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班级方式初探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影响的理论之一。中医思想中的“治未病”理念是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强调防患于未然。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可创造性地运用“治未病”理念管理学生,这对于规范学生行为、预防心理问题、构建道德认知具有先导性,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治未病”理念;班级管理;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30-0020-02
  中医“治未病”思维方式源于扁鹊的两位哥哥。众所周知扁鹊是一代神医,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扁鹊的两位哥哥也颇懂医理,其原因只不过是兄弟三人治病的方式有所不同。扁鹊的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铲除病因,觉得他的治疗没什么明显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扁鹊的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看上去似乎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也只能在乡里流传。而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经严重的时候,通过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进行治疗,或者直接用麻药让人昏迷,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大手术,自然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远远大于他的两位哥哥。
  通过扁鹊和他两位哥哥的故事,我们可以把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分为两类:一类如“扁鹊”,有着高超的治病医术,这类班主任管理班级方式强硬,能够“镇压”住学生,被称之为“事后控制型”班主任;另一类如扁鹊的两位哥哥,对疾病事先预防,这类班主任管理班级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见微知著、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我们称之为“事先预防型”班主任。这类班主任管理班级注重防患于未然,及时调控学生心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备受推崇的班级管理艺术。
  一、中医“治未病”理念的重要性
  中医思想中的“治未病”理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具体内容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预病就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这种理念是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强调防患于未然。这种思想对于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可创造性地运用“治未病”理念管理学生,对于规范学生行为、预防心理问题、构建道德认知具有先导性,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中医“治未病”理念管理班级的具体策略
  笔者所带班级为七年级新入学的初中学生,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该班级由最初建班时的矛盾重重、卫生纪律混乱、班风散漫到学生顺利适应初中生活,并且在学习、纪律卫生、待人接物、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因为笔者针对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治未病”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一)利用学校文化进行体验式教育
  学校是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专门机构和场所,集中了社会及民族文化主流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代表着主体文化的走向。笔者认为学校文化环境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承载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管理特色,使学生浸润其中并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学校特色文化环境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七年级新生刚来到学校,需要适应新环境,最合适的方式就是让学生提前了解学校的校园布局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笔者所在学校一般采用军训的方式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军训过程中,学生可以迅速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学会遵守校规校纪,培养服从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采用表演方式进行情境教育
  笔者既是班主任,同时又担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因此经常结合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学习“学会拒绝身边的诱惑”一课时,笔者给出了六种不同的诱惑情境,让学生分组思考之后,再用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们利用教室里的教学工具作为道具进行表演,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把粉笔作为一支烟进行拒绝吸烟的情境表演;把饭卡当作游戏卡进行拒绝进入网吧的情境表演;一些学生还加入了自编的夸张动作和幽默的语言模仿等。通过学生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可以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拒绝诱惑的方法。
  (三)利用社会热点事件培养学生辨析能力
  社会热点事件是影响范围大、长期存在并被许多人关注的问题,一般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能反映客观世界的最新动向与最新趋势。因此,利用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法律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动态,培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内心体验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是人格完善,以“仁”为核心,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和真诚相待。这种品格的形成以“仁”来塑造自我,以“仁”来净化自我。教育也应达到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目的。
  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笔者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视频资料:比如《中华德育故事》、《水知道答案》、《二十四孝故事》等,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让学生由他律走向自为,形成完善的人格,并赋予行为以自觉的性质。
  三、中医“治未病”理念管理班级成效展示
  (一)班级日志——了解学生心声
  班级日志有利于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使学生用心体会感人瞬间,用笔描绘美好足迹,表达真实情感。班级日志使师生借助这一平台,一起交流、学习、探讨,从中汲取营养,快乐成长,因此班级日志成为了班主任了解学生思想的一种巧妙途径。为了让学生学会自我观察,培养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笔者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写“班级日志”,并加入教师的评语。利用班级日志了解学生想法和班级动态,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到七年级结束时,学生们已经记下了满满一本的班级日志。
  (二)期末班会总结——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在七年级学期结束时,我们召开了七年级班会总结,让学生从学习、纪律、卫生、待人接物、思维方式等方面总结初中一年的收获、不足以及对新学期的规划,并在总结班会上发言。经过学期班会总结,他们学会了自我成长,心智也更加成熟完善。
  教育是用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教育是放飞心灵的艺术。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创造性地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引领学生的思维和心灵,提前扼杀一切错误的思想及行为,以唤醒学生埋藏在心底的良知和潜能,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教育管理中引入因材施教原则,符合幼儿教育管理发展趋势。幼儿在家庭教育环境、性格秉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性,这就为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创造条件,教师要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管理技巧等角度展开思考,为幼儿提供最适合的教学管理。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管理;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03-0060-02  幼儿教育管理涉及众
期刊
摘要:“聚焦核心素养、推进课程建设”是要把学校课程建设推向教育改革的核心。乡土资源作为人民的精神家园,是课程建设的“根”。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充分挖掘乡土资源,打造学校特色课程,设置学生真正喜欢、需要的课程,来唤醒学生本能的东西,让他们在对美和优雅的追求中,更好地认知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  关键词:课程建设;乡土资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基于对法律信仰内涵以及初二学生特点的理解和把握,课题组围绕一条假设的班规展开调查,题目设计涵盖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认同等法律信仰方面最主要的元素。通过精心设计调查问题及统计分析,了解青少年法律信仰方面的差异状况,以期给有关教学以明确的指导,更好地构建学生的政治法律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法律信仰;差异调查;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从“特岗教师计划”研究的视角與方法来看,多元研究视角的介入以及混合研究方法的运用使该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从“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成效与“特岗教师计划”的现实困境来看,近十年我国“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岗教师计划”的研究应加强纵向跟踪研究和人种志研究,不仅要借鉴理论分析问题,而且要基于情境建构理论,加强特
期刊
摘 要:众创空间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构成,在扩大创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河北省Q市为例,众创空间建设发展总体上呈现良好态势,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区,以企业(个人)出资创办为主,盈利模式多种多样;但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主要包括主管部门不尽职、政府管理服务不到位、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与当地产业结合不紧密、收入来源相对单一等问题。为此,提出河北省众创空间建设发展的对策及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美国的通识教育虽然被认为带有一定的先进性,且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但是美式通识教育也使美国的产业空心化与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基于此,我国的应试教育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弊端,但是在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道路上,需遵照中国的国情,寻找适合中国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教育经验。  关键词:应试教育;通识教育;中国国情;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体面劳动旨在通过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在认真分析马克思主义体面劳动观本质的基础上,尊重教师的劳动,消除异化劳动的理论框架。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保障教师体面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营造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的社会氛围,并完善学校的民主管理制度,提升教师的维权意识和能力,进而拓宽实现教师体面劳动权益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体面劳动;教师权益 
期刊
摘 要:从技术层面看,“教”和“育”能承载继承,不能承载创新。从制度层面看,现行高考是依靠学生继承度测试为手段,实现学生高等教育的入学选拔。现行高考选拔的是继承性人才,创新人才不在此制度范围之内,因此现行高考没有承载创新。继承性选人、用人制度的缺陷是“钱学森之问”的根源。创新性的选人、用人制度更注重选拔创新型的杰出人才,同时也能选出继承性的一般人才,实现了创新和继承的统一。用创新性高考取代继承性高
期刊
摘 要:家长会作为学校、家长共同寻找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途径,越来越被学校、教师和家长重视,成为学校与家庭追求教育效果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的家长会“形式单一、单向灌输多、对家长要求多”的现状成为学生的担忧、家长的包袱。在遴选十几所寄宿制高中学校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方法,探索寄宿制高中高效家长会的模式,以期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寄宿制高中;家长会;形式与内容;
期刊
摘 要:红色基因是中国人民以及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积累的重要精神财富。红色基因的存在不仅对民族独立以及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同时在新时代条件下的乡村振兴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以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价值为研究课题,深入研究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中表现出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改进方式,不仅在扩大红色基因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