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以“五新”战略破解基层党建新命题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如何通过党建引领,用产业促进发展?如何培育增长新动能,激发出发展的新活力?在城市,如何通过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为市民创建出新生活?如何让贴在墙上、写在文件中的口号,与市民的生活切实地联系起来?这些问题,都是摆在基层党委面前的新命题。今年以来,榆阳区将省委提出的“五新”战略作为工作主导,将“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作为城乡整体工作思路,把基层党建与追赶超越发展、精准脱贫攻坚、落实三项机制等工作结合起来,很好地诠释了基层党建的新命题。
  榆林市榆阳区的北部,被人们称为“北草地”,但进入7月以来,因雨水稀少,这里的草木在艳阳高照之下,都已耷拉着头,少了些生机。
  白舍牛滩村的村主任任建新看着村北头一大片出现枯叶的苗木林有些着急,他埋怨道:“地里都铺设着灌溉系统,可村民们竟然连开下水龙头都懒得来。”接着,他有些心疼地归结了原因,“这两年种苗供大于求,来买的客商少了,村民们就不把这些种苗当回事了。”
  尽管他这么说,村子里时不时还能看到村民们往外地来的卡车上搬运着种苗。金鸡滩镇驻村干部李二娥笑着说:“去年到今年的市场是不如以前,但实际上,去年全村的苗木总收入依然有一千多万元。”
  据李二娥介绍,这几年,苗木种植业让白舍牛滩村人都受益颇丰,这与村干部与村党支部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以产业发展推动文明村建设
  白舍牛滩村是当地有名的苗木种子基地,就是这一项产业,让白舍牛滩村名扬陕蒙两地。李二娥开着任建新的玩笑:“最高峰的时候,任主任忙得数不过来钱,递来的现金都是用手捏捏薄厚。”任建新黝黑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那几年正赶上内蒙大量需要苗木,也是运气好。”
  白舍牛滩村的苗木种子基地正是在村主任任建新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据他说,2009年,他在榆林林校附近做一点小生意,发现林校的苗圃里载满了樟子松的种苗,便咨询了林校老师,得知一株不到一年的小苗子居然能卖到一块五,就立即决定回村栽植种苗。当时榆阳区周边的林木种苗居然都卖出去了,幸亏当时他读六年级的女儿帮他百度了一下,才在东北一个地方买到了,那里一株种苗才几分钱。
  第二年,白舍牛滩村的村民们发现,来村里买种苗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种苗一株卖到两块钱,到第三年一株已经卖到十多块钱。收益如此之大,吸引了众多村民纷纷加入种苗栽植行列。任建新也不吝啬自己的技术,他的想法是:“毕竟我一个人的力量有局限,全村形成产业了,就能引来更多的客商。”
  很快,全村种苗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其中任建新和他的弟弟就种植了600亩。在白舍牛滩村的带动下,金鸡滩镇的很多村子也开始种植苗木种林。
  当樟子松等种苗市场趋于饱和,村民们对种苗种植开始有些懈怠。这时,已经担任了村主任的任建新又开始摸索种植具有观赏价值的北美海棠、樱花和具有采摘价值的枣树等等。“我准备明年开始在这里建立起一个采摘大棚,看看有没有可能带动村子里的农家乐。”任建新站在自己的地头,看着地里今春栽种成活的枣树和葡萄幼苗,有些兴奋地说。
  据白舍牛滩村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16年村上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0元,是榆阳区最富裕的村子之一。“当然所有的收益不仅仅来自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产业也占了相当一部分比重。”李二娥说。
  今年6月,榆阳区委组织部授予白舍牛滩村党支部“党建强、产业兴”荣誉称号,并奖励了10万元。对于这个荣誉背后的苦与甘,村支书王兆祥最知其中滋味。他与任建新一样曾在外经商多年,眼界开阔,对如何致富有见地,也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他们把这些经验用到村子的产业发展上,引导村民致富。
  2012年,村支部和村委会制订的改革方案在村民的争议声中开始实施。这份改革方案也被称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民每户以土地入股,确定将原有的4946亩耕地统一承包给村上成立的种植公司和合作社经营,布局了84个种、养殖场,使全村的种、养殖业一下子步入规模化经营轨道。从今年开始,趁着金鸡滩煤矿要将白舍牛滩村整村搬迁的时机,村上又新修建鱼塘1000亩、水地4000亩。按照计划,村民搬进新村后,村上还规划培养特色种、养殖业10户,划出30亩耕地供城市人租赁,200亩耕地建100座温室大棚,安排10户人家搞三产,1户搞农机合作。
  白舍牛滩村改革发展见成效,党支部的党建引领是关键,这是王兆祥的经验。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党员们的凝聚力和带头作用功不可没。
  而在李二娥看来,白舍牛滩整个村子人心确实很齐,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统一筹划村上的建设和发展,这在别的村子是根本无法做到的。村民们对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信任,建立在这些年村两委会领导带着村民们共同致富的行动上。
  村民李大爺说,“我们村的人在外人看来都很牛气,这不全是因为我们收入高,是因为我们村有外村人都羡慕的养老院。我们的村民议事会也不是摆设,每个村民都能真正发表自己看法,我们的建议支部、村委会也都听。我们村有妇女协会、道德评议会、老年协会、养羊协会、苗木协会,可以让村上不同的人都能找到组织。”
  “家里来的亲戚们都羡慕我们村干净、整洁、漂亮。更羡慕我们村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村风、民风与别的村完全不一样。”几位村民争抢着说自己村子的好处。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白舍牛滩村民对村上的事务都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感与归属感。王兆祥认为:“只有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谈到村民精神层面的提高。我们把‘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落到了实处,不仅是村里的党员,现在连普通村民都明白了这句口号的实际意义。”
  如今,白舍牛滩村不仅是榆林市级文明村,还是省文明办命名的“美丽乡村”。 王兆祥的体会是,发展村级经济,一定要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作用和党员的示范作用,用党风带正村风、民风、家风,这样就能够为村民建设一个文明家园。
  以新旧动能转换激发新活力   刚刚过去的2017年前半年,对于牛家梁镇常乐堡村村民苗榆林来说,是既平常又难忘的。常乐堡村有自己的运输公司,很多村民都跑运输,不用自己去煤矿找活干,收入也有保证。苗榆林就是受益者之一。
  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市场逐渐升温,今年年初,在别的村民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苗榆林却大胆地买回了家中第四辆运煤卡车,这让他家一下子成了村子里运煤车最多的一户。
  常乐堡村是榆阳区北部一个处在煤炭采挖区的村庄,全村范围内有6家国有和私人煤矿,还有4家洗煤厂。在煤炭行业最疯狂的年代,这个村的村民买车搞煤炭运输,是最平常的致富途径。但随着运输市场接近饱和,村民们开始为争货源互相降低运输价格,造成了市场的混乱与不安定。如何能将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增长新动能,成了摆在村支部面前的一道考题。
  村支书李双伟介绍说,村两委班子发现这个苗头后,就和村民们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最后决定成立村上的汽车运输公司,村民们可以将自家的车辆交由公司统一管理和调度。同时,公司用工优先考虑本村村民。苗榆林后来就成了运输公司的一名队长。
  据常乐堡村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该村过去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业,零散经营,收入较低,发展缓慢。在煤矿进驻该村后,村班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应对采空区塌陷问题,引导村民理性对待,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保障驻村企业项目建设,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加快村办企业实现产业转型,村党支部与驻村煤炭企业共建共享,成立了村企联合党支部,由李双伟任书记,各个企业推选一名工作人员任副书记。牛家梁镇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思向阳说:“这样一来,就能充分发挥驻村企业的牵引作用,有利于常乐堡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车辆维修、停车住宿等第三产业,培育出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今年6月,榆阳区委组织部授予了常乐堡村村支部“党建强、产业兴”的荣誉称号,并奖励了10万元。
  据牛家梁镇党委书记高来伟介绍,常乐堡村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还独创了全力推动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的“党组织+公司+贫困户”的新模式,成了全镇党建工作的亮点。
  与常乐堡村情况类似的什拉滩村也是牛家梁镇煤炭采挖区的一个经济强村。2008年,这个村就被榆林市授予“党建综合示范村”,2010年被陕西省委授予“一类示范村”党组织,2016年又成为“榆阳区先进示范村”。
  对于什拉滩村来说,如何激发发展新活力,是党支部一直探索的发展新思路。高来伟书记说:“什拉滩村通过成立村矿联合党支部,实行交叉任职,明确双方共建目标和措施,比如:村矿共建新农村,在村民自筹资金与村所在的4家煤企出资2000万元的基础上,什拉滩村高起点、高标准地建成了420栋别墅型为主的新村居。投资了400万元实施了新村绿化与景观建设。”
  与此同时,在特色农产品种植方面,什拉滩村利用村上地势平坦和农业园区带动优势,集中连片种植千亩高产玉米和夏洋芋,发展大棚蔬菜、芝麻香瓜等,新建温室拱棚190座,试种富硒大米和稻田养蟹120亩,给村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点。
  常乐堡村与什拉滩村的发展仅是牛家梁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个面。近几年,牛家梁镇一直在推进“党建引领,追赶超越,打造榆林中心城市后花园”的工作,以富民强镇的发展新格局绘就了一道漂亮的新旧动能转换增长的曲线,因而先后获得“陕西省明星乡镇”、市级“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我们主要在科学定位、选好产业、建好管理机制、创新好的管理办法、用好的举措和好的项目来推动民生建设。”高来伟介绍道:“在基层组织、平安乡镇、美丽乡村、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引导全镇向现代农业、煤炭工业、三产服务、休闲旅游四大产业发展。”
  牛家梁镇党委提供的资料显示,该镇已经实施了全域内农村电网改造项目、美化亮化工程、水利项目和畅通工程,启动完善3个村的新農村建设、2个村的棚户区改造,营造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出行便利的人居环境。建立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保障机制,以常乐堡村老年幸福院为示范,建成老年幸福院7个,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入住率达到46%。集中力量清理过境线沿线乱搭乱建彩钢房150个,封闭道路14公里、绿化15公里,从源头上改善了沿线群众的人居环境。
  以网格化和精细化共建社区新生活
  榆阳区崇文路街道学院社区二楼一间活动室里,有一个大心形的心愿墙,一位叫马改娟的居民的心愿条上写道:“我想要一副助听器,便于与人沟通。”类似这样的心愿条,贴满了这面心愿墙。
  学院社区书记郝建国说,社区的其他居民只要愿意帮助完成谁贴的心愿,就揭了谁的心愿条。这些心愿条已经换了几批了。
  学院社区所辖范围以高校和机关单位为主。郝建国说:“ 这些学校和机关单位都是市级单位,都有各自的党委或者支部,从行政级别上来说,都比我们社区高。于是,为了方便社区党委开展各项工作,实现区域化统筹管理,我们就提议与各个单位组合,形成了社区‘大党委’,整合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党建资源,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建立党建联盟,在区域内创新出了党建新格局。”
  据郝建国介绍,这种“大党委”工作机制带来的好处,就是社区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更顺畅。6月26日,学院社区学校第一届学员毕业典礼,就是“大党委”联合工作的结果。
  “社区学校的老师都是榆林学院派来的,两年来不管是书法还是舞蹈,还是乐器,老师们没有收取一分钱,却让社区的老年人学到一技之长,老有所乐。”郝建国说。
  榆阳区组织部在城区的社区基层党建中,一直在推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区域化统筹、信息化支撑、规范化提升”工作机制,学院社区是其中工作做得比较突出的社区。“我们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自主研发了一套内部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所以我们社区实现了所有人员网络化管理。”郝建国说,“以前,社区居民要办个证、开个证明,要找到居民小组长、社区工作人员签字证明。有时人不在,得跑几趟。现在,如果居民需要来社区开具任何证明,我们只要打开这套内部管理系统,就能调出个人的全部详细资料,再不需要本人跑来签字证明。”   信息时代,网格化管理成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学院社区在醒目位置展示了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图。郝建国介绍说,“这四级体系图里涵盖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与巷道、楼栋内的党员中心户,每个节点上的工作人员都标明了各自的职责与职能,每个工作人员要做的具体工作清晰明了。”郝建国指着另外一张图解释道:“我们还将辖区内的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党组织也都全部纳入网格体系,这样不仅便于管理,更便于调动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治理、服务群众中的作用。”
  为了达到精细化服务的目的,学院社区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利用信息化来支撑党建工作。“主要是利用这个群来联系群众,收集社情民意。”郝建国说:“这样一来,我们通过网上办事、微信服务公众号、电商E站、亲情E站等载体,及时受理和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开辟了服务群众的新路径。”
  以党建工作规范构筑新高地
  6月,榆阳区委组织部在古塔镇赵家峁村建立了全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并举办了首期农村改革和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参加这期学习班的学员有很多是各村的党支部书记。对于今年以来基层党建工作,很多党支部书记的感受是,“从《基层党建工作基本规范》颁发以来,党建工作抓得越来越紧、越来越受到重视。”
  榆阳区与别的地方一样,也存在着一部分地区农村、社区、乡镇(街道)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方面存在标准不清、责任不明,大而化之、虚多实少,失之于宽、失之于松等问题,成了制约基层党建工作的最大阻力。鱼河峁镇刘小沟村支部书记刘拥有承认,他们村的领导班子产生在撤村并村前,有些遗留问题处理不到位,致使党员干部中也存在着不满和抵触情绪。有时开会,全村41名党员只到会10多人。
  “我们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基本规范》就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制定出来的。”榆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万勇说。
  榆阳区委组织部在各乡镇搞了近一年的调研工作后,于今年年初分别制定出台乡镇(街道)、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5个领域党建工作基本规范。这个基本规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对农村、城市社区、机关、学校、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各领域党建工作分别进行规范。以农村基层党建为例,规范就包含抓好“星级创建、追赶超越”活动,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动态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常态化开展村情研判,创建基层党建示范单位,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严格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和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考勤考核,持续推进村级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规范“一图一表一卡一册”工作模式等九个方面的规范提升,并分别设置了年度量化指标,比如“星级创建、追赶超越”活动的年度量化指标是按10%、20%的比例创建五星级、四星级村党组织,到2020年全区五星级、四星级村党组织分别达到30%、40%以上。创建基层党建示范单位的年度量化指标是全区每年创建5个党建示范乡镇,每个乡镇每年至少新创建2个党建示范村。持续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的年度量化指标为本年度完成50个村级组织阵地的规范化提升。
  农村党组织的基本规范具体到每个项目,也都有量化可循、切实可行的规范要求。比如“实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要求“每天必须保证至少有一名领取补贴村干部或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坐班,做到全天候为群众服务,村主要干部凡因私离开工作岗位2天以上,需向乡镇党(工)委请假”;“规范使用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党建专项经费”,明确这两项经费的用途,并要求做好经费的使用和监督。
  “抓基层党建,关键是明确标准、落细落实。”万勇强调,“这些基本规范使每个基层党组织学习有标杆、操作有流程、考评有依据,为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管理标尺。”在他看来:“随着基本规范的制定落实,将进一步提升榆阳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的发挥。”
  用党建工作基本规范构筑党建管理工作的新高地后,如何督导成了促使规范落实的重要手段。常态化督导、季度定期点评和突出问题进行梳理通报, 是榆阳区委的制定的三种工作方法。同时,还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区级直属党工委书记和区直部门、单位及人民团体党组书记参加年终述职评议,作为年终考核基层党建的重要指标,并作为领导干部对标“三项机制”、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本文图片由榆阳区委宣传部及牛家梁镇党委、学院社区提供,特別致谢!)
其他文献
本文以西咸地区小学阶段的93名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儿童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方面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对其人
目前Windows NT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日常网络管理的中心问题,本文结合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阐明了如何进行Windows NT网的安全规划及使用中应采取的安全策略。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深化与推行下,很多小学音乐教育者积极研究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方式,学生受到音乐的影响,可养成有 利于学习与生活的积极、乐观心态,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必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破以物为本、“重物轻人”的传统思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核心,把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实现共享作为城镇化的根本目标,大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统筹的理念,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框架下,把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联动推进。  首先,要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任何内容的学习,都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接受刺激并且产生反应,这是一种连接的过程。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 也可以采用这种联结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找到更加高效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录音带、录像带等视听资料在保管过程中防高温、防潮湿防灰尘等几个方面的技术问题并介绍了部分保管技术方法。
新课标,新教材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有了极大的提高 要学好英语,词汇是至关重要的。词汇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词汇是语言产出的驱动力。过去小学六年级出口,只要求达 到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 求。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目标。课堂教学最大 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从课堂要
本文论述了分布式情报检索系统结构.着重分析了用户进程、检索进程两大模块接口.讨论了检索系统与网络通讯的数据格式,网络管理中心的ACP管理方式以及用户如何通过检索命令与网络建
本系统是在IBM-PC机上应用dbase Ⅲ实现的。具有自动标引、机编索引、联机检索和定题服务等功能。采用“关键词的部件词一尾续词词典”和“非关键词部件词词典”对篇名(或文摘等)进行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