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乳品工艺专业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yua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高职院校教學改革深入开展,为了培养更多实践型人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工匠型人才的培养。为了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乳品工艺专业教学实际,充分研究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希望本文的进一步研究,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匠型人才  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25-02
  引言
  在高职乳品工艺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工匠精神,为了进一步培养工匠型人才,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教学实际,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分析,从而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1.树立“工匠精神”的核心教育理念
  想要加强高职院校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就一定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做起,传统的教育理念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束缚和漏洞,所以,想要树立起严格的“工匠精神”,就必须要在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将“工匠精神”渗透进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中,要树立起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帮助高职院校培育出工匠型人才。“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我国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工匠精神”的价值,由于高职院校以培育技术型人才为主要教育目的,所以,培养中国工匠的责任就应该被落实到高职院校的具体教学中,高职院校要从新时代出发,重新审视“工匠精神”,只有将“工匠精神”与现代人们的发展意识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中国工匠。所以,高职院校要在创新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注重工匠型人才的培养,制定相关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未来中国工匠。
  2.基于工匠精神构建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众多,但是,每个专业的教学目标却是不一样的,比如,计算机专业就比较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结合,而乳品工艺专业则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不断提升人才的基本素质,才能够为社会各个岗位提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无论将来从事哪一种行业,高职院校学生都应该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所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工匠精神”的融入,一定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此,高职院校要建立起一套与其相对的教学体系,并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目前,“工匠精神”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时代精神,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其进行认真的理解和学习,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将来为国家事业贡献技术支持的一类人,更加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对于乳品工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还应该加强其他文化课的学习。同时,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也要牢牢掌握,在实践课中要保持极高的学习自主性,如此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3.通过实践来强化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往往包含着两项内容:即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所以,许多高职院校都会在学生毕业之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地点,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能够为学生增加实践经验,为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但是,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的追踪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职后的两三年中仍然会出现许多问题,甚至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方面,是存在很多缺陷的。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监督,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之后,要对学生进行跟踪监督,时刻记录其学习情况,并交由教师做出指导,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要不断向学生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在充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养成优秀的工匠品质。对于乳品工艺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实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是很重要的。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学生对于实践过程的认识,一定要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生活中感受所学专业技能能够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这种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能够让学生更加直接的感受到“工匠精神”,进而不断督促自身向“匠人”学习,帮助高职院校培育更多的工匠型人才。
  结束语
  总之,为了保证高职乳品工艺专业学生各项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教学实践,要提高对于工匠精神教学核心理念的认识,要不断加强专业能力,通过进一步教学体系与教学实践的分析,不断总结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陶红,单丽娜.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02):18-24.
  [2]阳丰.“工匠精神”与广东特色高职院校设计人才培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02):57-62.
  [3]游伟斌.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3):21-22.
其他文献
【摘要】从多方面分析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學普拉特维尔分校本科培养及教学模式,结合国内高校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及看法。  【关键词】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班教学 弱势群体 多元化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民族院校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YX17044)和应化专业催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YX17043) 以及中南民族大学2018-2019-1学期课程教学改革项
期刊
【摘要】学前声乐是学前教学的基础课程,声乐课需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兴趣入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灵活表演,培养学生弹跳唱能力和综合素养。本文针对学前声乐的弹唱跳教学应用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其应用策略。  【关键词】学前 弹唱跳 声乐 分析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10-01  一直以来,人们对幼儿的培养都很
期刊
【摘要】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析几何解题应注重概念探究过程、突出数学思想的引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着力培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关键词】平面解析几何 数学教学 数学素养 学生思维  【基金项目】酒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
期刊
【摘要】工作室模式的提出主要就是将艺术与工艺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满足现代设计的需求,其更加注重在科学的基础上完善教育体系。基于此,本文从现代企业化工作室模式推进学徒制建设的实施要求出发,并分析将企业化工作室与现代学徒制相融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及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等策略的实施,借助企业化工作室模式推动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可行性探究,以期为拓展学徒构建思路提供帮助。  【关键词】工作室模式 现代学徒制 课
期刊
【摘要】近年来,伴随教育体制逐渐深化改革,更多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重视。在初中时期的教育体系之中,数学除了是一门重点学科之外,同时也是对初中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加以培养的关键科目。所以,本文把初中阶段的数学教材当作基础,着重探究如何在初中时期的数学教材当中对核心素养加以落实,希望可以给实践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数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逐渐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加强了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关注力度,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中,有很多比较调皮的学生,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并且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因此,本文将对调皮学生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调皮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03-01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激
期刊
【摘要】以加法器为项目载体,探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将《数字电子技术》与《EDA技术》课程整合后的教学思路,整合后借助于EDA软件QUARTUSⅡ,对半加器、全加器、四位加法器进行编辑、编译、仿真、编程、电路测试等,使学生对加法器的原理、应用等理解更完整、具体、深刻。  【关键词】加法器 数字电子技术 QUARTUSⅡ  【基金项目】苏州市职业大学《数字电子与FPGA的应用》课程体系及课程模式改革与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从激发兴趣、鼓励表达、养成习惯三个方面提出了音乐教学要注重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倾听是听的最高境界,不仅乐意去听,还要听进心里,并能思考、分析,获得深刻感悟。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思路极其重要。  【关键词】音乐教学 倾听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06-01  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来说,培养孩
期刊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相比之前的素质教育而言,给数学教学指出了更为明确的方向,让数学教师更明白自己在数学教育中应该做什么;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真正将数学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教师能真正把握核心素养的内在含义和对教学实践的要求,并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渗透,真正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中职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开展,教育评价在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对教育评价的概念、作用、类型、标准、模式、基本程序、基本原则、搜集与处理教育评价信息的方法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本校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现状,对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如何运用评价策略激励农村小学生乐学、会学数学进行了简要探究。借助有效评价策略的运用,引导学生主動参与课堂活动,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