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英语学习的目标根据年纪的层次不同而有所侧重,初中英语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音标读法和单词记忆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获得知识能力和认知能力探究适合的教学途径,在继承传统教学优良之处的基础上适当地转变教学方法。目前多数初中英语教学采用适当的情景教学方法,“教师教学辛苦和学生学习困惑”的问题得到初步的解决,学生的外语学习求知欲愈发强烈。然而由于教学放大的不当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失误,导致英语教学课堂效果不明显,教师的教学理念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潮流,习惯于以“题海战术”的方法加强学生的英语能力,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不能充分调动起来,英语单词和文章的记忆较为困难,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层出不穷。初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英语教学的改革前进,不符合新时代的课程教学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
1.对新课程标准的掌握不够深入。
(1)对新课程标准的掌握不够深入,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何为三、四、五级目标,目标内容都是什么,这些都需要一线英语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对于这些新课程标准,不仅需要教师牢记于心,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而这往往却是最难做到的。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认知,许多初中英语教师还不能掌握到位,大多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
(2)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利用英语表达思想、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为此,必须及早改变这一现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方法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
2.忽视学生思维引导。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关注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但是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英语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仍然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较为关注学生的英语成绩,忽视了学生英语思维引导的价值和效果。
3.教学一言堂。初中生学习英语,并没有享受这样好几年的英语环境的熏陶,对他们来说英语学习很难,学习速度也相对较慢。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而越发细致化地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听讲,缺乏发言、锻炼的机会。一言堂又讓课堂过于严肃,教学气氛沉闷,不利学生学习。
4.机械化演练,忽略个体差异。初中英语教材上有一些简单的对话,在教学中学生偶有发言的机会,也只限于学生之间对教材内容的机械化演练,说来说去都只是课本上的例句,这样的对话很短,学生说完后不知道还能说什么,教师也会在学生对话后继续讲课。这样的对话训练脱离了实际,毫无意义。而且男女学生在语言学习能力上本就有差异,抛开性别差异来说,个体的差异还表现在个性、表现力、创造力和学习能力上,学生之间简单的组合演练也没能照顾到这一点,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初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1.吃多不如吃好,提高考试效果。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高强度的考试训练,带领学生跳出“题海”。并且从厚重的试卷中选择具有代表性且考查知识点较多的试题,而不是浪费时间地重复性考试,尽量避免学生的考试无用功。在“吃好”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好好地“消化”。先请学生自我纠错,教师再进行讲解,学生根据教师讲解一一改正自己的问题,并誊写到改错本上,保证这一张试卷能够物尽其用。
2.以培养人才为导向,调整训练比重。听、说、读、写都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在当下,应试考试要求的读写能力只能帮助学生升入更好的学校,而听说能力却能帮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现代生活。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以长远的眼光去培养人才,并在教学中调整听、说、读、写的教学比重,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比如请学生就阅读的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将文字版的故事转化为话剧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全面地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3.改变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因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比如,在教学中教师更多是以服务的姿态去帮助学生。面对学生提问,教师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积极与学生探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发问,促成全班一起讨论的热烈氛围。教师的言行和态度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热情,最终影响学习效果。
4.尊重个体差异,完善评价体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首先是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要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能与过去的自己对比,而不是与学习能力更强的人对比,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提高;其次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比如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教师结合学生的表达力、创造力以及学习能力,将不同的学生科学地组成一个小组,从而完善学习小组的属性,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他人的影响下提高自己的弱势。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作为教学中的直接实施者,他的教学思想和专业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可见,教师的自身素质水平与教学成果有着必然联系!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听不到流利、地道的英语,那肯定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完善自我,这样才能培养出英语综合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初中英语教学要把握好视、听、说三大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求知心理进行教学。初中处于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科学,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迷茫等问题,都容易阻碍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针对此状况提出改善教学理念和模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务实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等建议,帮助学生采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克服主客观等各方面的学习困难,提升初中英语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晓凤.关中地区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状况调研[D].延安大学,2014.
[2]刘娜.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
1.对新课程标准的掌握不够深入。
(1)对新课程标准的掌握不够深入,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何为三、四、五级目标,目标内容都是什么,这些都需要一线英语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对于这些新课程标准,不仅需要教师牢记于心,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而这往往却是最难做到的。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认知,许多初中英语教师还不能掌握到位,大多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
(2)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利用英语表达思想、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为此,必须及早改变这一现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方法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
2.忽视学生思维引导。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关注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但是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英语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仍然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较为关注学生的英语成绩,忽视了学生英语思维引导的价值和效果。
3.教学一言堂。初中生学习英语,并没有享受这样好几年的英语环境的熏陶,对他们来说英语学习很难,学习速度也相对较慢。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而越发细致化地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听讲,缺乏发言、锻炼的机会。一言堂又讓课堂过于严肃,教学气氛沉闷,不利学生学习。
4.机械化演练,忽略个体差异。初中英语教材上有一些简单的对话,在教学中学生偶有发言的机会,也只限于学生之间对教材内容的机械化演练,说来说去都只是课本上的例句,这样的对话很短,学生说完后不知道还能说什么,教师也会在学生对话后继续讲课。这样的对话训练脱离了实际,毫无意义。而且男女学生在语言学习能力上本就有差异,抛开性别差异来说,个体的差异还表现在个性、表现力、创造力和学习能力上,学生之间简单的组合演练也没能照顾到这一点,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初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1.吃多不如吃好,提高考试效果。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高强度的考试训练,带领学生跳出“题海”。并且从厚重的试卷中选择具有代表性且考查知识点较多的试题,而不是浪费时间地重复性考试,尽量避免学生的考试无用功。在“吃好”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好好地“消化”。先请学生自我纠错,教师再进行讲解,学生根据教师讲解一一改正自己的问题,并誊写到改错本上,保证这一张试卷能够物尽其用。
2.以培养人才为导向,调整训练比重。听、说、读、写都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在当下,应试考试要求的读写能力只能帮助学生升入更好的学校,而听说能力却能帮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现代生活。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以长远的眼光去培养人才,并在教学中调整听、说、读、写的教学比重,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比如请学生就阅读的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将文字版的故事转化为话剧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全面地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3.改变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因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比如,在教学中教师更多是以服务的姿态去帮助学生。面对学生提问,教师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积极与学生探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发问,促成全班一起讨论的热烈氛围。教师的言行和态度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热情,最终影响学习效果。
4.尊重个体差异,完善评价体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首先是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要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能与过去的自己对比,而不是与学习能力更强的人对比,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提高;其次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比如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教师结合学生的表达力、创造力以及学习能力,将不同的学生科学地组成一个小组,从而完善学习小组的属性,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他人的影响下提高自己的弱势。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作为教学中的直接实施者,他的教学思想和专业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可见,教师的自身素质水平与教学成果有着必然联系!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听不到流利、地道的英语,那肯定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完善自我,这样才能培养出英语综合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初中英语教学要把握好视、听、说三大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求知心理进行教学。初中处于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科学,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迷茫等问题,都容易阻碍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针对此状况提出改善教学理念和模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务实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等建议,帮助学生采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克服主客观等各方面的学习困难,提升初中英语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晓凤.关中地区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状况调研[D].延安大学,2014.
[2]刘娜.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