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构建

来源 :安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荨麻疹病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和合作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31例慢性荨麻疹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WHOQOLBREF问卷评分分为低生活质量组(n=188)和高生活质量组(n=443)。收集并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探索影响慢性荨麻疹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预测慢性荨麻疹病人生活质量的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断值;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慢性荨麻疹病人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预测慢性荨麻疹病人生活质量的Nomogram模型,校正曲线对Nomogram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决策曲线对Nomogram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低生活质量组在医疗费用负担形式、皮肤划痕症、血管性水肿、发作频率、病程、风团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方面与高生活质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频率、病程、风团持续时间、VAS评分的AUC分别为0.76、0.71、0.69、0.6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次、47月、13 h、6分。皮肤划痕症(是)、血管性水肿(是)、发作频率(>6次)、病程(>47月)、风团持续时间(>13 h)、VAS评分(>6分)是影响慢性荨麻疹病人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部验证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预测影响慢性荨麻疹病人生活质量的C-index为0.72,95%CI:(0.64,0.77),校准曲线显示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保持较好一致性。Nomogram模型预测影响慢性荨麻疹病人生活质量的阈值>0.21,Nomogram模型提供临床净收益;此外,Nomogram模型临床净收益均高于皮肤划痕症、血管性水肿、发作频率、病程、风团持续时间、VAS评分。结论 该研究基于皮肤划痕症、血管性水肿、发作频率、病程、风团持续时间、VAS评分构建了预测慢性荨麻疹病人生活质量的Nomogram模型,该模型可探查影响慢性荨麻疹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有助于早期干预,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在慢性荨麻疹中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8月梧州市皮肤病防治院收治的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皮肤症状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
期刊
目的 使用文献计量和网络分析,了解具有代表性的慢性荨麻疹临床诊治的的当代中医学术团队,为慢性荨麻疹的中医临床诊治流派提供循证基础。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为研究数据库,搜索期限为2005~2021年,根据搜索到的慢性荨麻疹治疗的中医药诊治的相关文献,其次根据文献题录及关键作者信息、引用情况等,依据普赖斯定律及综合指数等确定核心作者;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核心作者关系图,形成学术团队的具体描述
期刊
<正>慢性荨麻疹,被定义为反复发作持续6周以上的荨麻疹,通常缺乏明确病因、长期持续且难以控制,看似随机的荨麻疹发作往往会产生扰乱患者睡眠的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损害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的问世,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应答率明显上升,且没有出现任何重大不良事件。但尽管如此,仍有约1/5的患者在接受H1抗组胺药和奥马珠单抗治疗后仍不能完全控制
期刊
研究发现,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在宏观政策层面被予以高度肯定,但因实践滞后而陷入困境。具体表现如下:职称评聘制度固化,窄化了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培训学习同质化,淡化了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特殊需求;专业资本累积遇阻,矮化了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向度;成长交互机制缺位,弱化了乡村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支持。为此,要从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设计契合成长需求的培训体系、打通专业资本累积通道、建构同侪交互成
期刊
<正>脑梗死进一步分型是目前临床上对这一常见病、多发病提高诊治水平的努力方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包括:血栓形成、栓塞和血流动力学原因。血流动力学原因引起脑的灌注压下降,其临床处理有别于血栓形成或栓子栓塞原因引起的血管阻塞性
期刊
当前,线上线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学习数据,基于这些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技术能够训练学生成绩的预测模型。文章首先介绍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学生成绩预测模型的基本流程;其次系统地梳理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成绩预测工作中使用的学习数据特征,并介绍基于非过程性数据特征和过程性数据特征的成绩预测研究工作;最后分析和总结使用两类学习特征数据进行成绩预测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工作做展望。
期刊
目的:通过收集我院近5年中慢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我院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发病相关因素、实验室检查及中西医治疗等,总结与分析临床相关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收集在2017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玉屏风加味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卫表不固证)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优势。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在研究过程中共有4例患者脱落,故实际观察例数为每组各3 2例,对照组予以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玉屏风加味,两组均采用抗组胺治疗,并分别于治
学位
目的:观察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CU患者分为单纯西药组(左西替利嗪)和中西联合组(金蝉止痒胶囊+左西替利嗪),每组各43例,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血清补体(C3、C4),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及免疫球蛋白E
期刊
<正>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引起瘙痒的病因很多,包括神经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内部因素和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外部因素。皮肤瘙痒症是指皮肤无原发性损害,仅有瘙痒的皮肤病。皮肤瘙痒症夜间明显,严重者可影响睡眠,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探索本病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金蝉止痒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皮肤瘙痒症,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