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来源 :创作·文字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o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尽了
  如盘的秋月
  融入薄薄的熹微
  沉落在一泓泉水
  这里的九月
  是一幅明丽的画卷
  晶莹莹的草地滴翠
  恰似南国故乡
  撩人的早春
  我和朋友们别离
  捧掬我的一颗心
  埋藏于古老的石墙里
  孤寂地陪伴你
  你
  却比皎月更遥远
  曙色已经鲜明
  石板上马蹄声声!
其他文献
春树:1983年出生。“80后”代表人物。2002年出版《北京娃娃》引起关注。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长达半天的欢乐》。 2004年2月2日,春树照片刊发在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上。  唐朝晖:(《文字客》编辑,主编过《我们生于80年代》、《八零年代他/她视觉》等书。)  访谈时间:2004年4月20日    一     2002,《北京娃娃》  春树文字:“你爱我吗?”我问他。  他
期刊
刘一寒,本名刘金刚,生于1981年。与朋友一起创办了苹果树原创中文网。   我梦到我所处的位置是中国山东梁山的某一小房间里的某一张床上,时间公元2004年的2月15日。床上的我在睡觉,这和现实一模一样——我鼾声很大,足以震得玻璃要碎了。 我还说梦话,不住地叫我女朋友的名字。  忽然,有一只蚊子不知道怎么来到了屋里,嗡嗡叫着,像分子一样做无规则的运动,有时飞到墙上,有时落到冰箱上,有时倒挂在天花板上
期刊
23路公交车,悬挂电视,周杰伦听不清歌词的唱腔。靠着窗口,一转头就看见那个酷似周杰伦的男生坐在旁边,那样安静,安静得让人不忍心去打扰说——抱歉,我要下车了,请让一下。跟着他坐到终点,却发现到最后就只剩下我们两个了。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我不知道家在哪个方向,我跟着那个男生走。也许,他的背影让我觉得安全吧。他连走路都那样安静,反而是我为了跟上他的步伐越来越气喘吁吁。他越走越快,丝毫没有发觉我的存
期刊
他为我唱了整整一个寒冬三个月零七天的《灰姑娘》。他叫我我的灰姑娘。  他叫张帆。而我则喜欢让他叫我吴小舞。我们从2002年10月1日午夜12点开始恋爱。在冬天快要开始的时候恋爱,之前我们已经认识了9年1月又一天。之前我们有过各自的男女朋友,之前我们交流过彼此的风花雪月彼此的甜蜜,之前我们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而且各自失恋。在此之前吴小舞喜欢了张帆4年,但是张帆不知道。这一天晚上张帆给吴小舞打电话的时
期刊
我跟踪这个女孩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惊喜地发现这个女孩具备我所喜欢的一切细节。她吃完饭,会把碗筷整齐地放在一起,而不是散乱地一扔了事;在图书馆看完书总是记得把椅子轻轻送回桌下,不像很多人拉出来就不管了;上课时经常坐靠边的一角,下课也不是和其他女孩子一般放肆地说话和做很不淑女的动作,但也不显得死气沉沉。我简直为她狂热起来,每发现她的一个优点,我都欣喜若狂,弄得同学们都说我有间歇性精神病。  我是在一
期刊
小敏是我的初中同学,但不是一个班的,我喜欢摇滚,她喜欢四大天王。我和小敏认识完全是出于一件意外的事情,我管他叫崔健睡衣故事。  话说我们上初中时,英语老师怀孕了,赶上天热点,就穿了一件睡衣上课来了,当时同学们的反应就像山西老农民见了毛主席一样,但是有人就反感了,说了一句:“不要脸”,结果让老师知道了,我不说你也知道,这话一定是小敏说的,结果小敏就被请到了办公室。正好我也正在里面接受教育,我被教育的
期刊
经过10小时32分钟的高空旅行,我终于来到了温哥华。我一下飞机便站在机场门口等中介。我在众多的金发碧眼中搜索着那位传说中能把我领回“家”的“黑头发”。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有几拨从国际航班上下来的人从我身边转过,本来阴沉的天更加暗了下来。新鲜感掩饰住了恐惧,疲倦终于钻了出来,抽出一张很陌生的红色钞票,颤抖着交换回了来温哥华后第一个商品——一张超暴力的电话卡。  我按照走之前中介给我的联系电话
期刊
烟壳:是一个名叫017 涂鸦小组的成员。这个小组的前身叫ATZ,由广东汕头的4个在校学生组成。他们都是生于80年代的街头青年,给人干净、简单、低调的印象。  李宜修:1985年2月出生,现居深圳。  涂鸦:街头文化的一种,主要用喷漆完成。体现风格和意念的行为艺术。     城市像个垃圾场     李宜修:你和涂鸦的关系?  烟壳:我们的关系是我在玩它。涂鸦是一种艺术,任何东西都无法与之相提并
期刊
哟,门扉我并没有闭上,  蜡烛也没有点燃,  你不会懂得,我疲乏极了,  却不想卧床入眠。  看一枝枝针叶渐渐消失,  晚霞的余辉变得暗淡。  我陶醉于温馨的气息,  恍惚又见到你微笑的容颜。  我知道,过去的一切都已逝去,  生活如同是在可怕的地狱!  噢,原先我一直确信  你还会回来和我相聚。
期刊
“TAO”的建立是一个偶然。  或许是受了《我为歌狂》影响而蠢蠢欲动;抑或是出于年轻人的所谓“虚荣心”,就这么建立了一个组合——最初只是为了在一次年级联欢会上出出风头,搞点儿“知名度”。  TAO就是“Three And One”——三个男孩和一个女生。我一直都为能成为那一个“one”而庆幸——虽然它只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的“不正规组合”,但置身其中却能让人快乐充实,仿佛突然间生活有了确定的方向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