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冲洗方式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影响

来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方式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间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接受择期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患者260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盥洗组、喷雾组各130例.术后随访3个月并根据是否并发鼻腔粘连分为鼻腔粘连组(n=27)和非鼻腔粘连组(n=233).对比盥洗组、喷雾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主观不适感受评分值、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CRS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个月,盥洗组患者的VAS评分值低于喷雾组(P<0.05);盥洗组患者的鼻腔干燥、鼻塞、鼻腔分泌物评分值低于喷雾组患者(P<0.05);鼻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喷雾组(P<0.05).鼻腔粘连组、非鼻腔粘连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患侧、药物治疗史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合并鼻息肉、鼻腔冲洗方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8年、合并鼻息肉是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并发鼻腔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鼻腔盥洗是并发鼻腔粘连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鼻腔盥洗可有效改善CRS患者鼻内镜术疗效,且是术后并发鼻腔粘连的保护性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明确白细胞介素36γ (IL-36γ)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中对组织重塑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的调控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及ELISA技术检测对照组、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
精准医学要求建立基于发病机制的内在分型,从而指导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进入进准医学时代.本文简要回顾近年来精准医学在慢性鼻窦炎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膜夹层法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膜夹层法修补鼓膜的80例患者,对患者术后鼓膜穿孔愈合率、鼓膜愈合形态、听力改善情况、并发症等随访至少1年.结果 80例鼓膜愈合79例,愈合率为98.8%;所有鼓膜愈合形态良好;患者术前与术后1年气导平均听阈分别为(39.1 ±8.5) dB HL、(20.5 ±9.1) 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1,P<0.01);术前与术后1年平均气骨导差分别为(21.1±5.5) dB、(9.5 ±7.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一次性软体活检钳在鼻腔狭窄患者鼻咽部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7例需鼻咽部活检且患侧鼻腔狭窄的患者,在鼻内镜辅助下分别使用一次性软体活检钳和鼻黏膜咬切钳进行鼻咽部活检.结果 两种方法病理结果一致性高,应用一次性软体活检钳的并发症少,疼痛程度低.结论 对于患侧鼻腔狭窄患者,建议经鼻内镜应用一次性软体活检钳进行鼻咽部活检,该方法可以准确诊断,且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