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转角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yuk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积极视角;认知方式;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8-0065-03
  【设计理念】
  进入初中后,很多学生在遭遇学业压力、人际冲突、失败事件时容易陷入“糟糕化”思维模式。引导学生积极看待问题,有助于学生快速适应初中生活。本课通过OH卡牌,让学生体验生活中不同的认知方式可能会带来的不同生活状态,学会将积极视角迁移至日常的生活学习中。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爱的抱抱
  教师:请全体同学围成圈,双手搭在别人肩上。当音乐响起时,全体同学在教室走动。在听到相应的数字时,请迅速根据数字抱团组合。
  游戏中,教师根据人数故意让l~3名学生落单。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怎么罚他们呢?
  学生1:罚他表演节目。
  学生2:罚他做一个星期清洁。
  教师:当你听到大家想方设法惩罚你时,你的心情如何?
  落单学生:觉得很失落,很难过。
  教师:为了抚慰你受伤的心灵,老师不仅不罚你,还会送你一个小礼物(棒棒糖、笔记本等)。
  学生接过礼物后,教师再次采访其心情。
  教师:有时候一件看似很糟糕的事,或许会变成一件幸运的事。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话题就是“生活处处有转角”。
  设计意图:通过暖身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体验生活中的小意外,导人活动主题。
  二、一样的牌,不一样的世界
  1.心灵剧场。(一名学生扮演小西,教师自己扮演心理老师,一起呈现心理咨询室中发生的故事。)
  心理老师:同学,你好!我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
  小西:我心里很烦,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理老师: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小西:我这次考试考得很差,老师和家长都说我不努力,還没收了手机。我现在一点也不想学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理老师:我们来抽一张神奇的OH卡牌,看看它给你什么指引。
  小西:老师,我是不是没救了,我的人生是不是完了?
  设计意图:通过心灵剧场再现生活中的困境,增强学生遇到困境时寻求心理帮助的意识,并引出OH卡牌。
  2.现场分组:假如我是她,我会看到什么。
  教师:小西抽到的是什么牌?下面由小西给每个小组发一张他抽到的牌,请大家谈谈通过这张牌你看到什么。
  学生1:死胡同。
  学生2:铁丝网。
  学生3:堵墙。
  学生4:路口。
  教师:4位同学有4种不同的解读。假如你寻求OH卡牌的帮助,你觉得自己可能会看到什么?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迅速站位。
  (教师根据现场回答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数量由现场学生出现的答案来决定。如果答案过多时,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合并相似回答,或采用“其他”代替。)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卡牌内容,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人抽到同样的牌,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根据所看到的内容,采用社会测量的方式现场分组。这样产生的小组,组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共同性,而组间又能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对比性,为运用团体动力奠定基础。
  3.小组讨论:假如我是她,我的生活可能会发生什么。
  教师:因为对牌的解读不同,大家被分成了4个不同的小组。当按照现在的方式解读这张牌时,你们的心情如何?请各组分享。
  每组用肢体动作来呈现各自的心情,并保持30秒。
  教师:假如你是小西,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小组讨论并分享。
  小组1:我们感觉无助,也不想去做任何努力。因为不管我们怎么努力,生活都不会改变,所以最后成绩可能会越来越差,情绪也会越来越差。
  小组2:我们很烦躁,总觉得像是被困在监狱里一样,想出但又出不去。所以我们会越来越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组3:虽然我们有些失落,但应该可以翻墙出去,所以接下来我们会尝试寻找解决办法,努力走出困境。
  小组4:看到路口,我们充满了希望,因为生活中的每一次困境都是成长的契机,所以我们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与老师的帮助下,这将会是新的开始。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体验不同认知方式会带来不同的认知结果。通过团体动力的相互影响,让拥有积极认知方式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感受用积极眼光看问题所带来的希望与力量。
  三、遇见生活的转角
  教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用积极的眼光帮小西寻找生活的转角。结合小西的现实生活,你可以通过增加场景或改变场景帮助小西从这张图片里找到能量。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A4纸及小西所抽到的那张OH卡牌。学生可以将牌放在A4纸的任何位置,然后开始画画,通过自己的想象帮助小西找到出路或力量。
  学生1:我画了一个梯子,这样她就可以翻过这堵墙。
  教师:回到现实生活中,这个梯子可能是什么呢?
  学生1:可能是向父母、老师、同学寻求帮助吧,想重新找到生活学习的信心。
  学生2:我将牌倒过来看,看到一片天空。所以,我画了太阳、自云、树木、花朵,希望她能有好心情。
  教师:那生活中的小西要怎样才能看到天空呢?
  学生2:换一种方式。也许父母、老师是因为对她期望很高,才会如此严格。他们不是不相信她,只是希望她能够更好。
  学生3:我画了一个挖土机,这样她就可以推倒这座墙,去她想去的地方。
  教师:当遇到困难时,你的挖土机在哪呢?
  学生3:我的挖土机其实就是自己。只要我自己不放弃,不被困难打倒,我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实现心中的目标……
  教师:同学们的分享很精彩,如何看待生活事件决定了我们拥有怎样的心情与行动。那生活的转角在哪里呢?
  学生:在我们的认识里,在我们的心里。
  教师:如果未来我们都能用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每件事,不好中可能有好,坏事可能会变好事,生活的转角将随处可见,随时可现。
  设计意图:采用表达性艺术疗法,让学生在绘画中寻找力量并获得疗愈。通过学生的分享,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并运用积极眼光看问题,从中获得正能量。
  【教学反思】
  一堂好的心理活动课,辅导元素必不可步。首先,本课的暖身活动让学生体验了幸运降临的感觉,明自了生活中处处有转角,于无形中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了一颗积极的种子。其次,通过运用社会测量让学生找到归属感,进而获得群体的支持与认同。最后,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与体验,教师对课堂生成的追问与关注,让每一幅画都能与现实生活有相应的联结,这既是对个体的关照,也是对全体的辅导。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无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分享,若课下能提供一对一交流,对学生的帮助会更大。
  【课堂点评】
  该教学设计的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活动氛围和谐,辅导技术恰当,辅导效果显著,基本实现了钟志农老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中提出的心理辅导活动评价标准,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设计简单深入,一张OH卡牌贯穿始终,前呼后应。一堂好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不是简单的活动堆砌,而是对每一个活动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探讨。整堂课围绕一张OH卡牌,从觉察体验到思考转化,让学生不断体验积极视角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其次,关注现场生成,辅导过程灵活而深入。教师的课前预设很少,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感受与想法。尤其是课堂小组的生成,完全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对辅导者是较大的挑战。
  最后,巧用现场资源,实现了心理辅导的无痕性。教师善用团体内部动力,相似的学生彼此支持,不同的学生彼此影响。尤其是在对OH卡牌的再创造环节,当学生找不到出路时,团体成员的支持与分享将极大地促进其心理成长。所以,辅导者在关注个体的同时实现了对团体的辅导。
  (点评嘉宾:佘仁叶,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心理健康教研员)
其他文献
【关键词】初中生;情绪认知;厌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4-0037-04  【作者简介】胡婉,南京市金陵中学岱山分校(南京,210012)教师。  【设计理念】   八年级学生的最大压力来源是学业,他们的心理发展不太成熟,对事情的看法通常比较片面,对自己的认识也不足。在学习困难面前,他们找不出或不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主持人语  “朋辈辅导”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本义是具有相同背景的人,在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等方面通过分享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方法,适用于包括中小学、大学、青年活动中心、社区等在内的各种环境。根据辅导内容的不同,朋辈辅导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适应辅导、不良行为矫治、危机干预等。因为朋辈辅导的内容受限于朋辈辅导员的能力,辅导员年龄越小,辅导能力越弱,辅导内容越简单,所以,
【摘 要】以南京市鼓楼区5所初级中学7~9年级部分学生及其家庭为调查对象,从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行为等影响学生学习的诸多方面进行学业状况调研,根据实验(测试)结果进行推论并提出建议,帮助学校和家庭进行有效沟通,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协同;7~9年级学生;学业状况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8-0007
彭敏(1918—2000),18岁参加革命,是我国铁路和桥梁建设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曾任国家科委副主任、铁道部副部长、国家建委副主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朝鲜战争爆发后,彭敏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司令员、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抢修指挥局副局长,指挥部队抢修被美军炸毁的铁路桥梁;与美军斗智斗勇,战胜了特大洪水和敌机轰炸的双重困境,构筑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紧急出征快速抢
案例一 高考之后   一、个案资料   18岁的小兰是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咨询室的。小兰母亲是一位知识女性,在一家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工作,待人热情谦和,说话大方得体。她不断地提醒小兰主动说出自己的情况和想法,可小兰双手抱臂,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母亲主动诉说自己和女儿在高三这一年一直处于纠结、冲突、争吵之中,原因是女儿突然表示自己想学艺术编导专业,希望能去参加专门的艺术培训。母親表示强烈反对,
捕捉寒潮的“李氏效应”  1927年5月,袁复礼、黄文弼等中国学者与外国科学家组成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旅程。  北大学生李宪之和刘衍淮在考察团内,是德国人郝德博士的气象研究助手。当时中国的大学还没有气象专业,他俩从零开始学习。  1928年秋,为观测寒潮,郝德带领李宪之从若羌翻过阿尔金山,在青海西北部的铁木里克设站,留李宪之在此观测。虽然李宪之出发前,考察团统一做了皮衣、皮裤子、皮
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后,正在考虑联络革命党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以推动革命运动的时候,上海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发生了罢课风潮。  该校设备简陋,缺乏称职教师,学生不满,认为校长藉学敛财,完全是一个学店。学生会向学校当局交涉,校长不仅不改进校政,反而带着学生缴的学费、膳费溜到日本去了。学生们忍无可忍,秘密组织十人团,决定推翻前校长,另请陈独秀或章太炎或于右任出任校长。后由学生派代表请于右
题写报头  毛泽东生前十分重视和关心《新华日报》,曾三次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头。《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1938年10月25日至1947年2月在重庆出版。1949年4月24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宣布,把具有光荣历史的党报《新华日报》的报名,用于解放后的南京党报。4月30日,《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  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的最初阶段,报纸仍然沿用了重庆时期《新华日报》的报头。
【关键词】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礼貌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0-0065-04  【作者简介】马舒婷,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苏州湾校区(江苏苏州,215200)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礼貌待人是人类社会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倡导的美德,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更是内心尊重他人的外在表现。待人是否有礼貌是判断一个学生
【摘要】情绪管理是一种心智技能。在情绪管理教育中,应结合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借鉴不同心理学流派的观点,聚焦正向经验,关注身体感受,强化自我接纳,回到此时此刻,及时反思总结,以期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生活技能;情绪管理;心理健康课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2-0016-03  【作者简介】吴煜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