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物实验教学 提学科核心素养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legebicaon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研究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日常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间及设备等因素的影响,经常是教师将实验原理、过程、结果、结论讲一遍,然后学生匆匆进行实验,有走过场的味道,甚至于在某些实验中,教师以演示实验或讲解来代替实际操作,故而本文将根据笔者的一些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来初步探讨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学会生物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并形成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一、发散学生思维,改进实验操作
  在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引导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这虽能培养的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但却不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进行很好培养。所以,在实验中,一方面除了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原理,遵循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规程,分析实验结论外,还应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实验进行改进,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课本中检测蛋白質所用的是豆浆,但豆浆本身是米黄色,虽能显示对应的颜色变化,但还是会造成一定干扰,故而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如果用蛋清稀释液来进行实验,实验液体既是澄清,又富含蛋白质,其实验效果相对会更好,此时有部分学生提出如果用打点滴用的氨基酸或者苯丙球蛋白是否也有这样的效果呢,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引导双缩脲试剂作用于肽键,没有肽键是不能出现显色反应的,然后由学生自行回答。
  二、自主探究学习
  在生物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及各种要素,为实验创设出情景问题,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提出问题、解释问题、获得结果,通过这种探究式的学习,得到知识,满足学生自身求知的欲望。在实验开始之前,先由老师根据实验情况,讲解实验的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再根据情景创设相关问题。例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同学们除了在课堂巩固老师所教给的实验原理、实验技能、操作流程外,同学们在组内安排不同的同学采集不同植物的叶片,同时也采集老叶和嫩叶,最终对比不同植物不同生长程度叶片的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除了课前讲解实验的原理、操作流程外,再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如果实验采用的不是深绿色的植物会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
  2.如果实验采用的是老叶或者嫩叶会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
  3.如果实验中不添加二氧化硅、碳酸钙会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
  4.如果实验最后的步骤,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会得到我们所要的色素带么,为什么?
  5.实验中能否把提取液无水乙醇和层析液倒过来用?
  这一系列问题虽然是知识的拓展,但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实验观察上来,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另外,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勇于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的习惯。而其实上述的实验只是高中课本中的一个实验,其他诸多的实验,我们可以依瓢画葫芦,例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根的促进作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等均可具此操作。
  三、贴近生活实际进行实验演练
  将生物学的实验,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更能体现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而在高中生物中,许多的实验都是可以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例如,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我们所取得实验材料酶就是来自唾液;又如,在“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根的促进作用”我们学校没有生长素“吲哚乙酸”,所以可以到农药店购买2,4-D来代替生长素,同样可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来源和作用,以及其与植物激素的区别。再如,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来解释一次性施肥过多导致的烧苗现象,腌制的泡菜变软的现象。通过运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进行启发式教学,更能让学生体会学科知识在日常生产中的应用,也更能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巩固和运用,从而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生物实验教学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因种种原因而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而课堂也无法进行演示的实验,往往就只能依靠老师将实验操作过程抽象的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老师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多媒体的出现,以其音、形、视频等多种功能可以有效地改变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抽象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因此,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生态缸制作”实验中,由于耗时长,用料多,一般难以实操,故而此实验如果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便能让学生掌握实验过程,又缩短教学所需时间。特别在高三紧张的复习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的辅助教学,能够大大的缩短课程所用时间,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以上是笔者在近些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所获得的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践行过程中的一些经验,通过不断的学习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也让本人更为明白教育应注重学生的成长历程,并不断的纠正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倡核心素养的教学将更好的推进教育的改革进程,也是吾辈努力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娇娥.生本教育下得生物实验教学[D].郧县杨溪中学.
  [2]尹娜.如何让生物教学体现生本课堂理念[J].新课程上旬,2014,05.
  [3]滕达.生本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5):28-29.
其他文献
摘 要:文言文以其“言文分离、行文简练”的特色,在我国文学历史长廊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小学语文文言文是为了让小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体的基本方法,并且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为今后的高等级文言文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教學指导  文言文与我们现代学习的白话文在词义
期刊
摘 要: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做为一门语言类的基础学科在教学方面比较传统,大部分都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的讲。课堂气氛沉闷,虽然这样做可以凸显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但是对于低年龄的小学生来说却严重缺少了很多的“趣味性”,教学效果不理想。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接下来本文就将对如何做到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教育二合一,激发学生的興趣,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
期刊
摘 要:随着语文教育的逐渐普及,我国小学教育阶段也开设了语文课程;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将故事教学法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下面编者就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基于高中学生语文现代文真实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本文就四点进行分析: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拓展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学生;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  1引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语文能力
期刊
摘 要: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只有合理的精选诵读内容,才能既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又能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通过诵读,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诗文,而且利于积累深厚的文学底蕴。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教师应该主动探索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整合策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诵读;德育教育;整合途径]  小学语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小学语文注重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蕴涵了比其他学科更多的情感教育因素,更注重小学生的人格发展。由于语文学科在
期刊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提出的生活教学理论对我国现在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通过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深入细致的学习研究,着重指出其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践应用“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高中政治;陶行知思想;“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  政治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视理论
期刊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和跨学科的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和关键能力。通俗的讲就是用受教育所学的东西来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品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
期刊
摘 要:聋生是特殊群体,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采用特殊的方式,促进聋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律动课是让聋生通过视觉以及触觉和振动觉等多感官,或残存听力以及语言参与下,让聋生能够感受音乐的律动的课程。本文主要就聋生律动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学要点进行阐述,然后就律动课中聋生创新能力培养措施详细探究。  关键词:聋生;创新能力;律动课程  1引言  聋生的教学中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这就会
期刊
摘 要: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关键词:红色文化;历史课堂  红色是赤水的代表性符号,同时,红色文化也是赤水的宝贵财富。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遵义会议”后,在此发动了闻名中外的“四渡赤水”战役,开展了长达三个多月的迂回运动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