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套式PCR方法在霍乱弧菌外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够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并应用于外环境水体标本的监测.方法 根据GenBank发表的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O抗原编码基因rfb的序列,运用DNAStar Primer Select软件各自设计6条引物,检测不同引物组合的特异性,建立双重套式PCR方法同时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并对该方法进行敏感度、特异度、重复性及现场评价.通过比较套式PCR与常规PCR的DNA检出下限分析该方法的敏感度;对32份套式PCR阳性的水体样本(O1群11份,O139群21份)进行重复性评价,挑选部分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其与相应基因序列的一致性.结果 建立的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双重套式PCR体系,根据其扩增的片段大小能够区分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而对其他弧菌DNA样品都未见特异性扩增;敏感度比常规PCR高15 000倍,且在多引物或者多模板共存于一个反应管的试验条件下,不会对敏感度产生干扰;32份套式PCR阳性的水样标本,经2次或3次套式PCR试验,结果显示该体系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一致性,阴性水样均无任何扩增产物,说明所用引物的特异性较好;序列分析表明扩增产物仅同霍乱弧菌相应的基因序列有100%的一致性.结论 本检测相应霍乱弧菌的双重套式PCR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快速、适合基层实验室的特点,可用于监测外环境水体中霍乱弧菌的存在及消长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CD14基因多态性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集77例烧伤体表总面积大于30%患者血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CD14-159C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肾结核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4(19~73)岁.左肾结核17例,右肾结核13例.临床表现
信号;2个T1WI平扫等信号的病变,各期增强仍然呈等信号,DWI表现为高信号,其中1个病理证实为再生结节.1个肝硬化再生结节T1WI平扫及DWI均为高信号,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及平衡
目的 探讨中央回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15例中央回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中央前回8例,中央后回5例,中央前后回均受累2例.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制备纯化重组蛋白mFcγRⅢ,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从克隆载体mRⅢ-T中扩增mFcγRⅢ胞外区,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mRⅢ,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
背景:骨骼肌细胞移植于损伤心肌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但大部分细胞在移植早期因损伤心肌的缺血及炎性氧化应激环境而发生死亡.研究证实通过细胞预处理或联合基因治疗可以改善移
Sjogren综合征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导致进行性眼干和口干等症状.此文将对Sjogren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比较肠癌根治术病人麻醉诱导前6%羟乙基淀粉130/0.4.麻醉诱导后乳酸钠林格氏液血液稀释与麻醉诱导前乳酸钠林格氏液-麻醉诱导后6%羟乙基淀粉130/0.4血液稀释容量治疗的
目的 了解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相关空肠弯曲菌(C.jejuni)的Cj1136、Cj1138、Cj1139基因序列特征,并同GenBank中的非GBS相关C.jejuni菌株对应序列进行比较,找出可能使C.je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