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登的一则德国联邦研究部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表明:被动聆听古典音乐未必与提高智商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听古典音乐并不一定就能变聪明。这与前段时间风行的“莫扎特效应”完全相悖,因而也引来各方的关注。
美国科学家1993年一项研究称,听古典音乐有助于提高儿童智商。这一发现被形象地称作“莫扎特效应”。“莫扎特效应”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家弗朗西丝·劳舍尔及同事在1993年提出的:即听10部莫扎特的作品之后,人的空间感知会随之而增强,并且能够更好地完成诸如折纸、辨别事物式样等任务。
在此后10多年间,科学界有关对“莫扎特效应”的捍卫和质疑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听音乐对智商提高的影响,也由此成为科学界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有趣的是,大部分研究成果表明,要么证实两者没有任何关联,要么显示听音乐后短时间内智商会有所提高。这种短暂的智商提高,不仅在听莫扎特作品后会显现,在听其他类型的音乐,甚至听故事后都有表现。
对于“莫扎特效应”在公众中拥趸甚多的事实,一些科学家不以为然,甚至认为,那不过是商家为追逐商业利益而对“莫扎特效应”夸大其词的结果。
为了专门研究“莫扎特效应”的真伪,德国联邦研究部为此特别授权9名德国科学家组成研究小组。研究组成员包括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及哲学家,所有成员都精通音乐。
德国研究小组对已有的涉及听音乐和智商之间关系的科学文献,进行了系统研究后认为,听音乐和提高智商并无必然联系的结论。但是,他们又认为,要确认儿童接受音乐训练是否会提高智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小组成员之一的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家拉尔夫·舒马赫说:“我们仔细核查了所有的科学文献,想找出哪些問题仍然悬而未决。但是,认真、大量地学习一到两门音乐课程,能对智商提高产生少许但重要的影响。不过,这一影响通常要在多年后的音乐学习之后才能显现。”
科学家们提醒公众,就算未来的研究证实音乐培训对儿童智力提高确有帮助,也并不意味着如一些商家所言,儿童会因此成为天才。
■晓彤译自法新社
美国科学家1993年一项研究称,听古典音乐有助于提高儿童智商。这一发现被形象地称作“莫扎特效应”。“莫扎特效应”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家弗朗西丝·劳舍尔及同事在1993年提出的:即听10部莫扎特的作品之后,人的空间感知会随之而增强,并且能够更好地完成诸如折纸、辨别事物式样等任务。
在此后10多年间,科学界有关对“莫扎特效应”的捍卫和质疑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听音乐对智商提高的影响,也由此成为科学界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有趣的是,大部分研究成果表明,要么证实两者没有任何关联,要么显示听音乐后短时间内智商会有所提高。这种短暂的智商提高,不仅在听莫扎特作品后会显现,在听其他类型的音乐,甚至听故事后都有表现。
对于“莫扎特效应”在公众中拥趸甚多的事实,一些科学家不以为然,甚至认为,那不过是商家为追逐商业利益而对“莫扎特效应”夸大其词的结果。
为了专门研究“莫扎特效应”的真伪,德国联邦研究部为此特别授权9名德国科学家组成研究小组。研究组成员包括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及哲学家,所有成员都精通音乐。
德国研究小组对已有的涉及听音乐和智商之间关系的科学文献,进行了系统研究后认为,听音乐和提高智商并无必然联系的结论。但是,他们又认为,要确认儿童接受音乐训练是否会提高智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小组成员之一的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家拉尔夫·舒马赫说:“我们仔细核查了所有的科学文献,想找出哪些問题仍然悬而未决。但是,认真、大量地学习一到两门音乐课程,能对智商提高产生少许但重要的影响。不过,这一影响通常要在多年后的音乐学习之后才能显现。”
科学家们提醒公众,就算未来的研究证实音乐培训对儿童智力提高确有帮助,也并不意味着如一些商家所言,儿童会因此成为天才。
■晓彤译自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