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润燥话橄榄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tyyu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秋时节,两头尖、中间大,形似纺锤的橄榄果又上市了,令人馋涎欲滴。宋代苏东坡在《橄榄》中赞道:“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橄榄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其栽培历史悠久,据《三辅黄图》载:“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有橄榄百余本”,可见在两千年前我国就已种植。橄榄有许多别称,由于它果实成熟时仍青青颜色,故我国称“青果”;王桢《农政全书》说:“橄榄始涩后甘,犹如忠言逆耳,故又称‘谏果’。”我国的橄榄原产于海南岛,现在主产于福建广东两省,广西、台湾次之,四川、浙江、云南、贵州也有栽培,尤以福建的闽侯、福清所产最著名,有“橄榄之乡”美称。橄榄品种很多,福建有丁香、檀香等,广东有乌榄、猪腰榄,汕头白榄等。其中,丁香榄最小,味则最佳;檀香榄质脆味美,最宜鲜食。
  橄榄风味独特,刚入口时,虽然微觉苦涩,但经过细嚼之后,苦涩渐渐消失,甘味源源而来,齿颊留香,回味隽永,可助消化。元代诗人洪希文《尝新橄榄》诗云:“橄榄如佳士,外圆内实刚。其味苦且涩,其气清又芳,侑酒解酒毒,授茶助茶香。得盐即回味,消食尤奇方……虽云白霜降,气味更老苍。”因此,人们总把它作为招待亲友的常备果品。
  橄榄的营养价值也是有口皆碑,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所含钙质在水果家族中名列前茅,儿童常食新鲜橄榄,对骨骼发育大有裨益。橄榄油是从橄榄核仁中榨取的一种高级食用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防治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胃溃疡和保护胆囊的功能。
  中医学认为,橄榄味甘涩、性平、入肺胃二经,有止渴生津、清热解毒、润肺利咽、化痰消积功效。可治咽喉肿痛、肺燥咳嗽、食少食积及河豚中毒等症。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橄榄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鳖毒。”宋代《开宝本草》说,橄榄能解河豚中毒,“人误食此鱼(指河豚)肝迷者,可煮汁服之必解”。
  秋冬,气候干燥,特别是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后,嚼食二三枚橄榄,有生津润燥,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之益。民间验方“青龙白虎汤”,就是取橄榄5枚、白萝卜200克,煮汤饮服来治疗咽喉肿痛的名方。另外,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橄榄的食疗及外用良方。
  1.用橄榄、麦冬、桔梗各10克,玄参15克、甘草6克,煎汤,分3次饮服,主治急性咽炎。
  2.橄榄、绿茶各6克、胖大海3枚、蜂蜜1匙,橄榄先煮片刻,然后冲泡绿茶、胖大海,闷盖片刻,调入蜂蜜,饮服可治慢性咽炎。
  3.取橄榄20颗,略捣烂,加适量冰糖炖,去渣取汁,可辅治燥热咳嗽、百日咳。
  4.取橄榄60克,酸梅5颗,稍捣烂,加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取汁,即成橄榄酸梅汤,白糖调饮,辅治急性扁桃体炎、醉酒。
  5.橄榄15克,玄参、黄苓、蒲公英各30克,煎汤,分3次饮服,可治咽喉肿痛。
  6.取鲜橄榄50克,紫苏叶10克,葱头15克及适量生姜,清水两碗煎至1碗,去渣饮汤,食盐调味,辅治胸腹胀满、呕吐作闷。
  7.鲜橄榄捣烂绞汁涂擦患处,每日数次,可治疗过敏性皮炎。
  8.治疗耳足冻疮的良药“橄榄散”,就是用橄榄核的灰末,调入油脂制成的。
  9.口唇开裂生疮,也可用橄榄仁捣烂敷患处,效果甚佳。
  橄榄不仅鲜食可口,而且可制成各种蜜饯,有五香橄榄、甘草橄榄、清盐橄榄、蜜渍橄榄、十香果、桂花橄榄、杏花果、厦门青津果等。特别是福州的“福果”蜚声中外,来福州的海外侨胞、港台同胞,都要品尝“福果”,以抒怀念乡土之情。在闽粤一带,常把新鲜橄榄加上食盐、生姜、辣椒连核一起捣碎,制成“橄榄盐”作早点小菜,风味别具。
其他文献
期刊
秋冬之际,似玉如脂的芋头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时鲜美味。  芋头俗称毛芋、芋艿,属天南星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起源于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南部。中国种植芋头历史悠久,二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就有“君子攸芋”的诗句。芋头作为蔬菜或杂粮,在古代农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唐代王维诗云:“香食青菰米,嘉蔬紫芋羹”;大诗人杜甫吟道:“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宋代苏东坡平生喜欢吃芋艿做成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一个丘陵山区县,其光量充足,气候、海拔适宜,是核桃的适生地。目前,核桃市场前景看好,经济效益显著,市场需求空间较大。2007年始,我县就将种植核桃作为调整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