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填空题分类聚焦

来源 :初中生学习·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la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填空题是历年中考化学必考的一类重要题型,具有短小精悍、形式灵活、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分值在中考试卷中占20%~40%。下面盘点和解读一下2015年黑龙江省各地区中考化学填空题,以便同学们把握填空题的分类、特点和解法,切实提升我们答题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一、直接复述型
  例1:(2015年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用化学用语填空:
  (1)预防骨质疏松应补充的元素是 ;
  (2) 4个硫酸根离子 ;
  (3)香烟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 。
  解析:(1)钙元素能预防骨质疏松症;(2)硫酸根离子所带电荷数可由化合价推断;(3)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答案:(1)Ca;(2)4SO42- ;(3)CO。
  点拨: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最基本的化学知识的掌握,以“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体内容,常涉及熟悉的化学物质、能源资源和材料分类等。
  这类题以课本中经常出现的知识应用为切入点,考查的角度和方式比较全面,但相对简单。解答时应站在俯视课本的制高点,及时回忆课本相关知识,寻找和锁定相关知识的关联点。
  二、现象解释型
  例2:(2015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氢能源汽车备受人们关注。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使用(或安装) 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等措施。
  (2)氢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从
  能开始,最终转化为 能。氢能源有本身无毒、原料来源广、可再生、 等优点(填一点)。
  (3)某些汽车轮胎是由合成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而成。
  其中使用的合成材料,主要利用它的 等性能(填字母)。
  A. 耐高温、高弹性
  B. 透气性好、耐磨
  C. 密度小、熔点低
  其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一般为铁合金,主要利用它的 等性能(填字母)。
  A. 导热性好 B. 绝缘性好 C. 硬度大
  解析:(1)使用催化剂装置可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2)根据能量的特点和氢能的优点进行回答;(3)根据合成材料的特点和合金的优点进行分析。
  答案:(1)催化净化;(2)化学(或氢),机械,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或热值高);(3)A,C。
  点拨:这类题目的特点是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应利用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给予分析后再完整填空。此题主要以“物质构成的奥秘”和“物质的化学变化”为考查内容,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化学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用途。
  这类题常以信息给予的形式呈现,重点考查同学们处理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准确表述物质性质与用途的概念和理论,还要规范书写和应用相关化学用语。
  三、归纳对比型
  例3:(2015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 (填“A”或“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 。
  (2)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如锰酸钾、高锰酸钾,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7。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7、+5、+1、-1等,由此推测钠元素、氯元素和+7价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 ,化学式为 。
  解析:(1)实验A和D探究物质的性质,实验B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实验C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以高锰酸钾KMnO4为依据,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高氯酸钠NaClO4。
  答案:(1)A,实验D与实验A的主要目的都是探究物质的性质;(2)高氯酸钠,NaClO4。
  点拨:这类题目的特点是要求我们对题中给出的实验主要目的进行对比分析,或者根据相似的原理进行类推,通过比较两个现象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相互关系,再得出结论。
  解答此类题应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反应条件、现象、数据等,找出各个反应、概念、物质、现象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把握它们之间的实质与异同点。解答要简练、准确。
  四、观察实验型
  例4:(2015年 黑龙江省绥化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中所示装置模拟炼铁:
  (1) 为了避免玻璃管a在加热时发生爆炸,加热前应 。
  (2) a管中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B装置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装置 (填“能”或“不能”)用来收集CO。
  (4)若a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 g,则加入a管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g。
  解析:(1)CO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故加热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以排尽空气,防止发生爆炸;(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时生成铁和二氧化碳;(3)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同时一氧化碳将溶液排出瓶外并被收集,防止污染空气;(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使其质量减少了2.4 g,此即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然后再由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氧化铁的质量。
  答案:(1)先通一会儿CO;
  (2)3CO+Fe2O3 2Fe+3CO2;
  (3)CO2+2NaOH Na2CO3+H2O,能;
  (4)8。
  点拨: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列举实验或与实验有关的内容,要求我们根据题意准确解答,主要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内容,以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作为载体。
  此类题在保持较高信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特点,常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质量守恒定律、燃烧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酸碱盐化学性质为探究问题。解答时要求完整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操作流程,对答题技巧要求较高。
其他文献
(2016年 重庆A卷)阅读文章,完成问题。(20分)  笑,不苦口的良药  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
期刊
最近几年的黑龙江省中考试卷中二次函数综合题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这是中考拉开分数差距的重要部分,所以,同学们在解中考数学压轴题时,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解决有关二次函数综合题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1. 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纵观最近几年黑龙江省二次函数综合题,绝大部分
期刊
中考作文作为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一直受到同学们的高度重视。但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得到判卷老师的青睐,进而得到高分,却一直是困扰同学们的难题。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同学们在考试写作文时经常容易忽视一个细节,那就是合理设计作文的框架结构。  同学们面对作文题目时,往往是着急“先下手为强”,提笔就写,一边写,一边考虑段落、内容、语言。写着写着,不是段落分不清了,就是故事“编排”不下去了,最终写成
期刊
说起英语,大多数学习经验总结下来都会指向一个字:背!  英语这门学科似乎占据了我们学习生活中大量机械化的时间,无论中考还是其他考试,背单词、背例句、背范文总是一件让无数同学提及色变的差事。但是学霸们在日复一日的摧残脑细胞合成记忆蛋白的硬性记忆后,往往也能收获相对可人的成绩。然而在我看来,将英语当作一门学科来学习只能达到优秀的水平而绝非出众,或者说任何一门课程在被当作一门学科来学习时都不会发挥出它本
期刊
江南,四月,雨纷纷。  “黄梅时节家家雨”,雨水顺着屋檐而下,滴在长满青苔的青石板上,留下一排整齐的小洞。我撑着油纸伞,望向烟雨朦胧处,你的身影仿佛正缓缓向我走来,若隐若现,我却触不到你。记忆像潮水一样涌来。姥姥,你好吗?  回想起小时候,你牵着我的手,带我走在这青石板上,一边走一边给我讲那些古老的故事。即使听了许多遍 ,我依旧百听不厌。那时,我认为你是最伟大的人,知道那么多的故事。你没有上过学,
期刊
汽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我坐在车内,出神地凝望着窗外被冰冷笼罩着的皑皑旷野,不知所思……  突然,一片雪花打在车窗上,我一动不动地凝望着。那小巧晶莹的雪花,只一瞬,便融在那温热的车窗上,化作天空的“泪”,失去了原有的形状。紧接着,一片、两片、三片……更多的雪花打在车窗上,天地间瞬时变得苍茫。晶莹的雪花在空中起起落落,飘飘洒洒。窗外的冷是我感受不到的温度,窗内的温暖让我追随那车窗上“泪痕”的脚步。那是
期刊
都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乱吃东西真的会损害人体健康……如果吃的根本不是食物,而是硬币、石子、瓶盖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会不会吃死人呢?   为啥要吃?   不止人类会吞食异物,猪、牛、羊等动物也可能在吃草时将异物囫囵吞下。当然,人类比动物更加聪明,成年人误吞的可能性很小,更多的是故意将其吞下。   究其动机,是出于某种心理或者精神上的问题,虽然明知道是异物,却不认为其有害,甚至觉得有
期刊
童年生活得幸福和快乐,长大以后也会生活得幸福和快乐;童年遭遇不幸和悲伤,长大以后生活中也会不断遭遇不幸和悲伤,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强迫重复”。重复幸福和快乐好理解,可为什么不幸和悲伤也不断重复呢?为什么童年的影响会有如此持久的影响力呢?  自我实现的预言  心理学家认为,幸福与不幸其实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存在着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就是一种心理预期。当我们对另外一个人
期刊
每个人都经历过抑郁情绪,抑郁症也是心理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科学家认为“抑郁”是我们在应对重大生活事件,比如分离和疾病所发展出来的一种适应性的方式。人类为什么会进化出这种令人痛苦的适应方式呢?抑郁情绪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呢?如果换个角度,我们或许会发现抑郁心情的另一面。   反刍思维也有好处   在精神科的门诊中,常有一些患者因为学业压力、工作压力等前来咨询。尽管抑郁症在临床上是需要治疗的
期刊
花草树木,并不像人们看到的那样静止不动,它们一直在努力拓展,只是我们看不到或者看不懂而已。在与各自命运的抗争中,植物们表现得既顽强又聪慧,一起来看看我们身边植物的“小聪明”吧。   无花果花朵长在“罐子”里   很多人认为无花果无花,但植物可以“花而不实”,“实而不花”绝没有。纵向刨开无花果,就能看到它里面是空的,形状像个罐子,罐子里长着很多小花,这些小花分三种:雄花、雌花和瘿花。罐子内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