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光氧老化对极端工况下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磨耗行为的影响

来源 :特种橡胶制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kjkf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布鲁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光氧老化对NR/炭黑复合材料在极端工况(高速、高载荷、高温)下磨耗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经历初始光氧老化的试样与未老化试样在磨耗行为及机理方面较为类似,但初始光氧老化导致试样的表面变硬、耐磨性增加、磨损体积降低,磨耗会破坏试样表层初始光氧老化后形成的分子结构和交联结构.
其他文献
文章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人”字形曲线高架桥模型进行不同角度地震动输入,分析x向及y向墩顶位移、墩底弯矩及梁跨中弯矩,找出最不利地震动方向.分析结果表明,“人”字形曲线高架桥在不同方向地震动输入时有不同的地震反应,不同方向位移、弯矩最大值响应程度不一,在抗震设计和灾后维修中应该予以重视.相关研究可为提高此类桥梁的抗震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为振动台模拟试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各发改委、人民政府 2022 年第一季度批复了 3 条新建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4 项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铁路规划调整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建设内容和技术标准如表 1、表 2 所示.
在地铁信号系统调试初期,存在AT O模式停站精度欠佳的问题.文章根据测试数据,从车辆制动性能、线路条件以及AT O控制策略角度出发,对影响停车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体改进方案.改进方案的提出可以解决项目中停车精度欠佳问题,为后续此线路的高效运营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对AT O系统调试工作的研究,为今后新建设和改造项目中AT O系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为研究对象,探究低压环境对飞机客舱火灾烟气规律.运用FDS数值模拟,对飞机发生火灾客舱内部烟气及温度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压环境下,飞机客舱内部火灾热释放速率、温度以及CO浓度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峰值结束时间均提前.烟气沉降速度和横向蔓延速度加快,烟气浓度却有所降低,推断出烟气产生速率有所减缓.
为研究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空间方向信息传递效能,以吊牌式与嵌入式2类常用消防安全疏散标志为研究对象,设计空间方向信息传递效能模拟实验,并提出对策措施.结果表明:吊牌式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空间角度与空间方向信息传递效能成反比;嵌入式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空间角度为10°时,空间方向信息传递效能最强,但空间角度为5°时实用程度最佳;适当空间角度可增加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可视面积,增强其空间方向信息传递效能.
通过自主搭建的锂离子电池燃烧及灭火平台,以三元镍钴锰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含添加剂细水雾抑制三元锂离子电池火灾试验,从溶液表面张力、电池最高温度以及降温速率等方面综合分析溶液灭火机理及效果.试验中选择热滥用方式,采用加热炉加热,使三元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燃烧,采用高清摄像机记录全过程.选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钾、磷酸二氢铵、碳酰胺6种添加剂进行单一及复配溶液细水雾灭火试验.测量每种溶液的表面张力,分析其随溶液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对灭火性能的影响,发现表面活性剂可使溶液的表面张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隧道火灾侧向排烟效率,以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FDS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等尺寸建模,将火源热释放速率设置为10,20,50 MW,排烟速率设置为4,6,8,10 m/s,宽高比设置为1:2、1:1、2:1、3:1,共计48组工况,在各个侧向排烟口处加装“分布式排烟管”,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分布式排烟管宽高比、火源热释放速率等因素对侧向排烟效率的影响,并探究加装分布式排烟管对侧向排烟效率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1)排烟速率相等的条件下,当排烟管宽高比较小,宽高比由1:2增大至2:1时
为研究火灾后隧道衬砌结构的损伤程度和性能特征,对火灾后隧道衬砌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和超声检测,分析不同受火时间(2,3,4 h)下,隧道衬砌混凝土剩余抗压强度和超声波声速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200~800℃范围内,不同受火时间下,受火温度和剩余抗压强度、超声波声速和剩余抗压强度都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且随受火时间增大,超声波声速和抗压强度逐渐下降;扫描电镜试验说明受火温度、剩余抗压强度和超声波声速三者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此外,建立了200~800℃区间范围内,3种不同受火时间下隧道衬砌混凝土抗压强度、受
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某型航天泵橡胶薄膜多次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R2圆角半径过小、该处橡胶层材料局部过薄、纤维骨架局部外露以及橡胶/纤维骨架粘接强度不足是橡胶薄膜多次失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大R2圆角半径、控制该处橡胶层材料厚度并增加剥离试验判定方法彻底解决了橡胶薄膜R2圆角处的破裂分层等失效问题.
厂用电监控管理系统(Electric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ECMS)通过构建站控层、通信管理层以及间隔层的分层分布式结构,借助iPACS5000自动化后台监控系统完成了对整个厂用电系统的监控与管理.借助该系统实现了电量数据的分析采集与设备数据处理等多种功能,大大提升了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