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瑛(一五八五-一六六四后),字田叔,号蜨叟、石头陀、西湖外史、东郭老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画家,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他性耽山水,好游历。蓝瑛一生专注于绘事。他的山水画,早年受松江派影响,风格清润松秀,中年后力祛软甜委靡的时习,以气象崚增、骨力劲硬之风自立门庭。蓝瑛亦能人物、花鸟、梅竹,在浙江一带很有影响,其子蓝孟,孙蓝深、蓝涛,以及陈洪绶、陈璇、刘度、王奂、顾星、冯浞、洪都等皆传其法,史称武林画派。但蓝瑛画风中携带有刚硬刻露之弊,加上其籍贯,就被归入了浙派的行列。张庚《浦山论画》云:「至明季方有浙派之目,是派也,始于戴进,成于蓝瑛」。论者有以戴进、吴伟、蓝瑛为浙派三大巨匠,而以蓝瑛为浙派殿军之说。因浙派被崇尚「南宗」的明清文人畫家所排斥,蓝瑛也难免承受了「识者不贵」的命运。
《澄观图册》,纸本,共十二开,每开纵四十二点五厘米、横三十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页上有自题「癸巳」,即顺治十年(一六五三),因此,此册系蓝瑛六十九岁时所做,是其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图册封面有蓝瑛自己题鉴的「澄观」,因此名为《澄观图册》。图册中十二张图,其中设色十张,水墨两张。这些作品,有描绘江南水乡的秀美,也有表现北方壮丽的山河,有春秋冬夏四季的风光,也有描绘黄昏落日、雨后初霁的景象,有显示苴一深厚摹古功力的,也有表现其强烈个人风格的。蓝瑛一生喜好游历,曾邀游「闽闰粤荆襄,燕秦晋洛」,他对名山大川有着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体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把对自然的体悟转化为「胸中丘壑」加以表现,从而达到「澄观」的目的。这也正是蓝瑛创作此图册的初衷。
此图册为蝴蝶装,每页对开均有韩理所书对题。韩理,山东淄川人。清顺治四年(一六四七)进士。他在题诗中点出了蓝瑛每幅画面仿效的何家笔法,同时也盛赞了蓝瑛绘画的高水平。诗情真切,笔墨酣畅。诗画合璧,使图册更添神采。
《澄观图册》,纸本,共十二开,每开纵四十二点五厘米、横三十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页上有自题「癸巳」,即顺治十年(一六五三),因此,此册系蓝瑛六十九岁时所做,是其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图册封面有蓝瑛自己题鉴的「澄观」,因此名为《澄观图册》。图册中十二张图,其中设色十张,水墨两张。这些作品,有描绘江南水乡的秀美,也有表现北方壮丽的山河,有春秋冬夏四季的风光,也有描绘黄昏落日、雨后初霁的景象,有显示苴一深厚摹古功力的,也有表现其强烈个人风格的。蓝瑛一生喜好游历,曾邀游「闽闰粤荆襄,燕秦晋洛」,他对名山大川有着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体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把对自然的体悟转化为「胸中丘壑」加以表现,从而达到「澄观」的目的。这也正是蓝瑛创作此图册的初衷。
此图册为蝴蝶装,每页对开均有韩理所书对题。韩理,山东淄川人。清顺治四年(一六四七)进士。他在题诗中点出了蓝瑛每幅画面仿效的何家笔法,同时也盛赞了蓝瑛绘画的高水平。诗情真切,笔墨酣畅。诗画合璧,使图册更添神采。