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城市发展脉络下的公园系统解析

来源 :北京规划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cock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姆斯特丹从13世纪阿姆斯特尔河口的小渔村逐渐发展为国际大都市,其完善独特的公园系统随之形成。从19世纪的城市公园建设,到20世纪的贝尔拉赫规划、全面扩展计划,再到现当代区域发展视野下的紧凑型城市空间战略、兰斯塔德\"绿心\"规划、港区规划及城市防洪体系的升级等,阿姆斯特丹的公园系统一直是其城市发展综合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图2)。
其他文献
绿色微更新的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局面,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城市扩张,聚焦城市新区的建设。近期,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的城市更新项目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如何保护承载记忆的老城街区历史价值,如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如何激发区域活力,是当今城市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栅栏地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久的绿色空间营造传统,居民间存在大量自发的绿色微更新行为。
我国垃圾分类的发展趋势和政府的积极举措、居民的自我意识密不可分。近年来,垃圾分类社会地位不断凸显,遇到的困难却不曾有下降的趋势。其中,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作为首批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在对其深入研究了解的过程中发现高港区政府在工作宣传、工作职能、群众意识和工作覆盖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极大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完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