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巨腺瘤的显微外科切除技术

来源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h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117例垂体巨腺瘤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所有病例均经翼点入路开颅, 采用显微手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充分利用鞍区4 个解剖间隙切除肿瘤。同时主张全部病例在术后短期内放疗。本组患者中有94 例获得全切,占80.3% 。死亡6 例, 占5.1% 。复发8 例, 占6.8% 。结果表明, 垂体巨腺瘤经翼点入路采用显微手术治疗, 是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及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Introduced 117 cases of pituitary giant adenomas microsurgery experience. All cases were craniotomy through a pterional approach. Microsurgical procedures were used to dissect the brain pools in the sellar area and fully utilize the four anatomic gaps in the sellar area to remove the tumor. At the same time advocate all cases of radiotherapy in the short term after surgery.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94 cases were fully cut, accounting for 80.3%. There were 6 deaths, accounting for 5.1%. Recurrence occurred in 8 cases, accounting for 6.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pituitary giant adenomas via pterional approach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ncrease total resection rate and reduce mortality and recurrence rate.
其他文献
2011年9月15日,五百城3C电器网与拉卡拉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五百城COO梁志坚表示.此次战略旨在解决电子商务支付环节短板,尤其是网络银行大额支付的问题.同时.梁志坚还透
利用铺有 Matrigel的 Boyden小室观察抗CD9、抗CD42a、抗CD 63、抗TSP抗体对PG-CL3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2.5、10、20mg/L的川芎嗪、丹参酮ⅡA和50、500、1000 U/I。的水蛙素和凝血酶对 PGCL3细胞膜表面 CD9、CD42a、CD63、TSP表达的影响,观察川
将无限元引入了条形传递函数方法并用于对光波导的分析。为了对光波导的无穷区域进行处理引入了两种无限单元 ,一种为解析方向单元 ,另一种为离散方向单元。在构造无限元的过
前向主动网络拥塞控制算法 (FACC)利用主动式网络 (ActiveNetworks)技术使基于反馈的拥塞控制机制能够及时地对网络拥塞作出反应 .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MFACC ,在FACC算法
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allograftnephropathy,CAN)是肾移植患者重返透析的主要原因,特征是移植肾功能衰竭,同时伴有非特异性移植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动脉内膜纤维素样增厚,以及不同
用太原钢铁公司产工业硫酸亚铁对先锋、神木、依兰煤液化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担载量、加入方式、反应条件及助剂对硫酸亚铁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
核酸电泳银染色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敏感性高、操作简便、无毒污染、快速省时的新方法.电泳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干胶片可长期保存.并可直接投影.因此,银染技术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和数据融合的脸像鉴别方法 .该方法首先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 ,求出脸像矩阵的奇异值及奇异值向量 ,分别利用所求得的奇异值及奇异值向量作为特征矢量进行脸像鉴别 ,分别得出基于奇异值和重建误差的鉴别结果 ,此结果以隶属度函数方式表示 .将上述鉴别结果用 L 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融合 ,得出更为准确的脸像鉴别结果 .该方法克服了“小样本”效应并引入正负样本学习过程 ,提高了正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测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7.0 MHz探头检测原发性高血压(n=21)、冠心病(n=21)、和健康人(n=21)休息时、反应性充血、舌下含服GTN后的
目的:探讨心脏迷走神经预调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以建立一种新的围手术期心肌保护方法.方法:实验用健康杂种犬1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和迷走神经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