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对药食两用植物接骨草的生长、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来源 :生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接骨草对不同生境适应能力和响应机制,以川东北丘陵地区野外自然分布的药食两用植物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为研究对象,研究林内(生境Ⅰ)、林窗(生境Ⅱ)、林缘(生境Ⅲ)不同生境下接骨草植株高度、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接骨草叶片的植株高度、叶片长、叶面积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林窗生境的植株最高,叶片长、叶面积最大,且与相对光强呈显著负相关,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2)叶绿素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植株形态的生长具有一致性,均是
其他文献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维护人类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保持生物多样性对减少社会经济损失、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论述了生物多样性增加或丧失对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影响、传染病特点及其危害.重点对驱动生物多样性变化及传染病加剧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饲养业发展、野生动物贸易、外来入侵种、社会生态背景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和应对传染病,营造人居健康环境提供了科学的基础依据.
从多个视角探讨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生境质量的空间差异特征,旨在为该区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基于伏牛山地区森林类型分布图、土地覆被及DEM等数据,借助InVEST模型和ArcGIS软件,从区域、森林类型和垂直带三个视角探讨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生境质量的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①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境质量指数平均值为0.79,整体处于较优等水平;②从不同森林类型来看,以人工林为主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以及林龄较小的栓皮栎(Quercus v
海洋生物固氮因可以支持初级生产所需的氮而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分子生物学和15N2同位素示踪法应用于固氮研究领域以来,逐渐发现了单细胞固氮蓝藻和异养固氮细菌的重要性,是近年来海洋固氮研究领域的最大进展之一,表明以前基于束毛藻为主要固氮生物估算的固氮量可能低估了生物固氮在全球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传统的海洋生物固氮研究仅局限于热带亚热带的寡营养盐区域,对高
为优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效果,探究长茎葡萄蕨藻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对含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采用模拟养殖尾水,考察了长茎葡萄蕨藻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吸收效果,进而讨论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长茎葡萄蕨藻吸收去除三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长茎葡萄蕨藻在单一含氮污染物中硝酸盐氮吸收速率最快;在混合含氮污染物中,氨氮吸收速率最快,吸收去除效率最高,其次为硝酸盐氮.长茎葡萄蕨藻在实验条件下养殖密度为16 g·L-1时生长较快,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92.63%、61.91%和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