神化君权,反对神压制人,注个体民生,这些思想在先秦时期就成为显学。但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国家体制到日常生活,却是扼杀人性、剥夺人的起码尊严和自由的。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黑暗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是中国人寻求解放和独立的过程,也是中国找回一度失落的人本主义思想并重新确立的过程。是从对西方人文主义采取拿来主义到吸收本土化的过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也逐步透露出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从“以人为本”到“和谐社会”,已经形成文件的治国方略正是“人文主义”大行其道的政治表征,这给一向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大众传媒担负起人文使命开辟了道路。
  
  二、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种种表现
  
  (一)对生命权的漠视
  人文关怀有一个基本的要素,就是对生命的关怀。现在的新闻报道中一个缺陷是视新闻比生命重要,在新闻报道中对生命漠视。如一档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记者赶赴事故,血流成河的现场,在面对遇难者家属时,竟然冷漠地伸过话筒问,谈谈你失去亲人的感受好吗?请问你的妻子是从哪个窗口跳下去的?……这样的采访方式,多么缺乏人文意识,更是对当事人和广大受众的伤害。
  在悲剧报道中,肆意侵害当事人的隐私,伤害当事人及其家属。一位在印度洋海啸事件中受伤的女孩坐在轮椅上,“尽管她已经被惊惶疲惫折磨得几乎虚脱,然而在众多话筒摄像机的包围中,这位虚弱的女孩不得不面对无数的问题。”
  还有一些编排手段、遣词造句失当。这些失当主要体现在对一些图片的处理上。国航空难发生后,北京一家新闻周刊做了“国航悲情时刻”的专题,照片上女记者竟然面带微笑,她的身后就是飞机的残骸和忙碌的身影。还曾经有媒体在报道遭电击身亡的民工时居然调侃地形容他们“尸体被烧成烤鸭”。
  (二)关注弱势群体时出现的失误
  当前媒体在对人的关怀中做得更多的是同情人、关爱人,但往往在这种“善意”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
  有观众在看过2003年2月18日某电视台的一期节目后,在新浪网上写文《你有权这样探询她的隐私吗?》,批评在节目中记者的采访提问。
  节目中。一名女青年讲起了她从前的一个遭遇:那时她只有十五六岁,一天下班晚了,独自一人回家。走到土坡附近,一名男子向她靠过来……
  说到这时,小程双眼泪水开始一滴滴往下掉。但记者××继续追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的泪水已经成串了,啜泣着说:“我以为他只是抢钱……”××仍在跟着问。她说:“没想到发生了那样的事。”仍在问:“你所说的……是指?”她放声哭了出来:“强暴!”
  她手里的一张纸巾已经被搓成了一团!
  她的面部没有打上马赛克,她曾经工作过的单位、现在的工作单位、原籍、父母详细的家庭住址等全部向亿万观众一一透露!
  对一个女人来说,这种事情总是心底最伤、最痛的记忆,最为不堪回首。那么,同样作为女性的记者,为什么非要让另一个女性再去重新接受伤痛呢?①
  (三)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和舆论的引导失误
  2004年9月6日晚,某台在播放俄罗斯人质危机的新闻报道时,屏幕下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信息——“俄罗斯人质危机中一共有多少人丧生:答案A××人;B××人;C××人……参加的方式是:××用户发送答案至××××,××用户发送答案至××××。”对此,有人尖锐地批评:“这是一道带血的有奖竞猜题,它让我战栗,让我感到羞耻。异邦的灾难之上,同类的哀号之中,竟有人如此冷漠,如此野蛮。”
  而这之前在对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整个的报道过程中,“媒体似乎是在播放一部起伏跌宕的惊险电视连续剧,每天给观众留下无数的悬念,并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这样一场已经“远远超出法律和道德事件范畴的公众狂欢”中,公众利益与传媒责任在“娱乐”的名义下被模糊消解。
  (四)新闻报道语言的缺失
  新闻报道在语言措词上的把握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
  2006年3月8日,某卫视《身边》栏目播出了一期关于黑心商贩制作出售严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毛鸡蛋的节目。节目最后以一句“这12户商贩全是河南人”的画外音结尾。显然,这句话对于这期舆论监督类节目并没有实际的说明意义,却有着明显的地域歧视之嫌。目前,新闻报道语言的缺失还常表现在标题上。2006年6月19日《某都市报》第十版题为《康定山上危岩“溜溜”》一文,看后不竟让人哑然。《康定情歌》中“溜溜”具有赞美的含义。一个致使11人遇难、6人受伤的危岩崩塌灾害,记者却用极其轻浮地“溜溜”形容。
  
  三、要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媒介从业者应树立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其最终的宗旨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人文关怀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纬度。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以提高受众的欣赏水准为终极人文关怀,这是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职责之所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同时也是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②。
  “人文关怀”的提法在新闻理论和实践领域出现时间不长。作为新闻采制者应当与时俱进,通过学习基本理论,揣摩正反典型作品,研讨热点难点问题等途径,尽快充实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素养,并规范指导自己的采制行为。这样,就能使新闻报道进入到人文视野之中,并逐步做到在报道中能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渗透人文关怀的精神。
  (二)加强媒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伟大哲学家康德曾这样说:“越是经常与持久地深思熟虑,有两种事物就越是引起人的赞美与敬畏: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当记者需要在獲取新闻资料与拯救他人之间进行选择时,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处理,尽可能的两者兼顾。
其他文献
大武夷旅游圈是“清新福建”的核心区,主要是以武夷山世界双遗产为核心,依托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以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围绕福建省建设“全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
【关键词】多重视角 新新闻报道    新新闻报道是西方非常标新立异的报道类型。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强调以小说笔法写新闻,由于兼具文学与新闻两种元素,因此它既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被新闻界视为反传统的新闻流派,故有“新闻小说”、“非虚构小说”、“文学新闻”等别名。新新闻报道传入中国并影响新闻界与文学界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至今它对当代新闻报道故事化手法的运用以及电视界“新新闻
【正】 三峡库区面积7.9万km~2,占长江流域4.4%。总人口2937万人,密度400人/km~2,最高达600人/km~2。山地占78%,丘陵地占18%,平坝地占4%,垦殖系数为42%。25度以上坡地占旱地33%,人
[关键词]找新闻 造新闻    在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处处留心皆新闻”。这里所说的“留心”,是指我们的记者(通讯员)善于用心去“找新闻”,即善于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眼光去发现和捕捉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而深入采访,写出鲜活的好新闻来。  而个别记者、特别是个别通讯员却不是这样,不肯下工夫“找新闻”,而是热衷于“造新闻”。这些人善于揣摩新闻单位某一时期的特殊需要,投其所好地去组织、导演这样的特殊需要
【关键词】市场消费 新闻    一直以来,经济新闻都以专业性强、数据较多著称,因而难免有使人觉得言语枯燥、文字生硬之感。因此,如何在可读性上下功夫是经济新闻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经济生活当中,与老百姓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个方面是消费市场。因此,消费市场类新闻写作,可以成为“软化”经济新闻硬邦邦面孔的重要突破口。    热点串起各方市场    要将市场消费类稿件写好,必须将稿件与热点结合,由一
黄梅戏是我国影响最为广泛的地方剧种之一,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享誉大江南北、海峡两岸,舞台上呈现了《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徽州女人》等经典剧目,推出了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一批艺术家。然而,作为进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名单的黄梅戏,在影像生产和传播中,却一直没有一部与之相般配的纪录片。为此,安庆电视台从2007年下半年就开始筹划拍摄《黄梅戏》纪录片。最后
【摘要】本文通过数据统计、文本分析,揭示了党报在“三鹿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倾向;结合传播学理论,分析了党报在此次报道中舆论引导之得失;最后提出了对于舆论引导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党报 “三鹿事件” 舆论引导    一、问题的提出  “三鹿奶粉事件”突发后,国内各个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的权威媒体——党报在报道该事件时的舆论导向作用,来审视我国权威媒体对“
突发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信息全球化使得这些事件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历史上任何一次事件,并容易造成大范围的恐慌。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该采取何
在全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统计生产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我们在此召开了以全力做好企业一套表为中心的统计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发布的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的"把关"出现新的特点。网民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仍要面对选择有效信息的问题。因此,网络传播保持良性发展,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