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作物夏季“午睡”对产量的影响

来源 :北京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zb3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作物夏季“午睡”对产量的影响孙振元,吕孟雨,韩凤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050051)80年代以来,我们已对小麦的“午睡”(midday-nap)原因、产量潜力以及克服途径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克服“午睡”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之...
其他文献
丰收宝对小麦产量及其生理效应的影响李华,姜子英,徐淑敏,王莱生,厉秀茹(北京农学院农学系102208)丰收宝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N、P、K、Ca、Mg、Zn、Cu、B、Mo等营养元素和
在原有黄瓜花粉培养基上,将8个不同品种的黄瓜花粉分别播在15%蔗糖浓度加100ppm硼酸和300ppmCa(NO3)2的最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上,于不同的低温下萌发。结果表明:9~18℃内,不同品种黄瓜花粉萌发率均有显著差异,但区
本研究通过试验证明,紧凑型玉米品种除具有茎叶夹角较小,适于密植,可增加亩穗数而提高产量外,还具有比平展型品种更高的单株生产力、高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等,在低密度条件下也
北京地区大白菜营养品质评价的研究金同铭,武兴德,刘玲,唐晓伟,崔洪昌,何洪巨(北京蔬菜研究中心100081)有关大白菜的营养成分,国内外有过不少报道,但系统评价大白菜品质的研究所见不多。我们
1994年气象条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郭文利(北京市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100081)1994年北京地区的气候反常,前半年较干旱,夏季(6~8月)温度连续偏高,是历史上罕见的;盛夏(7~8月)出现了自195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涝害,给农业
冬丰1号小麦节水丰产栽培技术探讨赵广才,杜振华,张文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00081)冬丰1号小麦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从国际半干旱农业研究所引进的F_2代杂种,经连续选择,于1989年育成的耐旱节
抑制蒸腾剂黄腐酸对冬小麦抗寒生理的影响朱遐龄,甘吉生,王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100081)我国北方冬麦区,冬季严寒少雪,寒旱交加,早春常出现倒春寒天气,小麦往往因冻(冷)害造成严重减产。防
节能日光温室春番茄栽培技术规范一、品种选择春季栽培应选择具有耐低温、耐弱光、果实着色快、抗病、丰产的早中熟品种,目前佳粉15等佳粉系列品种为京郊主栽品种。二、育苗1育
展望京郊酒用高粱的发展前景刘宝存,刘本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100081)高粱以其特有的抗旱、抗盐碱等多重抗逆性及杂种优势在世界谷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布于84个国家,栽
对河北省承德地区玉米育种目标及品种资源利用问题的探讨李素英,刘正理(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067000)育种工作者开展育种工作之前,首先要确定明确的育种目标,然后要选择育种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