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旱地冬小麦品种筛选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wug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筛选出特征特性良好、丰产性状突出、适合在宁南山区干旱半干旱生态条件下生产利用的旱地冬小麦品种(系)。[方法]对宁南山区选育的14个冬小麦品种进行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鉴定。[结果]参试的14个品种产量普遍较高,平均产量为2 310.75~3 992.25 kg/hm2,与对照品种中引6号相比,其他品种产量增幅为15.98%~72.78%,但各参试品种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F值  关键词 宁南山区;冬小麦;品种比较
  中图分类号 S5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23-006-02
  宁夏南部山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冬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达66 667 hm2左右,占全区小麦种植面积的50%以上。但由于山区落后的生产条件及特殊的气候、生态类型,其小麦总产仅占全区小麦产量的30%左右,平均单产2.73 t/hm2。冬小麦成为宁南山区结构调整中压减作物,普遍存在政府热情不高、种植投入产出低、效益低等问题[1]。同时由于品种多而杂以及外引品种适应性、抗逆性不强等问题,科研工作者在冬小麦新品种比较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2-5]。目前种质资源紧缺、良种缺乏、生产水平不高,急需改造现有品种的生产性能,为此,笔者对近年来培育成的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入选品种(系)产量丰产性状及抗逆性能进行比较鉴定,旨在筛选出特征特性良好、丰产性状突出、更适合当地生产利用的旱地冬小麦品种(系),为当地旱地冬小麦生产提供种源和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宁夏固原东郊东红村进行。试验地在旱塬地上,海拔1 630 m,前茬冬小麦,浅黑垆中壤土质,地势平坦,肥力均匀,该区域年日照时数2 527 h,全年太阳辐射量565 kJ/cm2。年平均气温7.2 ℃,≥10 ℃的有效积温2 570 ℃,无霜期103~148 d,多年平均降水量约400 mm,降雨量多集中在秋季。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 06AWS006、08AWS089、98-5808-2、 Z0229-4-3、 Z0231-3、X0309-14、2007-1-113、Z0349-4、庆麦1号、陇育0670-2、陇育0869-2、0914-1、西平1号、中引6号(对照)。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2.19 m2(6.70 m×1.82 m),12行区,行距16.5 cm,区距300 cm,排距50.0 cm,播种量依千粒重、发芽率按450万/hm2有效粒数计算,采用人力4行小区播种机分行称量播种。前作收获后于8月4日第1次机耕,8月26日收耱,9月5日第2次机耕(旋耕机),基施银川产复合有机肥800 kg/hm2、农家肥45 t/hm2、二铵112.5 kg/hm2、尿素105 kg/hm2。耕后收耱保墒。9月18日整地划地,19日播种。翌年4月16日中耕锄草1次,6月15日、7月3日分别拔除田间大草1次,7月13日收获。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在生育期对全部小区进行抗寒性、黄矮病、越冬率等抗逆性的调查;成熟后每个小区随机选取10株考种样进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取平均值;各品种收获脱粒后分别称量,统计各小区产量,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果
  参试的14个品种产量普遍较高,平均产量为2 310.75~3 992.25 kg/hm2,其中陇育0869-2产量最高,中引6号(CK)产量最低。与中引6号(CK)相比,其他品种产量增幅为15.98%~72.78%。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产量之间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F值  2.2 主要农艺性状
  2.2.1 穗数。试验期间小麦黄矮病和白粉病较轻,参试品种长势较好,穗数均较高,除中引6号(CK)外,其余13个参试品种平均成穗为447.75万~705.30万/hm2,均比中引6号(CK)穗数高,穗数较高的品种有Z0231-3和X0309-14,分别为705.30万和683.40万/hm2
  2.2.2 每穗粒数。参试品种平均每穗粒数为22.48~35.10粒,其中每穗粒数在30.00粒以上的品种有Z0349-4、 西平1号、陇育0869-2,每穗粒数为32.00~35.10粒,较中引6号(CK)高6.57~9.67粒。
  2.2.3 千粒重。除中引6号(CK)外,其余13个参试品种千粒重为28.30~41.90 g,均比中引6号(CK)高,其中98-5808-2、Z0229-4-3千粒重最高,分别为41.90和38.70 g,分别比中引6号(CK)高13.70 和10.50 g。
  2.2.4 株高。参试品种株高在86~117 cm,其中Z0349-4株高最大,为117 cm,西平1号株高最小,为86 cm。
  2.3 生育期及抗逆性
  2.3.1 生育期。参试品种较历年晚熟约6 d,成熟期为7月12~17日,全生育期280~285 d,与中引6号(CK)相比,其他参试品种成熟期较其早熟1~5 d。
  2.3.2 抗逆性。参试品种不同程度地发生黄矮病和白粉病,发病率为5%~15%,病害程度较轻,对成穗数和产量影响不大;参试品种抗寒性、抗青干、抗倒伏能力均较强;熟相均较好;越冬率均较高,均在90%以上。
  3 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14个参试品种中表现较好的有陇育0869-2、Z0231-3、西平1号、陇育0670-2、06AWS006、98-5808-2、Z0349-4和X0309-14-3这8个品种,其折合产量为3 117.45~3 992.55 kg/hm2,较对照增产34.91%~7278%,这8个品种下年度仍保留旱地品比试验。
  参考文献
  [1]沈强云,魏亦勤,徐志斌,等.宁夏粮食生产回顾及气力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2009(2):48-51.
  [2]张卫东,王渭清,刘恒元,等.阿克苏地区小麦品种产量与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J].新疆农业科学,2001,38(2):84-86.
  [3]郭凌云,张桂华,刘凤州,等.晚播冬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1):44,59.
  [4]王瑞清,闫志顺,张伟.南疆冬小麦品种(系)产量比较试验初报[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2(1):5-7.
  [5]文玉琳,贾银录,黑立晓.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中国农技推广,2002(4):26-27.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水稻分蘖期生理耗水量,以期更加高效地节约灌溉水资源。[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方法,对水稻进行控水灌溉,根据每天每试验盆重量变化分析水稻生理耗水量。[结果]水稻分
2013年4月28日,广西电网公司召开了全面推进创先工作大会,吹响了公司全面推进创先的号角,梧州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继电保护二班积极探索思路,不再将创先锁定在理解上,而是积极探索创
摘要 [目的]检测鹿角盘微切助粉中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活性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制备鹿角盘微切助粉,通过与中药粉碎技术相比,考察该技术对鹿角盘颗粒粒径、形态的影响并检测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经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处理后,鹿角盘粒径在1~30 μm范围内的颗粒数占82.73%,且细胞已被充分破碎,有效成分呈释放的状态。鹿角盘微切助粉中含有丰富的性激素(包括雌二醇、睾酮、孕酮
本文分析了常规计算方向阻抗选相元件整定值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按正确选相区域最大的原则计算方向阻抗选相元件整定值的方法。按该方法计算的整定值,在保证线末有足够灵敏度
连日来受西南季风和台风“尤特”环流共同影响,桂平市北区连降暴雨,8月19日早上,山洪暴发。瞬间,该市北区的金田、垌心、紫荆三个乡镇浸沉在一片汪洋当中,群众受困,通讯中断,供电中
摘要 [目的]调查竹溪县烟叶种植田间土壤酸碱度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方法]对全县5个乡镇38个行政村583户烟农的817个田块进行检测。[结果]全县土壤pH平均值为6.30,最大值为8.5,最小值为5.0,pH在6.5以下的样本数579个,占比70.9%,整体呈弱酸性。适宜烤烟生长的土壤样本(pH 5.5~7.0)有736个,占比90.09%。[结论]竹溪县烟田土壤以弱酸性(pH 5.5~
摘要:风景园林学动态研究是为明确风景园林学某一阶段的专业研究动向及重点关注领域所进行的分析研究。通过SCI、Science Direct及中国知网3个数据库检索2004~2014年与风景园林学相关的文章,利用NE软件对文章进行期刊统计、关键词统计,分析文章,归纳当今国内外风景园林学十大研究热点。其中,生态系统服务作为当前风景园林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生态系统服务的调
凡看过《乡村爱情六》的人,无不对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风景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高低辉映,如漫天星斗,极为瑰丽.而这流光溢彩的背后,有着这样一群守护
摘要 [目的]建立异噁唑草酮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乙酸(55∶45,V/V) 为流动相,应用C18色谱柱和SPD-M20A PDA检测器分析异噁唑草酮的含量。[结果]该色谱分析条件下异噁唑草酮的标准偏差为0.008,变异系数为0.09%,回收率为104%。[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定性、定量分析异噁唑草酮原药。  关键词 异噁唑草酮;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