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阻断性矫治乳牙期安氏III类错合对颅面形态发育的影响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乳牙期安氏III类错合儿童接受阻断性矫治后,其颅面形态的纵向发育。方法 对30例乳牙期安氏III类错合儿童进行早期阻断性矫治,在治疗前(T0)、治疗结束(T1)及至少6个月的随访期后(T2)各拍摄一张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用对侧位片颅面形态进行定点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纵向分析颅面形态生长发育的变化。结果 中面部深度(CoA)、下颌骨长度(CoGn)在各期都有显著性生长(p<0.05);Wits值、∠ANB在T0-T1 和T0-T2显著性增大(p<0.001)。结论 早期阻断性矫治乳牙期安氏III类错合对儿童颅面形态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安氏III类早 期阻断性矫治 颅面形态发育
  安氏Ⅲ类错合是一类严重的错合畸形,国内报道的患病率为8.3%-13%,远高于欧美人群的患病率1%-5%[1]。安氏Ⅲ类错合患者在乳牙期即已表现出颅面部的畸形,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的进行,畸形程度日趋恶化[2]。
  本研究使用上颌合垫式活动矫正器对乳牙期安氏Ⅲ类儿童进行早期阻断性矫治,观察治疗对患儿颅面形态纵向生长发育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1.材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浙江省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乳牙期安氏Ⅲ类错合患儿3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初诊时平均年龄(4.3±0.7)岁。使用上颌合垫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前牙反合,平均治疗时间(5.9±2.6)月;治疗后随诊在半年或半年以上,平均随诊时间(12.1±7.6)月。在治疗前(T0)、治疗结束(T1)、至少六个月的随访期后(T2)各拍摄一张头颅定位侧位片。
  2.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与分析:头影测量项目包括上颌骨(CoA、ANS-PNS)、下颌骨(CoGn、∠ArGoGn、∠SArGo、MP/SN、RP/SN)、颌间关系(Wits、Md-Mx dif、∠ANB)三方面形态测量指标。使用WinCeph7.0软件进行描记和数值统计。其中CoA、CoGn分别代表中面部深度和下颌骨长度,Md-Mx dif 代表CoGn与CoA之间的差值。
  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6.0统计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治疗前到治疗结束(T0-T1)、治疗结束到随防时间点 (T1-T2)、治疗前到随访时间点(T0-T2)头影测量项目的变化(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图表)
  1.上颌骨的纵向改变:中面部深度(CoA)、硬腭长度(ANS-PNS)在各阶段都有增长。从T0到T2,CoA的年均生长量为1.8mm。
  2.下颌骨的纵向改变:下颌骨长度(CoGn)有明显增大趋势(p<0.01)。从T0到T2,CoGn的年生长量为2.6mm。下颌升支相对颅底的倾斜度(RP/SN)以及关节角(∠SArGo)在各阶段都呈增大趋势。下颌角(∠ArGoGn)在各阶段保持恒定(p>0.05)。
  3.颌间关系的纵向改变:Wits值和∠ANB在T0-T1、T0-T2显著性增大(p<0.001),上下颌骨长度差(Md-Mx dif)在T1-T2、T0-T2有显著性增大(p<0.001)。
  讨论
  1.上颌骨的纵向变化:Alexander[3]报道同正常合相比Ⅲ类患者的上颌骨位置靠后、长度轻度短缩,这些异常在乳牙期就已存在,随着年龄的增大,上颌骨相对颅底的位置不变,其有效长度以小于正常合的生长幅度逐年增长直至成年。患者CoA的年生长量女性为1mm、男性为1.5mm,而正常合在2mm。本研究中,CoA、ANS-PNS持续增长。CoA年均生长量在1.8mm,介于Ⅲ类患者和正常合之间。表明反合解除后,上颌前方生长明显加快。
  2.下颌骨的纵向变化:Ⅲ类患者从乳牙期到青春发育期结束,CoGn年生长量女性在3mm,男性略大,在正常合这个值女性为2.0mm、男性为2.4mm[3]。本研究中CoGn年均生长量在2.6mm,介于Ⅲ类患者和正常合之间。表明早期阻断性矫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颌骨的前方生长。
  Tahmina[4]发现在替牙期成功纠正前牙反合的Ⅲ类患者出现∠ArGoGn增大、RP/SN减小则有较大的复发风险。此次研究中∠ArGoGn保持稳定,RP/SN及∠SArGo都明显变大,推断早期阻断性矫治后患者复发风险相对较小。∠SArGo增大也改善了患者下颌功能性前伸的病理状态[5]。
  3.颌间关系的纵向变化:前牙反合患者的上下颌骨的矢状向位置关系在乳牙期就存在不协调,并且持续恶化,直到青春期结束[3]。本研究显示,颌间关系在治疗结束时明显改善,且在随访期内保持稳定。尽管上下颌骨长度差在随访期内显著增大,但下颌平面的打开,使得颌间关系向好的方面发展。
  综上所述,早期阻断性治疗乳牙期安氏III类错合一方面促进上颌前方生长,使得中面部深度获得增长,前颌部形态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抑制下颌骨前方生长,改善颌间关系,使其向正常的生长发育方向发展。因而,早期阻断性矫正对安氏III类错合患儿颅面形态的改善具有深远意义。
  图表 T0、T1、T2上颌骨的纵向变化
  (线距单位:mm,角度单位:°)
  参考文献
  [1] Huang N, et al. The malocclusion of primary dentition in the suburb of Chengdu: a cross-section survey. Hua Xi Kou Qiang Yi Xue Za Zhi. 2005;23(2):173–174.
  [2] Miyajima K, et al. An estimation of craniofacial growth in untreated Class III female with anterior crossbite.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1997, 112(4):425-434.
  [3] Alexander Z, et al. Semilongitudinal cephalometric study of craniofacial growth in untreated Class III malocclusion.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9,135(6):700e1-700e14.
  [4] Tahmina K, et al. Craniofacial morphology in orthodontically treated patients of Class III malocclusion with stable and unstable treatment outcome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0, 117(6):681-690.
  [5] Choi HJ, et al. Cephal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Korean Children with Class III Malocclusion in the Deciduous Dentition. Angle Orthod. 2010, 80(1):86-90.
其他文献
【摘 要】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已经专门为治疗癌症诞生了一百多年。放射治疗是利用各类加速器所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射线、电子、中子、质子、重离子以及放射源释放出的伽玛射线(如钴60治疗机、头、体部伽玛刀)来杀灭肿瘤细胞。  【关键词】 放射治疗 治疗恶性肿瘤 杀灭肿瘤细胞  【Abstract】 radiation therapy is one of the main method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血糖以及低血糖症发作时的血糖检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同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并发症数量将其分为4组,患者年龄在41~76,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4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以上组。以10天为此次探究的监测期限,监测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4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取得更好的护理干预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辛芩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以44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IL-10、IFN-γ等指标水平,并将以上指标录入统计学软件作对照分析。结果:经20d辛芩冲剂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45%,积分改善率显著提高,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清IL-10较之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究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88例2015年5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44例,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埃索美拉唑治疗。相比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分值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55%且生活质量的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 结论:埃索美
期刊
【摘 要】 目的:本文分析研究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我院予以对照组患者雷尼替丁药物治疗;予以观察组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对比用药2周后两组患者的病情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经医治后观察组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研究临床路径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我院接收的60名患有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观察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患者,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好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ICU心胸外科手術后病人肺部感染进行原因分析,并研究其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心胸外科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护理体会并总结近年对心胸外科手术后的180例患者护理体会来分析主要造成心胸外科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研究其护理对策。结果:呼吸受到抑制是主要引起心胸外科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而这主要是因为麻醉剂降低了粘液纤毛清除率,通气、灌注下降导致的。另外,手术创伤、进行侵入性的治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60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CT、MR常规序列和SWI扫描,比较各种方法检出出血灶的数目,分析SWI检出出血灶数目和体积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并分析出血灶数目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相关性。结果 60例sTBI患者磁共振SWI成像共检出出血灶1714个,MR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救治策略。方法: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1364例产妇,其中有90例是产后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出血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救治。结果: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产妇产后出血与产妇分娩方式及次数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组间数据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那么差异就没有可比性,不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