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河南某锂多金属矿中锂回收的矿物学因素研究及提高选锂指标潜力评价

来源 :有色金属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某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矿石性质复杂,选矿指标一直不够理想.采用自动矿物分析仪(AMCI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等先进技术对矿石开展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锂的赋存状态较为复杂,锂除了赋存于锂辉石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分布于白云母、锂绿泥石、锂磷铝石和锂电气石中,加之锂辉石自身的Li2O含量也较低,是影响锂回收指标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锂精矿、尾矿的矿物学考察分析,发现有不少长英质矿物进入到锂精矿中,而损失的锂辉石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且部分颗粒较粗,建议调整药剂制度,优化磨矿工艺,进一步提高锂的回收潜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多组黄铁矿、毒砂的单矿物及人工混合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y-As在适宜的pH范围内能有效的抑制毒砂,大大地降低毒砂的可浮性,可有效的实现硫砷分离;通过对抑制剂的红外光谱图及药剂作用前后矿物Zeta电位变化图分析,初步探明了y-As的抑制机理;y-As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发现,其对毒砂矿物的抑制作用明显.
随着锂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大,作为锂资源提取的主要来源,锂辉石的选别技术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如何扩大锂辉石与脉石矿物的可浮性差异,是提高锂辉石浮选效率的关键.概括分析了锂辉石与脉石矿物晶面的各向异性及近年来锂辉石矿浮选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表明:锂辉石解理面具有很强的各向异性和表面组分选择性溶蚀行为.调控锂辉石优势解理面比例和表面组分选择性溶蚀及阴阳离子组合捕收剂的使用,可进一步强化锂辉石的浮选,同时加强脉石矿物选择性抑制剂的开发,这些将成为锂辉石矿浮选工艺研究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