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离子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相互作用的FT—IR研究

来源 :化学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iadufzx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稀土离子Sm^3+,Gd^3+,Er^3+和Yb^3+与二棕榈酰磷脂磷胆碱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稀土离子间磷脂极性头部的PO^-2和N^+(CH3)3基闭间有较强的静电作用,而且这些作用随着稀土子摩尔比例的增大而加强,稀土离子与磷脂相互作用程度按稀土离子原子序数增大即Sm^3+<Gd^3+<Yb^3+的顺序排列。
其他文献
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是选择文学文本中具有文体特征的语言,从词汇、语法、修辞和篇章等层面对其进行文体分析,发现其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运
针对螺恶嗪化合物光致变色的实验现象,通过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理论计算表明螺环分子受光照后开环形成能量相近的酮式结构,呈蓝色,停止光照后 又回复至张力能相对较 小的螺环
本文采超声化学法制备了纳米铁钴合金微粒,并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并测量其磁学参数.证实实验所制备的样
用连续反馈控制模拟了Willamowski-Rosller模型中化学混沌的控制,研究了现实体系中涨落对混沌控制的影响,发现化学混沌的临界控制权重比一般体系大很多,并用连续反馈法与DGY方法同样不具有噪音稳定性。
"底层写作"是21世纪初崛起的一股文学创作潮流,它把关注的对象限定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特别是进城的农民工,通过描写他们进城前后以及在城市中的遭遇,对日益突出的社会
以山西5所高校中20名教师、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西高校大学生就《身心平衡课》的认知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90.4%的学
世界上向来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锋利如刀,一种是温柔似水。卡夫卡显然属于后者。他孤独胆怯处处表现出一种柔弱。不过这柔弱一旦变成一种"以柔克刚",又常常会让人有无法估量的感觉
铁凝的散文充满了对人性的赞美,给人一种淳朴、自然的感觉。这种人性美因真诚强烈的平民意识而产生,因温暖真切的情感而成长,因淳朴善良的女性而闪光。同时,这种人性美也是作
在1Torr压强的氮气中用气体蒸发法制备了以Fe-2Wt%Si合金和Fe<sub>50</sub>B<sub>10</sub>合金为原材料的超细微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